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介紹

  孩子良好的個性和優秀智力發展,不僅需要從母親那裡接受教育和影響,也需要接受父親的教育和影響,那麼爸爸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爸爸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歲是孩子品質及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兒童生命的最初兩年,是與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紐帶的關鍵期,是兒童未來心理成長並與他人建立信任和愛的關係的基礎。

  所有關於生命知識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學習的,生命的第二年,學習25%,這裡的生命知識主要是指愛的能力和情感的發展。

  2、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父母應先改變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個過程,孩子的不良行為,往往是從環境或父母那兒直接傳授下來的。樹立榜樣來教育是發展孩子道德行為的最可靠的辦法。

  3、培養兒童的靈性品質其重要性遠遠超過智力開發

  靈是樹,心智是果;靈是燈,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靈性品質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養如各種五花八門的早期智力開發興趣班,而忽視兒童的精神品質的培養,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長大成人後,他們的人格就會有缺陷,道德發展受到阻礙。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為的標準,即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麼樣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權威:當孩子可能要犯錯誤,我們不得不進行管束的時候,一定要有權威性。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你們提的要求是將伴隨懲罰或獎賞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養孩子的紀律觀念,當然,對孩子的管束必須是負責任的。而且要告訴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時保持一致,這樣孩子可以建立統一的行為標準。即使對爸爸的管束有異議,也最好在以後孩子不在場時,再與他進行討論。這樣做,也可以樹立起父母雙方的權威性。不要懲罰得太多:不可從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對他好的表現進行獎勵。

  爸爸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

  1、用積極鼓勵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觀

  父母需要主動地將基本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教給孩子。以便於孩子在社會上成長。當然,在這方面,身教勝於言傳,我們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樣。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不可以讓孩子去做我們不願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讓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們以身作則,注重孩子價值觀與禮貌的培養,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價值觀的人具有三個“能力”:我有能力;我能與周圍的人交往;我能隨時隨地為他人的幸福作出貢獻。相信自己有學習和成長的潛能,發展出勇氣、信仰、自信、信賴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質。反之,低自我價值觀是一種對自我的消極認識,自責、羞辱、憤怒、憎恨等毀滅性感覺始終伴隨一生。

  2、設立明確家規,定期召開家庭會議

  孩子需要知道界限在哪裡,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沒有規則孩子反而沒有安全感。家規不超過5條到6條,應適合於家裡的特定需要,而且必須用肯定句來陳述,將家規貼出來。如果違反家規應明確相應的處罰措施。一旦建立,就應堅決執行,每隔一段時間,應對家規作調整和修補。定期召開家庭會議,使全家一起分享生命發展的過程,發展民主,相互尊重,享受愛的氛圍。

  3、在一定範圍內給孩子選擇權

  隨著孩子的成長,給他越來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權力是很重要的。必須有意識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剋制自己的那種什麼事都為孩子做的想法,來給孩子一些自由度。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們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因此更加尊重我們,愛我們。

  在一定範圍內給孩子選擇權,通過提供選擇,可以避免緊張氣氛,給孩子提供做決定的實踐機會。如“睡覺時間到了,你是要聽昨天的故事呢,還是想聽一個新的故事?”“你今天是想穿粉紅色的上衣,還是藍色的T恤?如孩子兩者都不選,父母可問:“是我幫你選,還是你自己選?”做選擇並讓孩子負責任都是日常的行為,對於發展孩子的自我價值觀是至關重要的。

 4、遊戲是兒童的主要活動,兒童通過遊戲學習

  兒童通過接觸具體的、模擬的與生活有關的東西學習,需要與同伴、成人和環境互動交流,遊戲使兒童放鬆且發展專注的工作態度。在5歲之前不應過早開始對字母數字等符號的專門練習,這樣會限制孩子的思維,因為幼童的心智還沒成熟,對抽象的概念還無法理解。

  爸爸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一 言傳身教是基本的方式

  有一種跟孩子交往的方式就是“言傳”,還有一種方式稱為“身教”。言傳和身教在不同時候會起到不同的作用。心理學家講“身教”是榜樣,你自己是怎麼做的、你的價值標準是怎樣、你的為人處事怎樣,對孩子的影響比你用話語去教作用會更大一些。父母在談到孩子成長的時候,是不是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是不是求自我發展,往往對孩子的影響更大。無論父親也好,母親也好,假如說有了孩子以後,在關注孩子成長和發展的同時,關注一些自身的發展和成長,不要迷失了自我,不要只要求孩子而沒有要求自己,那麼象這樣的一個父親也好母親也好,一種角色或一種榜樣對孩子的影響力可能會更大一些。事實上他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

  二 留出充足的時間陪孩子

  養不教,父之過。在教育孩子方面,父親那邊應多一些力度、高度、厚度,母親那邊應多一些寬度、廣度、深度。作為父親還可以感覺得到:在空間、時間上有些地方沒有做足,因為跟孩子沒有那麼多時間,你要去做必須要跟孩子相處才行,大多數時間沒跟孩子待一塊,你就不可能產生什麼作用。時間空間限制在什麼地方呢?男人有很多時間是在外面,到關鍵時刻他就來了。

  但在平時每天至少要留出15分鐘來和孩子一起度過:坐在家裡的地板上和你的寶寶一起遊戲;幫助你的孩子完成學習計劃,培養孩子健康的愛好;或與你的孩子一起去探索一些他所不知道的知識與奧妙。做孩子成長的“同齡人”,把自己變成孩子的好朋友,與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一起與時俱進。

  三充分發揮語言的力量

  前面提到“言傳”,其實教育不在於話多話少,而在於精彩不精彩。你說到點子上了,孩子就接受了。當孩子遇到不開心事情的時候,做孩子的傾聽者,問清楚事情的真相,讓孩子感到他在父親這裡被理解和被愛,知道你是站在他的一邊,支援他。幾句貼心的話,打開了與孩子心靈的溝通渠道,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和理解就會變得非常容易,孩子也會開啟接受忠告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