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背景協調心得體會感想
通過城市化背景協調,我們要通過多種形式實現經濟收益的提高,通過科學合理的分配製度實現從業者的收入逐步 增 高,通過跨界合作、創新經營實現科技期刊品牌價值的提升,在此分享心得體會感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將推進新型城鎮化與生態文明建設結合起來,通過生態文明建設調整產業結構、轉變消費方式,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通過推進城鎮化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融入全過程,走集約、智慧、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這些年來,許多地方主動謀求在國家戰略佈局中的優先試點,通過城市規劃進行產業佈局和資源配置,在節能減排、生態保護、迴圈經濟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也必須看到,在經濟總量迅速增長的同時,一些城市生態系統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民生問題較為突出。比如,城市基礎建設相對滯後。一些地方政府的民生投入重點更多關注“看得見、成效快、收益高”的形象工程,像修馬路、建高樓等,而相對忽視立體交通體系、汙水收集管網、城市垃圾處理等市政基礎設施。城市內澇、廢水排放、河流汙染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城市生態的脆弱性。此外,生態產品供給能力薄弱。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導致部分城市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嚴重超標,空氣、水、土壤等與人民群眾生活相關的生態環境承載力過大;與此同時,一些地方生態保護屢屢讓步工業發展,自主發展的供給動力不足。清潔空氣、潔淨飲水、良好氣候、優美環境等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匱乏,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的健康生活和美麗中國建設。
上述問題的出現,既是城市粗放發展形成的原因,也是粗放發展導致的結果。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我們必須根據不同城市發展的階段性和區域性,充分考慮自然生態、資源稟賦、經濟實力、人口密度等因素,在生態經濟、生態安全和生態環境等關鍵環節有所突破,切實處理好當前生態文明城市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是樹立科學發展的城市生態觀。必須改變傳統注重經濟總量擴張的規劃思路,要以改善人居生態環境為目標,堅持土地集約統籌發展,充分考慮新城開發與舊城改造、生態保護與資源利用的有機結合,從長遠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在城市,區域重點則在舊城區,各地區要在城市規劃上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理念。
二是提升經濟增長的生態質量。必須強化空氣、河流等資源的環境約束,堅持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轉型升級並舉,既要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大力發展服務業,還要培育與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相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從長遠看,加大城市市政設施建設的投入和新型生態產品的供給將是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但不能一味將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當作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加速器。
三是加強制度建設與教育引導。繼續完善各類生態法規,深化環評制度改革,建議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幹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深入開展對城市居民的生態教育,在校園、社群、家庭營造良好氛圍,通過舉辦各種活動逐步樹立生態文明意識,使其成為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自覺行動者。
四是尋求角色適位的多方合作。不僅要突出政府在主體功能區佈局、公共產品分配、城市品牌塑造、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方面的主導作用,還要進一步拓寬合作渠道,並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確保各類社會專案合作落到實處,努力形成政府主導、企業融入、社會組織協調、市民參與的生態文明角色定位,增強生態產品提供和生態治理能力。
篇2
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對外發布以下簡稱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外發布以下簡稱“十三五”規劃建議。
近日,認真研讀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和“十三五”規劃建議,感觸很深!
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詞十個字精準的概括了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念!
最近社會各界在認真學習、熱烈討論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和“十三五”規劃建議,專家學者也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和“十三五”規劃建議,我沒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只是聯絡所從事的新聞出版廣播電視行業,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十三五”規劃建議則指出:“十三五”要堅持創新發展,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近年新聞出版行業發展迅速,根據《2014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的資料顯示:2014年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實現營業收入 19967.1億元,較2013年增加1720.7億元,增長9.4%!
一個行業的良性發展必然是不斷創新的過程,新聞出版行業正是在不斷創新中鞏固已有成績、拓展新成績。“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閱讀習慣在改變,閱讀方式在改變,閱讀要求在改變,新聞出版工作者更要積極的融入數字時代,拓寬思路,滿足人們在“網際網路+”時代的閱讀要求與體驗。
說到“創新”,可能大家會覺得好高深好複雜,其實“創新”沒那麼多理論或難度。我一直認為什麼是“創新”?“創新”就是在已有的基礎上拓展新內容新模式新技術,當然,有些“創新”還是需要從零開始的。所以,我理解的“創新”就是融會貫通、互聯互通。
比如,我們的科技期刊,受眾面窄、專業性強、經營乏力,那我們就要思考科技期刊如何創新經營、創新發行。“網際網路+”時代,科技期刊的創新首先要圍繞如何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做文章。通過自建網站,打造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出版平臺;通過兩微微博、微信,打造科技期刊的新媒體宣傳推廣平臺;通過數字出版項目,打造科技期刊的網路綜合開發平臺等等,這些都是創新!
新聞出版行業的“創新發展”即要看內又要看外,看內是指從行業自身尋找創新點;看外則跨界合作,與文化創意、電子商務、金融、旅遊等行業合作,探索新的合作與經營模式。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係,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研讀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和“十三五”規劃建議,結合自己的體會和工作談了談自己的感受,理論基礎和寫作水平有限,請多指教。
“十三五”規劃建議則指出:“十三五”要堅持協調發展,著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
“協調”,存在於生活中,也存在於行業的發展中。“網際網路+”時代,作為新聞出版行業的工作者我們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為做好書”。在堅持出版質量的前提下,我們要考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
還是以科技期刊為例,這裡面的“協調”有幾層意義。
一是要協調科技期刊與所屬行業的發展相統一。要做好所屬行業的參謀作用、前瞻作用、實踐作用,要打造所屬行業科技期刊的品牌優勢與形象。
二是要協調科技期刊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千萬不要小瞧新媒體,傳統媒體的優勢在於“內容為王”,而新媒體的優勢在於及時、精確的傳播速度與推廣。
三是要協調科技期刊與“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閱讀新趨勢。紙質版的科技期刊要保證學術質量,同時為適應“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閱讀習慣,在數字化方面我們要化繁為簡,即在新媒體發展的資訊要篇幅短、內容精、形式活。
四是要協調科技期刊與其他行業合作發展。“網際網路+”時代,各行各業的發展不在是單一的獨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化合作模式。科技期刊要想長遠發展,一定要打破思想束縛,跨界合作。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十三五”規劃建議則指出:堅持綠色發展,著力改善生態環境。
“綠色發展”是近年國家大力倡導的發展理念,也是我們今後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要大力推進的。
之前我們一直在高速發展中忽略了“綠色”的重要性,現在我們要及時改進,堅持綠色發展。
科技期刊也是要堅持綠色發展的,比如我們的雜誌用紙、印刷都要合乎綠色發展的要求。我們要積極倡導“無紙化辦公”,要在雜誌上、網站上釋出愛護自然的公益廣告,要踐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十三五”規劃建議則指出:堅持開放發展,著力實現合作共贏。
“網際網路+”時代,全球一體化,固步自封,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失去方向。堅持開放發展不僅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也是新聞出版行業發展的前提。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十三五”規劃建議則指出: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
科技期刊要通過國際合作,實現“走出去”,提高我國科技期刊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權威性。合作才能共贏,我們要積極的與各國科技期刊、科技機構合作,實現多方位的創新合作。
對科技期刊而言,我們要通過多種形式實現經濟收益的提高,通過科學合理的分配製度實現從業者的收入逐步 增 高,通過跨界合作、創新經營實現科技期刊品牌價值的提升。
大家的努力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因此發展的成果是屬於大家的,所以我們要“共享發展”成果,通過“共享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篇3
在聽完周嵐廳長關於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題講座之後,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有所感悟,談一點心得體會。
城鎮化水平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代表著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是擴大內需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抓手。推進新型城鎮化,統籌城鄉發展一體化是中國發展程序中的一個重大命題。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決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也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對於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
區域經濟理論告訴我們:一個地方的經濟向更大的經濟圈融入的程度有多深,發展的空間就有多大,發展的速度就有多快。以大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經濟圈的崛起,已成為當今世界區域經濟競爭和城市化發展的重要趨勢。研究表明,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城市群驅動,且中國城市的競爭將呈現兩大趨勢:一是從過去個體的競爭走向群體競爭;二是從全國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的驅動將會從過去的單極驅動到多元化競爭。
新型城鎮化,其實質就是農村剩餘生產要素的轉移過程,即生產要素點由分散到聚集的過程。為此,集鎮作為農村居民的聚集地、農村物資的集散地、農村經濟的橋頭堡,是新農村建設的龍頭,是統籌城鄉發展的紐帶,是持續拉動內需的動力。
城市競爭一般分三個層次,一是產業,二是合縱連橫城市群,三是文化。當前,文化軟實力已成為城市產業競爭、城市群合縱連橫之後,城市較量的制高點。所謂文化軟實力,簡單說,就是一種凝聚力、親和力,是一種生產力、創造力。如果說,經濟總量、財政收入、硬體設施等硬實力,鑄造城市的筋骨肉,那麼,文化水平、人文環境、體制機制等軟實力,則培育城市的精氣神。
推動城鎮化轉型發展就是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城市群為具體形態,以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全面提高城鎮化發展的質量。走好這條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向常住人口全覆蓋;必須堅持“四化同步”,深入推動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相輔相成;必須堅持優化佈局,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必須堅持生態文明,節約集約利用水、土地、能源等資源,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營運模式;必須堅持文化傳承,發展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地域風貌、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彰顯城市的個性和特色。
- 城市化背景協調心得體會感想
- 數學報上的計算小故事兩個
- 致校領導的一封信
- 南瓜吐司的製作方法
- 教育座右銘大全
- 海北周邊自駕遊必去景點介紹
- 鼻子上老是有黑頭怎麼辦
- 南寧元旦旅遊最好玩的景點推薦
- 古代有寓意的寓言故事精選
- 增強記憶的好方法有哪些
- 小臥室帶飄窗裝修效果圖
- 播音主持藝考自我介紹怎麼寫
- 家長致孩子一封信怎麼寫
- 科學幻想繪畫作品太空夢
- 申請入黨鑑定報告材料
- 數字推理基礎試題附答案解析
- 愛護環境英語演講稿
- 現實生活感悟的哲理句子
- 培訓學校致學生家長一封信
- 筆記本連線顯示器不能全屏怎麼辦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