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新常態踐行新理念心得體會
要適應新常態,踐行新理念,切實發揮審計在推進依法治國、鼓勵創新、推動改革等程序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範文1
2016年6月1日,阿爾山市審計局舉行了“適應新常態,踐行新理念”的學習會議,本次會議由總審計師帶領大家一起學習。會議重點貫徹落實《審計署關於適應新常態踐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的意見》精神,做好當前審計工作,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應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部署上來,在學深學透上下功夫。通過學習會、黨課教育等形式,學習貫徹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學習,帶動全域性審計人員深入學、反覆學、及時學、持續學,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
二是以新理念把握引領新常態,在貫徹落實上下功夫。深刻理解認識新常態,按照對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轉變思想觀念,轉換思維方式,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客觀求實、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鼓勵創新、堅持推動改革。
三是推動經濟發展,在突出審計重點上下功夫。審計工作要突出大力推進政策落實、大力推進公共資金高效使用、大力推進風險防範、大力推進民生保障、大力推進資源節約集約迴圈利用和環境保護、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大力推進反腐倡廉、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這八個重點。
四是提升審計能力,在務實求效上下功夫。力求在審計工作中,工作機制創新、加強工作謀劃和統籌,加強審計資源整合、完善審計業務評價考核體系。堅持依法文明審計、講究方法、嚴格程式,加強審計整改工作,更好地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從嚴管理審計隊伍,轉變作風,提高審計效率,使審計結論更公允,讓審計人員更有公信力。
範文2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實際。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是大邏輯,落實新發展理念是總遵循,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發力點,共同構成了新時期我國經濟治理的根本方略。這就要求我們深入學習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趙克志書記在我省縣級以上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全市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會議要求,更好地認識、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踐行新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關於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時代特徵和演進規律,為做好新形勢下經濟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這是中央科學把握、正確引領我國經濟發展的大思路,是適應國際競爭、開拓發展空間的大趨勢,更是我市經濟轉型升級、實現跨越趕超的歷史性機遇。面對新形勢帶來的新挑戰新考驗,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精準把握,集中體現了我們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不僅管全域性、管根本,而且管方向、管長遠。
認識新常態,適應和引領新常態,必須深刻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帶來的趨勢性變化,以更加積極和務實的態度認識和把握新變化、新要求,以更加自覺和主動的姿態謀劃和做好新常態下的經濟工作。要努力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實現新作為,具體把握好六個方面:一要突出質量效益,推動發展由追求速度、規模向追求質量、效益轉變;二要擺脫“速度情結”、“換擋焦慮”,徹底拋棄靠過剩產能推動增長的不切實際的做法;三要培育發展的新動能、新動力;四要痛下決心轉型升級,避免戰略被動;五要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重中之重,著力擴大有效供給;六要把握環境治理新常態,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五個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絡的集合體,反映出我們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達到新高度。創新發展是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必須充分激發。協調發展是補齊短板的主攻方向,必須集中攻堅。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的應有之義,必須持續用力。開放發展是順應潮流的客觀需要,必須深入推進。共享發展是踐行宗旨的根本要求,必須矢志不移。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問題倒逼、必經關口,更是政策視窗、重大機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化解當前經濟發展主要問題的主動選擇,是大勢所趨、規律使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正確把握內涵、精準施策發力,必須著力推動重點領域工作取得新突破,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先導,深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的改革,深入推進要素支撐體制方面的改革,深入推進社會保障體制方面的改革,深入推進城鄉發展方面的改革,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方面的改革,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對我們幹部的能力和作風的一場考驗。全市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以實幹實政確保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更加自覺地踐行新發展理念,更加自覺地把新理念體現在貫徹協同發展、轉型升級、創新突破、跨越趕超的工作主基調上來,深學篤用,解放思想,敢於擔當,實幹實政,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決戰“十三五”、打好翻身仗,把一個新的邢臺展現在全省人民面前!
範文3
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各級審計機關和廣大審計人員要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中心,站在全域性的高度謀劃審計工作,深刻認識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石和重要保障。要適應新常態,踐行新理念,切實發揮審計在推進依法治國、鼓勵創新、推動改革等程序中的重要作用。
一、堅持依法審計、實事求是,維護和促進法治
強調指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審計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的組成部分,審計監督職責是憲法確立的。審計的依據、程式和標準都是法定的,這就要求審計機關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程式履行職責,做到依法審計、實事求是,為維護和促進法治發揮應有作用。
把握好依什麼法的問題。指出,黨的政策是國家法律的先導和指引,是立法的依據和執法司法的重要指導。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前,在經濟發展新常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觀念、體制、方式方法與時俱進。一方面,我國經濟社會形勢發展變化很快;另一方面,有關法律法規的健全和完善往往需要一個過程。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一定要處理好嚴格依法與實事求是的關係,嚴格遵循憲法和基本法律法規,以是否符合黨的政策、中央的決策部署和重大改革方向作為審計定性判斷的標準,切不可拿著一些不適應改革發展要求的法規制度去機械比對、生搬硬套。對於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中的具體規定,審計人員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實質,符合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的,符合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要堅決依照執行。反之,要根據審計情況,積極提出意見建議,促進及時修改完善。
把握好怎麼依法的問題。指出,要把厲行法治作為治本之策,把權力執行的規矩立起來、講起來、守起來,真正做到誰把法律當兒戲,誰就必然要受到法律的懲罰。審計機關要堅持依法審計,圍繞權力執行和責任落實兩個重點,始終突出問題導向,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凡是嚴重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凡是重大違紀違法的,凡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陽奉陰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置黨紀國法、國家和人民利益於不顧的,凡是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等重大履職不到位的,凡是造成重大損失浪費的,凡是造成重大環境汙染和資源毀損的,必須堅決揭露查處,大力推動整改問責;對以權謀私、假公濟私、貪汙腐敗、行賄受賄、失職瀆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國務院“約法三章”、違反廉潔從政和廉潔從業規定等問題,要始終堅持“零容忍”。
把握好怎麼用法的問題。指出,要用好辯證法,對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進行科學設計和施工,堅持系統的觀點,遵循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善於把握髮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漸進性和飛躍性、前進性和曲折性,善於把握工作的時度效。按照這一要求,審計中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審慎作出結論和處理。要處理好幾個關係:一是故意與過失的關係。對主觀故意引致的問題,要毫不姑息、堅決查處;對工作過失造成的問題,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審慎處理。如果是上級規定不明確或制度過時、不符合實際,被審計單位不得已採取變通舉措產生的問題,應當立足於重點揭示和反映這些制度規定中存在的問題。二是不會與不為的關係。比如,對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政策措施中的不作為、慢作為問題,要分析是主觀上消極鬆懈、不願作為,還是認識和適應新常態有個過程不會作為,或者是受到不符合改革發展要求的制度規定等客觀因素的限制、阻礙而不能作為,不能一概而論。三是個人與集體的關係。比如,對審計發現的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應當查深查透,同時要分析判斷是個人問題還是集體違紀違法違規,不能因為一些個人的違紀違法問題就對一個單位全盤否定,更不能因此影響單位正常運轉、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等,要用法律的手段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堅持鼓勵創新,促進培育發展新動力
指出,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的“牛鼻子”。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在審計工作中,堅持鼓勵創新,是審計機關踐行新發展理念、服務“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抓手。對改革發展中的積極探索和創新舉措,凡是有利於調結構、補短板、化解過剩產能的,凡是有利於降低企業成本、提質增效的,凡是有利於化解房地產庫存的,凡是有利於擴大有效供給的,凡是有利於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都要堅決促進總結完善,大力推進形成新的制度規範。
要有保護新生事物的強烈意識。指出,充分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著眼於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放手支援群眾大膽實踐,大膽探索,大膽創新,及時發現、總結和推廣群眾創造的成功經驗,把群眾的積極性和創業精神引導好、保護好。新生事物的出現,必然是對習慣做法、傳統模式、現有制度的突破、超越甚至是顛覆。面對新生事物,一般有兩種態度,一種是一句“不合規矩”,便不問青紅皁白、一棍子打死;一種是細心觀察、謹慎研判,對符合改革總體方向的,小心呵護其成長壯大。審計人員應當選擇後者,切不可固守老思路、老辦法,不能簡單套用原有的制度規定來衡量判斷新情況、處理新問題。
要有識別扶植創新的戰略眼光。指出,新發展理念要落地生根、變成普遍實踐,關鍵在各級領導幹部的認識和行動。貫徹落實這一要求,在審計中應當多方考量。特別是面對很多處於實施或試行中的新舉措、新辦法,結果和效果尚未完全顯現,怎麼才知道其利弊呢?對此,審計人員要加強學習研究,創新思維方式,提高分析研判的能力。一方面,要加強對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最新知識的學習,加快知識更新儲備,提升專業素養;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學習研究中央重大政策措施的內容、背景和目的,深刻領會和把握改革方向,瞭解相關改革的最新進展,真正做到辨別並支援那些符合改革方向的創新舉措。
要有包容創新試錯的責任擔當。指出,要把鼓勵基層改革創新、大膽探索作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要積極營造創新文化300336,股吧,既鼓勵創新、表揚先進,也允許試錯、寬容失敗。審計中,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創新大多有一個探索嘗試、厚積薄發的過程,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可預知的風險乃至失敗。對審計中發現的一些創新事項,要有包容精神,只要創新不違背改革的大原則、大方向,就應積極支援,推動其改進完善,並注意總結經驗,推動形成合理的容錯糾錯機制,促進健全正向激勵機制。
三、堅持推動改革,促進體制機制完善
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適應時代變化,既改革不適應實踐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又不斷構建新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完善。堅持推動改革,是審計機關踐行新發展理念、服務“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根本保障。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審計機關要更加深刻地理解改革、把握改革,更加主動地適應改革、服務改革。對體制機制性問題,凡是制約和阻礙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的,凡是制約和阻礙結構性改革推進的,凡是制約和阻礙創新創業、激發活力的,凡是制約和阻礙簡政放權、政府職能轉變的,凡是制約和阻礙轉型升級、提高績效的,都要堅決揭示反映,大力推動完善制度和深化改革。
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指出,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進一步深化改革,必須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要認真學習領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認識我國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弄清楚整體政策安排與某一具體政策的關係、系統政策鏈條與某一政策環節的關係、政策頂層設計與政策分層對接的關係、政策統一性與政策差異性的關係、長期性政策與階段性政策的關係,及時更新理念、調整思路、擺脫思維定勢,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為推進改革不斷深化作出積極貢獻。
圍繞制度創新聚焦發力。指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兩者相輔相成。審計機關要把促進制度創新作為各項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目標,著力關注體制機制跟不上形勢發展變化需要的問題,及時揭示和反映不合時宜、制約發展、阻礙改革的制度規定。例如對有的地方、部門和單位以“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為由導致資金分散閒置的,不僅要堅決查處,而且要大力促進資金整合、有效使用;對一些部門和領域的具體制度規定沒有及時修改完善從而影響改革程序的問題,積極提出審計建議,推動改革、改進和完善。
發揮審計工作優勢為改革服好務。指出,深入研究各領域改革關聯性和各項改革舉措耦合性,深入論證改革舉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係,使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實際成效上相得益彰。審計機關要充分發揮審計工作地位超脫獨立、涉及面廣、專業性強的優勢,依託審計專案開展研究型審計。要以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為主線,加強對審計成果的綜合利用和分析,密切關注改革的推進力度和效果,重點關注各領域改革措施不配套、不銜接甚至相互矛盾、抵消等問題,及時揭示制約發展、阻礙改革的重點環節和突出方面,深入分析影響改革推進的根本性和深層次原因,積極提出對策建議,推動各項改革相互促進、整體推進、形成合力。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