青年教師八一講話心得體會

  2017年,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而特殊的年份,召開,建軍90週年,香港迴歸20週年且特首選舉。小編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範文1

  八月一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誌著中國進入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革命的新時期,標誌著中國新型的人民軍隊的誕生。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知道,不可不察也。85年風雨兼程,85載不屈不撓,85個歲月如歌。當日歷退下七月的外衣,時光帶領我們奔向歡騰的八月,在這歡騰的時日我們迎來了又一個建軍紀念日,讓我們為偉大的軍人送上最真誠的祝福和敬意。祝願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在世的老紅軍身體健康,祝願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赫赫戰功的健在的人民解放軍萬事如意,祝願為保衛國家參加過中印戰爭的並且還在為祖國的建設事業作貢獻的解放軍生活更加美好,祝願在中越自衛反擊戰中為保衛中國人民的尊嚴而戰鬥的同志表示謝意。更要為那些在各個戰鬥中陣亡的人民解放軍表示哀悼!各位陣亡的英雄們,你們安息吧,我們的祖國正在日益強大,我們的祖國正在繁榮昌盛,我們的人民正在日益富裕,這是你們希望看到的,也是你們希望得到了。

  兵事以民為本,強國必須強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人民軍隊是祖國統一的保護神。“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1927年,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這一聲槍響,震驚寰宇,喚醒了沉睡的中華民族。他們在國內外敵對勢力的壓迫下挺身而出,在難以想象的困難與壓力下試圖挽救搖搖欲墜的中國,用基石般的身軀和磐石般的毅力譜寫了中國漫長而艱難的抗爭史。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八一南昌起義勝利後,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人民軍隊由少變大,由弱變強。到建國後,人民軍隊為祖國統一,領土的完整,政治與經濟及民生的繁榮富強,蒸蒸日上,作出了偉大的貢獻。歷史不能忘記,人民不能忘記。那個時代雖已遠去,但誰也不會忘記,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他們在面對死亡所表現出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將影響代代中國人民。八一,吹響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號角,這雄魂的號角聲將繼續響徹中華大地,告之天地,告之全世界的人民!

  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要多一份追求,少一點私情,多一份忠誠;少一點索取,多一份奉獻!多少年來,中國軍隊顯示的不斷成長和壯大,是與巨集揚軍隊聽黨指揮、服務人民和英勇善戰的三大優良傳統分不開的。從南昌起義的第一天開始到現在,中國軍隊一直在黨的全面控制和指揮之下,軍隊絕對服從黨的領導,可謂責無旁貸的重要和必要,她是中國軍隊紀律的最高原則。實踐證明,軍隊聽黨指揮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其他國家沒有理由不尊重。其次,中共建軍的目的主要就是要解救苦難的中國人民,因而中國的軍隊至今都稱為人民解放軍。中國軍隊如果不是服務人民,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援,就不可能在中國現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同時,軍隊的英勇善戰,這是每個戰士應當發揚的精神,英勇就是敢於戰鬥,不怕犧牲,善戰就是要掌握好戰術,才能取勝。因此,黨和人民呼籲軍隊在發揚英勇善戰優良傳統的同時,也強調全軍必須加強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適應新世紀的使命。

  駿馬是跑出來的,強兵是打出來的。兵者外以除暴,內以禁邪。不錯,綠色軍營中,有汗水和淚水,有歡樂和幸福。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是我們最可愛、最敬佩的人,是他們用挺拔的英姿築起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是他們用血肉之軀保護著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他們用軍人的力量挺起那殘垣壁下那求生的吶喊;是他們執著的奉獻,讓那些在暴風雨中失落的眼神看到希望的曙光。在炮火紛飛的年代,他們冒著槍淋彈雨,衝鋒陷陣,用他們身軀換來了祖國今天美好幸福的時代,在和平的年代,他們個個勇往直前,創先爭優,哪裡需要他們,他們就會出現在哪裡,哪裡最危險,哪裡最艱苦,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我們的民族因有這樣強大的軍隊而自豪,因有他們而驕傲

  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輩。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和輝煌戰鬥業績的人民軍隊。85年如一日,始終與中華民族命運共系,與中國人民血肉相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為人民解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進行了英勇頑強、艱苦卓絕的鬥爭,建立了卓越功勳。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愧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不愧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鋼鐵長城,不愧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力量,不愧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子弟兵。

  勿忘國恥,強國強軍,早雪國恥,振我國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之際,有必要回顧我軍成長的歷程,對“中國革命為什麼要走武裝鬥爭的道路”等重要問題予以科學的回答,進而深刻認識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這對於人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走武裝鬥爭的道路是中國國情決定的。任何國家的革命鬥爭採取何種形式、走什麼道路,都取決於所在國的國情。中國共產黨領導反動軍閥統治下的中國,在外部沒有民族獨立,受著帝國主義的壓迫;在內部沒有合理制度,受著封建勢力的壓迫。在這樣的國度裡進行革命鬥爭,不允許也不可能開展很正式的鬥爭。再看革命的物件。中國革命的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革命物件是武裝到牙齒的敵人,反動統治的力量異常強大,十分頑固,決不會輕易退出歷史舞臺。

  其次,沒有人民的軍隊就沒有人民的一切。中國的特殊國情決定了武裝鬥爭貫穿於中國革命的全過程,而要開展武裝鬥爭必須有一支共產黨獨立領導的人民軍隊。沒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新型人民軍隊,武裝鬥爭就無法進行,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勝利。中國共產黨人在血的教訓中徹底覺醒,深刻認識到,沒有一支共產黨獨立領導的人民軍隊,中國人民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解放,沒有人民的軍隊就無法實現和維護人民的利益,甚至人身安全也難以保證。要把以農民和起義官兵為主要成分的軍隊建設成能執行革命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黨需要做大量艱苦的工作。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核心問題是確立和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山路曲折盤旋,但畢竟朝著頂峰延伸。85年光輝歷程,部隊官兵在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上,始終堅持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指揮,這已成為全體官兵的自覺行動。但也要看到,當前個別官兵由於受“軍隊非黨化”、“軍隊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等錯誤觀點的影響,在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一原則問題上,仍存有一些模糊認識,亟待予以澄清。為此,應組織部隊官兵結合紀念建黨90週年的學習。時刻注意時代環境變了,軍隊作為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工具這一性質始終不能變、所處地位變了,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永遠不能變、發展市場經濟,深化改革開放,“黨指揮槍”的原則永遠不能變。

  真理激發理想,理想產生信念,信念激發意志,意志產生力量!讓真理之雷,在我們頭上轟鳴;讓理想之電,在我們腦海閃光;讓奉獻之火,在我們心田燃燒!作為當代軍人,面臨著名與利,美與醜,正義與邪惡,物質、金錢與精神、理想的選擇,但是,親愛的部隊官兵,當我們看到某些投機鑽營者一步登天,躊躇滿志地步出豪華轎車,在前呼後擁的人群中邁著方步,我說,位卑未敢忘憂國。我們不必投去豔羨的目光。因為,穿著這身軍裝,它意味著我們必須少一點庸懶,多一份追求;少一點私情,多一份忠誠;少一點索取,多一份奉獻。

  進步、前途,歷來是十分誘人的字眼。成才進而在自己崗位上有所作為,是每個人所共有的心理。停止奮鬥的腳步,江河就會淪為一潭死水。那麼,無論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軍隊都是一所大學校。自古軍營出人才,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戰爭年代所表現的文韜武略和豐功偉績永遠值得人民頌揚。無論在軍隊幹一輩子,還是幹一陣子都是可以成才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在軍隊時間是長是短,只要勤奮學習和努力工作,都是可以幹成事業的,有許多離開崗位的老兵深有感觸地說:“短短几年部隊生活,奠定了個人人生的基礎。”這既是肺腑之言,也是軍隊培養人造就人的真實寫照。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保家衛國,人人有責!兵民是勝利之本。我們愛國家,我們愛人民,我們愛軍隊!我們要一如既往地發揚“民擁軍,軍愛民”“軍民心連心,全民共建現代化國防”的光榮傳統,用現代高科技手段武裝軍隊,打造海、陸、空一體化的全方位的現代化國防安全屏障!我們十分珍愛當前改革開放人民安居樂業的安定局面,十分珍惜今天富裕、安康、和平、幸福的生活!我們熱愛和平,我們反對戰爭,但我們不懼怕戰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居安思危,大力加強國防建設,全力支援國防建設!每一箇中華兒女,都要肩負起祖國在新時期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擔當起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重任!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關心國防,關心軍隊,支援國家的軍事建設!

  兵為民之衛,民無兵不固。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軍人是夢,睡也思念;軍人是魂,嵌入心田;軍人是金,沉沉甸甸;軍人是緣,一世相牽;軍人是路,越走越寬;軍人是福,吉祥無邊。在這青翠欲滴、喜獲豐收的美好季節,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共慶“八一”建軍節。讓我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繼續為建設強大的人民軍隊和富裕、文明、開放的新臨洮而努力奮鬥!值此“八一”建軍節這一偉大的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深深的為他們祝福,深深的為他們敬意,並說一句:

  您們是最可愛、最可敬的人,您們辛苦了。祝福祖國——萬歲!祝福人民軍隊——威武,強盛,無敵!祝天下所有軍人八一節快樂!為軍政軍民團結,為各位首長、同志們節日愉快、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範文2

  我的父母都是軍人,我從小生活在軍營裡,不到15歲就入伍穿上了軍裝,學的是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反對自由主義,學雷鋒,爭當五好戰士,對自已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起了決定作用,就象歌裡唱的,生命中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都珍貴。在部隊這所大學校裡,我學會了做人,學會了不怕苦不怕死,學會了有組織有紀律,鍛鍊了思想,鍛鍊了堅強的意志。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只因為我們都穿著樸實的軍裝,當年穿著軍裝我感到驕傲和自豪,今天回想這些,我仍然覺得無比自豪,我想,我永遠都會因此自豪。

  解放軍來自於民,服務於民,迴歸於民,這回歸是經過大熔爐熔鍊之後的迴歸。我從一個剛懂事的孩子成長到今天,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是黨組織的培養教育,是在部隊打下的基礎,加上自已的努力。不忘過去是為了幹好今天,創造明天,毛主席說過:人貴有自知之明,還說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多年來,我體會到,這種精神,主要是無私奉獻精神,就是要象張思德,做平凡人,做好平凡事;象雷鋒,一輩子做好事;象愚公,不怕艱難困苦;象白求恩,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紀念八一建軍節,就是要發揚解放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在工作中起模範帶頭作用。老一輩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打天下,建立了新中國,我們和新中國一起成長,國家日益繁榮富強,能有今天,這中間有我們的努力,有我們的汗水和付出,我們問心無愧。今天我們依然要愛黨愛國勝過愛自已,象愛家一樣愛單位,不管做什麼工作,把祖國的責任記在心頭,一輩子保持發揚軍人的、軍隊的好傳統好作風,維護自已的形象,在自已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為國家的發展多做貢獻。

  範文3

  201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迎來建軍90週年。縱觀90年來,這支新型的人民革命軍隊,在戰爭年代為奪取革命政權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保衛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和平勞動,繼續艱苦奮鬥,不斷成長壯大,現在已發展成為包括陸、海、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五大軍種合成的、高度集中統一的正規資訊化軍隊,成為保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鋼鐵長城,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黨的以來,我國人民軍隊在主席的堅強領導下,全面吹響中國軍隊改革與發展的衝鋒“號角”,全力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拉開了新時期的強軍大幕。增兵種、建戰區,育思想、整風氣,重創新、強戰力,中國軍隊改革工作已解決了許多過去認為不可能解決的問題,實現了軍隊組織架構的一次歷史性變革。

  每到“情人節”、“聖誕節”來臨前兩週,我們就已經能提前感受到大街小巷這過節的氣氛。這些個洋節在青年人中挺盛行。不過問其意義,都搖頭,只是跟著湊熱鬧。一直覺得,一個節日,我們不僅僅要知道它的日子和來歷,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它的意義,知道它讓我們記住什麼、學習什麼、發揚什麼,這是最重要的。

  臨近八一前夕,有網站民意調查顯示,有超過一半的民眾認為,建軍節是屬於軍人的節日,和老百姓無關。甚至有些地方幹部也認為,建軍節是軍人的節日,國防建設是軍隊自己的事。可是,我要說,這不僅是軍人的節日,更是咱老百姓的節日。因為,就在這一天中國人民有了自己的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從這一天起,它就肩負起了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國的歷史重任。

  今天,在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每當國家和人民遇到危難之時,總是有著解放軍和武警官兵的身影。他們衝在第一線,為其保駕護航。當大地搖晃之時,我們看到第一個出現在現場救人的是解放軍武警戰士。老百姓說:“不怕,因為有解放軍在”。當洪水襲來之時,我們第一個見到的還是解放軍和武警官兵的身影,老百姓高呼:“解放軍來了,衝鋒舟來了,我們有救了”。

  我參與過08年汶川大地震、雅安大地震與海地大地震及各種洪災、雪災的報道,親身感受到解放軍和武警官兵能夠在一個小時之內迅速集結完畢趕赴災區,儘管這個背後也許有上百道程式,有各級指揮命令的傳達,但他們集結的速度是讓人震驚的。而面對危難中的群眾,他們每個人都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這是發生在2008年5月16日,汶川大地震發生的第四天,集結在四川彭山軍用機場的南京軍區陸航旅接到了去往北川青片鄉的救援任務。我和攝像蔡勇也登上米171軍用飛機試圖去記錄這場救援。臨上飛機,第一集團軍的汪慶廣副軍長還是很擔心我,並勸我別上,可執拗的我還是接過了副軍長遞來的一個抱枕坐上了飛機,開始了這場生死救援的記錄。

  在跟隨飛機的救援的過程中,我們親歷了穿越兩山之間不足50米的生死大峽谷,直升機的螺旋槳直徑22米,載有近兩噸物資的直升機在大峽谷和在崇山峻嶺中反覆穿梭,危機四伏。地震後因為山體位移變化大,飛行員們僅靠目測來飛行,越走進峽谷深處,天氣情況越惡劣,氣象雷達反覆報警,不斷有團霧擋住前方視線,有了團霧是極有可能發生飛機撞山的危險,當年同樣參與救援的邱光華機組正是因為遭遇團霧而犧牲的。

  除此之外,越接近居民區,兩山間到處是過山的高壓電線,一旦飛機螺旋槳繳入,後果也不堪設想。就在即將到達目的地時,機組在下降500米高度後,突然發現有三條高壓電線居然就在前方不到400米的地方,飛機有驚無險地掠電線而過……。

  那天,14名學生遊客被救,當直升機停穩在彭山軍用機場時,孩子們集體向在場的解放軍們深深地鞠了個躬,並說著:“謝謝你們,解放軍叔叔”,而此時我想採訪當時的這架飛機的飛機員司啟富團長時,他向我打著手勢,因為4個小時的飛行,巨大的聲音,團長的耳朵已經出現了暫時性耳聾。

  誰也不知道,在休整了15分鐘後,他的飛機又飛向了北川西北部青片鄉……。看到這樣的場景,你能說他們不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嗎?

  抗洪搶險中,數以十萬的軍隊走上大堤,與洪水作殊死搏鬥,這種動員和組織估計也只有中國軍隊這種自上而下的體系才能夠實現。就在一個月前,南京遭遇了一場十年來最大的降雨,幾處決堤,衝在一線的解放軍武警官兵從凌晨開始集結,用身軀去抵擋洪水,而他們中很多還只是17、8歲的孩子。。。

  之前,兩彈一星元勳于敏被授予國家最高科技獎,而事實上,像于敏這樣長期在國防科研戰線上默默付出的人不計其數,我們能夠看到航母出海、殲20戰機、東風導彈等武器裝備不斷引起世界震驚,但是卻看不到背後有多少人的付出。今天,寫下這些文字,我只想說,這只是我樸實的橄欖情懷,一個曾經多次採訪記錄軍人的記者對他們最真誠的尊敬。

  我們再來回看一下俄羅斯的“海軍節”,街頭滿是歡欣鼓舞慶賀的人群。反觀中國國內,鮮有百姓在“八一”節揮舞著國旗。現如今,我們很多公民羞於說愛國,相當部分年輕人只崇拜明星,對國家、對軍隊缺乏認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有的人甚至看不起先輩、父輩,認為他們老土,但正是這些老土的父輩身上,才有希望看到中華民族真正的精華,正是他們直接和日本美帝鬥爭,才保住了我們的最後一點尊嚴。

  一個叫王芳的小姑娘唱著英雄組歌,且在微博上驕傲地宣稱自己熱愛這個國家時,鋪天蓋地的漫罵和謠言向她撲來。當嘲笑愛國者,崇拜權勢和金錢,鄙夷理想和志氣成為相當一部分人崇尚的風潮時,我忍不住想說:“八一”,不僅僅是軍人的節日,也應該是全體國民深刻反思的節日。

  一個國家是不是強國,不僅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一個國家的國民沒有一種強悍的精神氣質,即便是經濟第一,富甲天下,這個民族也不是真正的內心強大。今天,開啟網路,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這些早已彪炳史冊的英雄卻成了一些人惡搞的物件。中國最大的幸運,就是永遠有層出不窮的英雄;中國最大的不幸,就是永遠匱乏銘記英雄們的人。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梁啟超的這段精闢文字讀來讓人心生激情與責任。環視周圍之少年,生出無限的憂思與惶恐。當娛樂至死、娛樂至上成為年輕人的主流時,當一個國家的大多數青年人沒有崇軍尚武的精神底蘊時,任人宰割的歷史也必將重演。

  對軍人,我的確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在裡面,在我的眼裡,他們是大山,他們是大海,他們是飛翔的雄鷹,從天到地都充滿著戰鬥的勇氣,有時,他們還是一首詩,為我們詮釋著男兒深情。我相信,在部隊滾爬過的人,一定是剛鐵血漢,他們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尊敬。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