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必須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需求。以下是小編精心蒐集的黨員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心得,希望對你有幫助!
黨員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心得篇一
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了,這又將是一個歷史性的會議,里程碑式的會議。由此我想起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家發生的翻天劈地的變化,那時候的確是每個人都能夠感受到黨的好政策給自己帶來的好處。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爸爸徹底平反恢復工作,壓在我們兄妹身上的政治包袱被徹底的清除,我們都得到了信任和尊重。心裡感到特別的輕鬆和高興。
從1980年到1984年每年都有使我感到快樂的事情1980年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是當時我苦苦追求了多年的美好願望,以前一討論我的入黨升學招工等等問題,爸爸被錯誤處理的所謂政治問題就擋住了去路。三中全會以後,自己感到前進道路順暢多了,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夠得到領導的認可和同事們的尊重。
1981年市教育局從全市的教師中選拔了三個同志負責中考的試卷分發工作,我當時在市第八中學擔任團總支書記和數學教師,被選中我很高興,因為自己感受到了組織的信任,教育局胡鍵局長親自帶領我們不分晝夜的緊張工作了二天,為了保密,中考開始的那天早晨,胡局長帶著我們離開了六安。
在廬山等地玩了三天,那是我第一次旅遊,廬山美麗的風光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中考結束以後我們才回來。那一次是小六安市第一次自己組織中考,當時市政府很重視,試卷是省教育廳出的,試卷在考試的前二天才送到六安,我們負責分發到各個考場,任務是很繁重的。
那一次,胡局長的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風對我教育很大。他是山東人,十八歲就擔任區長,是個老資格的領導幹部,講話做事都非常的乾脆,直來直去。和他在一起都不自覺的有一點敬畏的感覺。但是,他工作認真踏實,要求自己嚴格,一直和我們一樣工作,工作任務完成以後,帶我們出去,他風趣幽默,沒有一點架子,沒有一點特殊。表現了一個老幹部的優秀品質。那一次,也使胡局長了解了我們三個年輕人,對我們以後的成長,有了一定的幫助。
1982年,因為有了參與管理中考試卷的表現,暑期市教育局又推薦我參與了地區高考試卷的管理工作,地區教育局從每個市縣各選擇一人集中到合肥,在安徽農學院高考試卷閱卷中心負責本地試卷的閱卷服務,我負責管理六安市的試卷,每天早晨閱卷中心來調試卷,下午下班前再把試卷送回來,閱卷中心為了保證閱卷的公正,有一套嚴格的程式和規定。
那一次,我在安徽農學院住了二十天左右,試卷改完回來,負責高考查分,又在皖西賓館住一週左右。試卷管理工作雖然很重要,但是很枯燥,每天試卷調走以後就沒有什麼事了,也不準出去玩,很急人。後來我請假出去借了很多書,所以,那段時間許多書,寫了一些學習心得。同時,也提前備了一些課。雖然這個工作有些枯燥,但是我還是很高興,因為當時六安市十個中學,那麼多老師,能夠選到我,我感受到了組織的信任。
1983年,因為我帶的一個畢業班各方面比較好,我被評為六安市優秀班主任。暑期教育局組織教育先進個人代表旅遊,我和玉玲一起到青島泰山曲阜孔廟等地進行了遊覽,第一次看見大海的感覺到現在都不能忘記,一望無際,藍天白雲,海天相連的美景,波濤滾滾一往無前的氣勢,心胸豁然開朗。那年我和玉玲準備國慶結婚,大家開玩笑說這麼多人給你們證婚,你們就在青島舉行婚禮吧。
1984年機構改革,幹部“四化”機關需要有文化的年輕人,我在教育局領導的推薦下,調到了市委組織部工作,從此走上了行政工作的崗位。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相信年輕人只要努力一定會有更多的展示才能的機會。相信我們的生活會更加幸福美好。
黨員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心得篇二
會議強調,十八屆三中全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總部署、總動員,會議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路徑、原則和要求,必將極大地激發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改革熱情,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廣闊的前景,齊心協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會議要求,全校師生要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習齤近齤平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緊密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把全會精神真正落實到學習、工作的實踐中去,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繼續深化學校改革,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破解發展難題,在全校興起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熱潮。
黨工委書記亢為大家作輔導學習並提出三點要求:一是高度重視,提高認識。將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為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通過學習、討論等形式,認真領會會議精神實質。二是精心組織,掀起高潮。各科室、社群層層傳達,採取靈活多樣形式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全會精神;三是加強領導,營造氛圍。深入認識發展趨勢、準確把握髮展方向、緊緊抓住發展重點,以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動力,鼓足幹勁,奮力衝刺年終各項工作任務。
通過這次學習活動,使我認識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充分體現了以習齤近齤平同志為的黨中央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的信心和勇氣。全會把握歷史和時代脈搏,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關頭,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堅定不移地高舉改革開放大旗的一次重要宣示。”人文與法學院法學專業耿思迪同學說:“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路徑、原則和要求,這將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必將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構建利用資訊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行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破解擇校難題,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推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改革發展。
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巨集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執行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試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加快推進職業院校分類招考或註冊入學。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拓寬終身學習通道。
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強化國家教育督導,委託社會組織開展教育評估監測。健全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助學貸款、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制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黨員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心得篇三
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落下帷幕了,這次大會主要涉及到各個方面的改革,其中有關教育改革尤其引人關注。我們都知道現在我國教育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以來的種種改革舉措,已經充分彰顯了進入“深水區”、啃下“硬骨頭”的決心,那麼十八屆三中全會又給我們哪些力量和資訊呢?
1、教育,民生之本,強國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籬,提振信心。
一年來,改革訊息頻頻傳來,改革舉措系統深入:各地陸續出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政策,“流動的花朵”就地入學考試的長效機制有望建立;電子學籍系統建立,一人一號,終生不變;研究生教育深入改革,將推進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分類考試;“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劍指“減負”頑疾……
新的改革舉措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制約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出發,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系統規劃、統籌兼顧,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頭”,讓進入“深水區”的教育改革紮實穩步推進。
2、讓大學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養模式是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之後的重點和難點。能否審慎、科學地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課程設定改革、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事關社會的穩定和人才培養的質量,關乎千家萬戶與民族未來。
9月,開學之初,十多年從未走出過家鄉的王成韜來到了清華大學,成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韜來自淳樸而閉塞的中緬邊境小城雲南騰衝,能夠進入清華大學,正是得益於“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改革舉措。與他一樣,全國還有832個貧困縣的3萬名學子,圓了大學夢。將更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的農家子弟,正是以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
與此同時,高考英語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識教育與創業教育、學習成果認證和“學分銀行”也都是以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熱詞”。
各地改革舉措百花齊放,江蘇省構建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銜接貫通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立交橋,浙江省擴大“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改革試點學校和專業,山東推進各級各類教育體系的銜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佈……無論是基礎教育階段還是高等教育階段,無論是職業教育還是普通教育,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人才培養朝向“個性化”、“多樣化”邁進,人才成長的立交橋逐漸搭建。
3、依法治校,推進現代學校制度的建立
辦學體制改革和管理體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徑。
8月12日至23日,一則訊息引發關注,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6所高校章程核准稿公開徵求意見。小訊息折射大背景,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是教育規劃綱要頒佈實施以來,全國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已然從積極推進高校章程建設開始。
仔細瀏覽6所高校的章程核准稿,這樣的訊息躍然紙上:依法對學校管理體制作了全面規定,明確了學校管理的基本架構,促進了學校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規定了學校內部學術權力的組織框架和執行機制,明確了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執行與監督機制……
與此同時,其他方面的辦學體制和管理體制改革也是風生水起、穩步推進。改善民辦教育發展環境,江蘇省破解制約民辦教育發展的學校法人屬性、產權歸屬等突出問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我國積極創辦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大學和專案;完善均衡發展義務教育機制,安徽組織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完善農民工子女就學體制機制三項基礎教育改革……
更令人欣喜的是,2013年6月,《關於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出臺,通過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等5個方面20個關鍵性指標,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綠色評價”體系。無疑,這是一次“倒逼”性質的改革,通過評價方式的變革,從根本上扭轉評學生看分數、評學校看升學率的傾向,踐行素質教育和為學生“減負”將真正成為可能。共識的凝聚、制度體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區”裡挺得住,走得穩。
4、從嚴治師,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
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是教育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教師的師德、教學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教育事業的成敗。教育規劃綱要頒佈實施以來,教師資格認定製度的完善、教師培訓制度的深化始終是教師隊伍改革的主旋律。以來,從嚴治師,培養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成為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
一年來,《教育部關於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和《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試行》先後制定,“以德為先”旗幟鮮明,“一票否決”措施嚴厲,對師德的強調和評價成為教師隊伍建設與改革的新亮點。
與此同時,各地基於實際情況出臺相關政策和規定,一些長期制約教師隊伍建設的難題開始得到解決:山東對中學教師培養實行“大類招生、二次選拔、分段培養”模式,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實行全科綜合培養;浙江建立師德師風專項檢查制度,把師德作為中小學教師水平評價標準的基本條件;建立教師培訓長效機制,陝西建立教師培訓檔案制度;河北建立“個人申請—學校推薦—縣級審查—市級統籌—省級備案”的學員遴選程式。
今天,中國教育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許多問題沒有現成答案,需要在實踐中探索。以來的種種改革舉措,已經充分彰顯了進入“深水區”、啃下“硬骨頭”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