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教育專題工作總結
在幼兒園大班的健康教育當中,應當注重兒童的健康成長,貼近生活實際,對教師產生像媽媽一樣的親切感。 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轉眼一學期又將接近尾聲了,這學期我們大班組在幼兒園領導的關心、幫助、指導下,組織全體教師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認真學習各種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和經驗文章,以新教材實施為契機,運用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和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深入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進而促進了幼兒健康、活潑、和諧的發展。結合園務工作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研工作計劃,圓滿地完成了各項計工作,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理論水平。
強化理論學習,重新整理教育理念。本學期,我們比較注重教師的理論學習,通過教研組導讀、研讀,教師自學精讀等不同的方式,並結合青年教師每月一課活動、一課三研活動等對《綱要》中的理念、目標、課程實施等進行分析與討論,使教師對《保教指南》的精神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領悟,把握其內涵與實質。
二、加強教研組建設,提高教研質量
在研討活動中採用“一課三研”的方式,促動教師“吃透”教材,人人蔘與課題研討教學活動.我要求組內老師熟悉教材,使教師在與教材的對話中確立自信,在研究教材、擬訂主題開展網路的過程中把握教材的脈絡,然後要求每位教師圍繞主題活動中的某個點設計一個教學活動,然後進行各自實踐交流,使大家對教材的有更進一步的理解運用。
教研組作為教師學習的陣地,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恰當的教研活動方法,能使研究更為深入、精確,因而教研組也制定出相應的學習制度,形成“我要學”的學習氛圍。在教師業務學習採用聽讀式的基礎上,觀摩各種活動,並結合實際,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交流看法,最後形成共識,這樣使教師明白,幼兒的主體地位主要表現在教師在組織教育活動時,凡是幼兒能想的,就讓他自己去想;能做的,就讓他自己去做,以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而牢固樹立以幼兒為主體的觀念,促進觀念與實踐的統一。
注重集體備課,提高教師對設計和實施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在活動中建構有效的師幼互動的新認識。在研討活動過程中,我們每月一次組織教師交流班級專題實施的情況,並從各個班級擷取真實、典型、有針對性的活動案例,組織教師圍繞通過活動期望發展幼兒的那些能力?活動目標陳述是否正確目標明確、具有可操作性?活動過程中教師的指導策略對師幼互動的影響、幼兒對活動是否感興趣等內容,進行剖析、解讀、反思、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漸漸調整教師的教學習慣、行為方式、教學策略等。
三、做好家長工作,家園共建促教育
開展好家長工作是教研工作不可缺少和重要部分,堅持做好家長宣傳欄、幼兒成長檔案冊、家長開放日工作,每班人員進行家訪或電話家訪,及時瞭解幼兒在家中的情況,共同教育幼兒,教師定期更換家園同步欄、宣傳欄、資料角等,讓家長更多瞭解國內外幼教動向。
四、對青年教師的培養
為了更好地使他們成長起來,我組為他們提供了外出學習與觀摩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們關心、支援、協助、出謀劃策,使他們得到了鍛鍊,同時,也為全組教師提供了研究學習的機會。
五、開展的活動和取得效果
1、每週三進行教研活動,學習一些理論知識,討論在日常教學活動出現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具體學習的文章和討論的問題見教研活動記錄通過學習和討論,教師在教學觀念上有所提高,在實際解決問題中也得心應手。
2、開展園內公開課,課後並進行了自評,互評。由步靜老師執教的體育活動《快樂的小牧民》與青年教師壯凌執教的音樂活動《小孩不小歌》,從中老師們意識到了自己在教育教學開展中的不足,也知道今後應該如何正確地開展活動。
3、本學期,我們大班組全體老師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將個人智慧和集體智慧融於一體,認真工作,樂於奉獻,互相理解、支援和合作,真正做到取長補短,教學相長,共同提高。如:主題計劃的制定、幼兒繪畫的指導、制定本組的教研計劃等。
4、家長工作取得了尤為喜人的成績。在家長開放日活動、家長會、節日慶祝等活動時,由於各班老師耐心細緻、豐富多樣的工作和活動,使得大班教研組在家長們中形成了非常好的口碑,贏得了家長們的信任和支援。
5、在環境創設、環境佈置等各方面,我們大班各個班級能結合主題活動,不斷豐富和變換班級環境,在全園非常突出,真正起到模範帶頭的作用。
七、存在的問題與措施
1、繼續加強理論學習,加深對課程改革理念的理解。
2、在教研中,通過說——即說活動、評活動,對活動進行分析;做——即行動研究一課三研;寫——即論文撰寫、經驗總結;
在過去的一學期中,我們階段組的每一個活動、每一項工作、每一份成績,當都離不開老師們的互相配合、理解、支援、合作。雖然有時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小矛盾,但通過相互之間的積極溝通,和寬容的諒解,使得我們變得更緊密了。今後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堅持這種良好的工作作風,更投入地開展各項工作,特別是在教學研究方面還要不斷地研討、學習,總結經驗,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開創更多的教學成果,積極為幼兒園出力、爭光!
篇2
在20XX年度第二學期中,我們大班組全體教師繼續堅持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工作模式,認真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以學習助實踐,以實踐促學習,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情況,有目的有選擇地開展教研活動,現將主要工作做一下回顧總結:
一、讓理論學習更具實效
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只有樹立好正確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開展各項活動。理論學習有利於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幫助教師形成與正確教育觀念相吻合的教育行為策略,為更好的帶領一日活動提供基礎與保障。例如,在學習《綱要》的過程中,我們在平時自己熟讀《綱要》精神的同時,在教研活動中結合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討論活動,在“如何制定適合本班特色的課程計劃”、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等問題,在討論中教師自恃自己的觀點各抒己見,爭論不休,通過《綱要》的學習,教師已經知道如何運用綱要精神去處理問題了。在爭辯中,大家對《綱要》精神更理解了,教師們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認識,樹立了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改變了以往的活動模式,在教研活動中採用了“多問、多議、多講”的形式,經常開展專題討論,如:“如何看待幼兒園的課程”、“大班探索型主題活動如何開展”、“如何掌握好生成課程和預設課程的比例”等等,讓老師們提出自己對課程的困惑、質疑,以及在實踐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和難點,大家一起討論問題,交流情況,總結經驗。使教研活動真正體現出學習和研究的濃厚氛圍,成為教學研究的小陣地。
二、讓實踐活動更為生動
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實踐。在我們轉變觀念的同時,我們也通過日常活動每個環節的,體現課程的精神。具體表現為:其一,為幼兒創設更合理的活動環境。從一開學,我們就多次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教室環境,創設半開放半封閉的區角環境,讓幼兒即可以互相交往,又避免過多地干擾因素。其二,採用開放的活動形式。新的課程淡化了學科概念,凸現課程的整合性、系統性。本學期我們老師繼續打破學科的束縛,在活動中注重各類教育因素的融合,使孩子的活動態度更積極,學習更主動。其三,關注孩子的興趣點開展探索型主題活動。我們在生成探索型主題時就是關注了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以孩子的視角來確立探索主題,如“我們周圍的房子”“各種各樣的花”“有趣的昆蟲”“動物趣事”等等,這些主題都源自於生活,是孩子生活中比較常見和喜歡的事物。開展主題時我們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資訊資料,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初步地獲得相關的知識,激發了他們對探索世界的興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讓家長工作更顯人性
新的教育更強調家長的作用。在以往的觀念中家長是幼兒教育的支持者,配合者,而現在我們提倡讓家長成為學前教育的親密合作夥伴。為了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生活,本學期我們開設了家長學校,邀請了小學裡的老師來對家長作專題講座《孩子上小學了,我們該做些什麼》。平時我們靈活運用各種形式對家長進行家教指導,充分發揮家園之窗的作用,結合家訪、電話、隨訪、等形式進行家園之間的溝通交流。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幼兒,建議家長採用不用的教育方法,共同為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而努力。本學期我們的家長也十分配合工作,積極收集主題開展所需要的資料,收集製作戶外體育玩具所需的物品,豐富自然角的內容,參與環保小製作的創作評比,共同製作孩子的成長檔案等等。在大班幼兒畢業彙報中,我們在以往形式的基礎上,增加了幼兒與家長互動的形式,例如智力競賽中我們也出了一些有關幼小銜接和衛生常識的問題讓家長參與回答,氣氛相當活躍;珠心算表演中,也採用了“和爸爸媽媽比一比”的形式。家長們對這樣的活動形式表示滿意。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