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自信學習心得體會

  "三個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三個自信"源於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是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精神狀態的新要求。今天小編帶來學習三個自信的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報告中強調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內涵豐富、意義重大。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這是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精神狀態的新要求。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和工程訓練中心自組建以來建設發展的歷程和所取得的成績,特別是經歷了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和更名大學的建設過程,讓我們增強了這種自信的底氣。堅定“三個自信”,有利於把中心全體同志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下,有利於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參加到現代大學的建設中來、深化改革創新,在資訊化建設和大學生實踐能力、工程素質培養方面,進一步發揮自身特色、開闢發展新局面。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是在教育技術廣泛應用、資訊網路越來越多涉及學校工作各個方面的狀況下應運而生的;而工程訓練中心則是為更好地適應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手段建立的校內實踐基地。這兩個中心的建立為促進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提升辦學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改進教學手段,甚至對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理念,無疑都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但隨著教育技術、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的高速發展、隨著教育教學質量日漸成為人才培養的核心競爭力,無論是現代教育技術還是工程訓練,其發展都受到了強大的背推力和遇到了多方面的瓶頸,為此唯有認準方向看清道路,堅信改革是唯一的出路、是發展的原動力,保持“三個自信”的良好精神狀態,大膽創新尋求突破。一段時間以來的改革實踐,儘管嚐到了酸甜苦辣,但最終改革帶來的實惠卻依然鼓舞著我們繼續去嘗試、去探索。我們將一如既往的迎難而上,堅定改革的信心,朝著既定目標奮勇前進,為建設現代大學堅持不懈的努力。

  篇二

  胡錦濤在報告中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及其“三位一體”的關係進行了深刻而又精闢的闡述,要求全黨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三個自信”振奮人心、催人奮進。我們要自覺增強“三個自信”所傳遞的豪氣、底氣和銳氣,更要深刻理解“三個自信”背後的深刻理性,將其當作一種真理性的認識,真正轉化為更加堅定的政治信仰,更加積極的精神狀態,更加主動的工作落實。

  道路自信源自價值理性。古語說“君子董道直行而不豫”,胡錦濤在報告中告誡“不走邪路”。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追求國家強大、人民幸福、民族復興,就應當走這樣一條道路。在這條道路上,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社會主義事業才有堅強的領導核心;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各項事業才有強大的物質基礎;始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展才有獨立性、自主性;始終堅持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才有強大的動力。任何一個具有家國情懷,具有正確價值取向的人,都會接受這樣一種嚴密的邏輯,從而堅信我們的道路是正確的,是有著光明前途的,是必須自覺堅持的。也只有這樣,對已經取得的成績才會不菲薄,對發展中的問題才會不氣餒,對前進中的困難才會不屈服。

  理論自信源自認識理性。理論清醒才能頭腦清醒;理論自覺,才能行動自覺。我們的理論反映了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真理性認識。這套理論在革命和改革的實踐中形成、驗證並得到昇華。不論是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思想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還是作為其構成的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都集中體現了黨的執政智慧,是黨集體智慧的結晶。特別是新寫入黨章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科學發展觀,從哲學層面對發展的目的、主體和路徑等進行了高度凝練。這些真理性的認識,為我們逐步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話語體系”,讓我們勇於迴應一切語言上的挑釁、一切理論上的質疑。

  制度自信源自實踐理性。在民主法治的普世價值下,任何制度只要符合國情黨情民情,就是好的制度。反之,任何制度只要不適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別人再推銷都不能“買賬”,否則就會讓老百姓“埋單”。我們的制度就是在長期實踐和理性設計結合下形成的,並被實踐反覆證明“有利於保持黨和國家活力、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有利於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有利於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這“五個有利於”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每一名生活在這個國家的人,關注這個國家的人,只要有一個客觀的立場,都不難從自己身上得到驗證。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自信。全黨都要在“三個自信”的指引下,堅持走自己的路、說自己的話、辦自己的事,“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篇三

  報告提出:“只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就一定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黨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在報告中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及其“三位一體”的關係進行了深刻而又精闢的闡述,要求全黨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這三個自信,建立在活生生的實踐之上,展示了中國人的底氣、志氣和勇氣。振奮人心而又催人奮進。我們要自覺增強“三個自信”所傳遞的志氣、底氣和勇氣,更要深刻理解“三個自信”背後的深刻理性,將其當作一種真理性的認識,真正轉化為更加堅定的政治信仰,更加積極的精神狀態,更加主動的工作實踐。

  道路自信源自價值理性。中國堅持走自身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追求國家強大、人民幸福、民族復興,就應當走這樣一條道路。在這條道路上,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社會主義事業才有堅強的領導核心;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各項事業才有強大的物質基礎;始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展才有獨立性、自主性;始終堅持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才有強大的動力。這是一條充滿活力、符合實際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中國利用30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一二百年才走完的歷程。雖然不平坦,雖然不完美,但放在全球發展史上看,仍不失為一條奇蹟之路,康莊大道。

  理論自信源自認識理性。理論清醒,才能頭腦清醒;理論自覺,才能行動自覺。我們的理論反映了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真理性認識。這套理論在革命和改革的實踐中形成、驗證並得到昇華。不論是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思想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還是作為其構成的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都集中體現了黨的執政智慧,是黨集體智慧的結晶。這些真理性的認識,為我們逐步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話語體系”,讓我們勇於迴應一切語言上的挑釁、一切理論上的質疑。

  制度自信源自實踐理性。在民主法治的普世價值下,任何制度只要符合國情黨情民情,就是好的制度。反之,任何制度只要不適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別人再推銷都不能“買賬”,否則就會讓老百姓“埋單”。我們的制度就是在長期實踐和理性設計結合下形成,並被實踐反覆證明的。我們自主探索,創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這些在實踐中產生的制度,不僅規範著我們的實踐,也在指引著我們前行,保障我們的社會和諧而富有生命力。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自信。全黨都會在“三個自信”的指引下,堅持走自己的路、說自己的話、辦自己的事,“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的讀者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