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農機站下半年工作總結範文
鄉鎮農機站是農機化工作的最基層單位,是聯絡廣大農民的橋樑和紐帶,是農機新技術推廣、農機補貼、農機統計、抗旱排澇、安全生產管理等工作的主力軍。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鄉鎮農機站下半年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地區農機局的業務指導下, 以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總攬全域性,認真貫徹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村發展為根本目標,緊緊圍繞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施科技創新戰略,貫徹落實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加大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動農機化發展程序,提高農牧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強化農機安全生產管理,預防和減少a農機事故的發生,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農機化事業和農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
一、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幹部素質和業務水平
加強農機幹部隊伍建設是各項農機工作的基礎,建設一支思想紅、作風硬的農機幹部隊伍是發展農機事業,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有力保證。大力開展宗旨觀、政績觀教育,牢固樹立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不斷增強求真務實的自覺性,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大力開展改革觀、發展觀教育,認真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正確認識和把握社會利益關係的調整,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大力開展民主觀、法制觀教育,堅持充分發揚民主,重視群眾參與,牢固樹立行政必須依法、用權必須監督的理念,努力做到誠信理政。同時,在活動中我們深入開展學習型機關建立活動,加強理論學習與業務培訓,抓好黨支部和黨員幹部理論學習,堅持學習制度,切實提高機關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進一步形成心齊、氣順、勁足、實幹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機關效能建設
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是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機關部門職能轉變的重大舉措,是弘揚求真務實,轉變工作作風,加快農村奔小康步伐的有效保證。我局在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活動中,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這一農業農村工作主題,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局成立了機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小組成員,下設辦公室,並指定專人負責日常工作。我局聯絡本單位實際,制定了效能建設實施方案,並認真組織實施。同時將有關內容列入部機關內部崗位責任制考核內容,堅持“一把手”負總責,各負其責,科室負責人抓好責任範圍內的工作,把機關效能建設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通過效能建設活動的開展,我局幹部提高了思想認識,大家認為: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是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轉變工作作風、美化發展環境的重大舉措;是弘揚求真務實精神,落實縣委政府提出的目標和全面完成今年工作任務的有效保證;是加強機關自身建設,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質量,更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的現實需。
三、加強依法行政建設
我局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加強農機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建設,促進農機執法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成立了和田縣農機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工作領導小組,組織農機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工作的組織實施、措施執行、人員培訓、兩制宣傳。制定了和田縣農牧機械管理局農機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工作方案,農機行政執法人員職業道德守則、農機行政執法上崗資格認證制度、農機行政執法責任制、農機行政執法過錯追究制、農機行政執法公示制、執法人員培訓計劃、執法人員績效考核制等規範了和田縣農機行政執法行為,推進農機行政執法建設步伐。 為了加強農機局行政執法的監督檢查,防止和糾正違法或不當的行政執法行為,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成立和田縣農牧機械管理局農機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和田縣農牧機械管理局農機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工作計劃,達到了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的目的,促進了和田縣農機行政執法建設程序。
四、認真落實好農機購置補貼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牧機械管理局和財政廳新農計[XX]11號《關於印發《XX年度自治區農機購置補貼專項實施方案》的通知》檔案要求,今年自治區給我縣安排農機購置補貼40萬元,為了保證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我局採取有力措施,確保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到實處。 第一、加強領導,進一步明確農機購置補貼工作責任。我局成立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領導小組,落實責任,一把手負總責,將補貼政策、登記稽核等工作落到實處,做好協調與溝通,建立工作聯動機制,把“好事”辦好,確保購置補貼全部落到農民手中,讓政府放心、農民滿意; 第二、把握原則,切實維護廣大農民利益。一是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的原則。圍繞當地主要農作物生產和優勢農產品發展要求,制定本縣的農機購置補貼方案;二是堅持普遍受益與突出重點相結合的原則。在擴大農民享受政策扶持範圍的同時,向種糧大戶、農機大戶傾斜,推進農機服務社會化和產業化。三是堅持充分尊重農民購機自主權的原則; 第三、陽光操作,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確保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到實處。在縣廣播電臺上進行了宣傳活動,鄉鎮農機管理站也利用多種形式為農民搞好政策解答、資訊諮詢等工作,認真做登記報名工作; 第四、搞好服務,充分發揮補貼機具的作用。農機購置補貼是國家重要的支農惠農政策,也是促進農機化發展直接最有力的措施,充分尊重農民自願購機的原則,認真做好農民購置農業機械型號選擇與登記工作。
二
20xx年上半年我區的農機總動力達3.75萬千瓦,各類拖拉機總數達1733臺,以及各類配套農業機械數千臺套,超額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為了確保這些機械能夠順利安全的投入到農業生產中去,我們的工作除了平時的監理、管理、推廣工作外,最主要的就是搞好一年一度的農機檢審工作,在今年年初,我站就結合我區的實際,下發了“關於開展20xx年度拖拉機年檢及駕駛員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的通知”的檔案,召開了三個鄉鎮的站長會議,強調了年檢工作的任務、要求、措施。在年檢中我們主要採取集中年檢,任務到人,鎮站配合的辦法。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區今年檢拖拉機84臺,變形拖拉機226臺,聯合收割機20臺,佔應檢車輛的90%以上。對300多名駕駛員進行了安全教育。因今年駕駛員實行記分制,在有效期內不需要年審,所以沒有年審人數和年審率。。截止到6月底,我站共辦理補證、變更、過戶、換牌等手續達百起,制行駛證150多本,換行駛證100本,登記證書95本,制駕駛證25本,發放號牌90多副。我們對已年檢的車輛都建立了文字和電子檔案,可以隨查隨知。
今年我區的農機監理工作還同時緊緊抓住農機安全生產這個中心,圍繞全年農機監理工作目標任務,認真落實農機安全生產專項治理措施,層層鑑定農機安全生產責任狀,依法行政,切實加強田檢路查,排查事故隱患,到目前為止,共查運輸80多臺,糾正違章20多人次。
今年我們在農機管理工作方面,主要是積極組織抓好以機耕、機播、為重點的農機化作業服務,認真做好“三夏”,準備工作,發放跨區作業證18本。
根據檔案精神,我區今年補貼農機200多臺/套。聯合收割機20多臺/套,補貼資金達439萬元,為了使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資金得到充分、有效、合理的使用,使其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作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增收。
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抓好農機安全生產工作;
二、組織機手參加“三秋”農機大會戰;
三、做好農機考試、檢驗、發牌發證等工作。
四、做好駕駛員的考核工作,確保機手有較高的素質。
五、做好農機推廣工作,重點推廣大型耕作機械和小麥機條播技術。
三
今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業務主管部門的直接指導下,農機系統全體幹部職工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進農機化示範縣和水稻機插示範縣建設,大膽探索新時期農機安全生產的新路子,積極爭取國家農機購置補貼專案落戶我縣實施,著力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做好農業招商引資工作,超額完成上級部 門下達的全年工作任務,全縣農機化事業穩步快速發展,為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物資保障,農機各項工作在省市名列前茅,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工作目標完成情況
截止目前,全縣農機總動力達7萬千瓦。擁有各類拖拉機43100臺,配套農具47852臺套,擁有聯合收割機2240臺,大中型拖拉機6312臺,插秧機1615臺;新增插秧機1000臺。全縣機械耕整面積145萬畝達到85%,小麥水稻機收面積120萬畝達到90%,播種面積10萬畝,機插秧面積36.1萬畝。建設錢場十萬畝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區和羅店萬畝高檔優質稻示範基地各一個,機插“整鎮推進”鎮11個,“整村推進”村50個,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23個;培植農機大戶80個;培訓各類農機技術人員6200人。已實施國家《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專項實施》資金1710萬元,在部、省、市級以上新聞媒體和資訊網上釋出農機資訊共63條,農機監理:檢機車1710輛,審駕駛員364人,核發號牌425副,考駕駛員374人;招商引資共投資3200萬,其中農機大市場建設投資1200萬元,京山輕機公司投資2000萬元,生產銷售插秧機1000臺。
二、主要作法及成效
1、全面推進農機化示範縣和水稻機插秧示範縣建設。2007年我縣納入全國100個農機化示範區,2009年又被定為全省4個水稻機插示範縣,圍繞以上工作目標,我局採取多項舉措,因地制宜,實施重點推進、沿路推進、整鎮推進工程。在全縣掀起加快農機生產全程機械化和全面推廣水稻機插的高潮。一是農機保有量從2007年53.5萬千瓦增長到目前的7萬千瓦,各類農業機械從25651臺增長到43100臺,插秧機從215臺增長到1615臺,增長率分別為42.8%、68%、651%,機耕、種、收綜合作業率從55.6%增長到74.6%,農業機械已成為農業生產中的主要生產力,年產經濟效益億元。二是水稻機插在全縣11個鎮全面推廣,擁有插秧機1615臺,機插面積達到36.1萬畝,其中早稻7.4萬畝,中稻20.4萬畝,晚稻8.3萬畝,佔全縣水稻面積49%,糧食增產2500萬公斤,節省人工開支5700萬元,共為農戶節支增收1個億,水稻機插平均每年糧食增產增收7300萬元,目前,我縣插秧機擁有量和機插面積在全省居於首位。
2、強化服務措施加快農機新技術推廣。培養打造一支高素質農機技術推廣隊伍是農機化事業快速發展的保障,強化服務措施,創新服務機制,是普及推廣農機新技術的有效途徑,今年共投入資金15萬元,開展培訓47次,培訓各類農機技術人員6200人。一是農機科教推廣中心在全縣按南中北成立三個水稻機插技術指導小組,投入資金10萬元,舉辦機插培訓班和新式農機具推廣培訓班44次,培訓農民6100餘人。二是對15個鎮公益性服務人員年初簽定工作目標責任書,按季度考核,年終結硬賬,公益性服務人員全年上門指導農戶育插秧1270戶,機插面積12.5萬畝。三是投入宣傳費5萬元,在《京山報》和京山電視臺宣傳發動,編印《水稻機插育秧技術資料》10000份下發到農戶手中。四是通過購機補貼監理、推廣、經銷商、生產企業聯合舉辦培訓班3次,培訓農機手1000多人。五是大膽創新開展新技術試驗推廣,有針對性在坪壩、永興、孫橋、永隆等鎮指導農戶開展油菜、小麥、棉花免耕直播種收全程機械化試驗示範300畝。
3、高起點建設好十萬畝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區。在錢場萬畝示範區的基礎上,選擇農業條件比較好的錢場、雁門口等鎮20個村,建設高起點十萬畝水稻生產機械化示範區。一是2009年購機補貼重點向示範區傾斜,補貼資金500萬元,共補貼插秧機360臺,拖拉機31臺,聯合收割機26臺。二是扶持以曾令龍、向祖元為主的2個專業合作社和姚三中等農機作業大戶5個,總資產900多萬元,分別成立機耕、機插、機收農機協會等作業服務組織。三是示範區全年機插面積10.4萬畝,其中機插早稻3.1萬畝,中稻4萬畝,晚稻3.3萬畝,轉移勞動力5400多人,糧食增產750萬公斤,節省人工開支1600萬元,為農戶節支新增收入3000多萬元。
4、嚴格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惠農政策。2009年我局爭取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專案資金1710萬元,為全省農機購置補貼專案資金之首。我們按照省辦要求結合我縣農機化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京山縣農機購置補貼專項實施方案》。為了確保專項實施過程的“公正、公平、公開”,我們按照“本人申請,村組證明,鄉鎮審查,農機部門稽核,縣購置補貼專項領導小組審查”五道程式進行。補貼機具1110臺,其中插秧機660臺不含外地插秧機,聯合收割機273臺,拖拉機177臺,帶動農戶投資4000萬元,全縣完成農機總投資7600萬元,進一步提高了全縣農機化水平。
5、大力扶持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大戶。近幾年我縣農業機械發展迅猛,農機作業遍及千家萬戶,為提高農機作業效率和效益,我們依託全縣各地農機大戶、種植大戶,組建各類農機專業社23個,培植農機大戶80戶,投入資金6400多萬元,擁有各類農機具3410臺套,作業面積37萬畝,創收2100萬元。影響較大的有曾令龍、董長巨集、劉若崢等合作社。曾令龍組建的“京山縣親農農機化專業合作社”,擁有會員120人,機具120臺套,資產240萬元,機插作業2.7萬畝,創收160萬元,不僅在本省開展機插作業,還將作業訂單簽到了江西、湖南、安徽等地。
6、農機跨區作業效益明顯。在國家利民惠農政策的推動下,全縣高效能聯合收割機達到2000多臺,農機部門積極採取各種有效措施,組織跨區機收,一是通過網路平臺掌握機收市場資訊,二是組建跨區作業隊對機手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和機具檢修,三是發放跨區作業證,搞好沿途服務。組建了以陳貴平、鄧高元、王識明為代表的三個跨區作業隊,共190名機手、69臺聯合收割機,赴河南信陽、開封、南考、山東荷澤等地機收小麥5.9萬畝,創收290萬元。
7、農機安全生產形勢日益好轉。今年,我們就農機安全生產進行周密部署,堅持文明執法和嚴格執法,實行普法和執法相結合,使全縣農機安全生產水平穩步提高,將農機生產事故率控制在1‰以內。一是組織監理員和協管員學習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全面提高執法人員的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二是認真組織抓好年度檢審。年初監理站利用廣播電視、標語、資料、宣傳車到各鎮進行巡迴宣傳發動,檢驗機車1710臺,審驗駕駛員364人,登記註冊拖拉機及聯合收割機425臺,初考駕駛員374人。三是加大“田檢路查”和“雙無車輛”的整治力度,全年“田檢路查”達到180余車次,糾正違章250餘次。四是抓好農機安全生產村建設。新建農機安全文明生產示範村3個。
8、招商引資工作成果顯著。引進專案3個,計劃總投資1個億,2009年已投入建設資金3200萬元。一是引資湖北省興隆機械有限公司與京山慶豐農機有限公司合資在新市城區綠林路投資5000萬元建設的農機大市場,投入1200萬元完成第一期徵地等基礎建設,主體建築營業大廳於今年8月竣工投入運營,年計劃銷售服務收入達到5000萬元,實現利稅500萬元,安置就業人員35人,帶動相關從業人員300多人,第二期建設投入3800萬元計劃年底實施。二是引資江蘇南通富來威公司與湖北京山輕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的插秧機生產線。生產銷售插秧機1000臺,產值2000萬元,實現利稅200萬元。三是引資黑龍江省農科院作物營養實用技術研究所投資3000萬元,在京山合資興辦一家苗甫牌壯秧劑生產企業,該專案已簽約落戶京山。
9、京山農機化資訊網在全市率先開通。為了將京山農機化工作創新經驗和取得成效與全省農機同行交流推廣,同時也向市、省、部上級部門提供農機最新發展趨勢,今年,我局投資4萬多元,購買辦公裝置和電腦,在全市率先開通縣級農機化資訊網,共釋出各類資訊63條,其中被市、省、部級以上媒體刊錄達23條。
三、存在問題
1、購機補貼不能滿足廣大農戶的需求。我縣每年申請購機農戶多達2000多人,每年能享受到補貼的不到三分之一。2009年按省辦要求,補貼資金主要向插秧機傾斜,擠佔其它機具資金,導致300多戶申請購買高效能大中型拖拉機、收割機的農戶購機願望落空。
2、農機技術培訓後勁不足。一是農業機械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需要上級部門加大投入,保障培訓時間和培訓效果。二是農機新技術是推動農業生產力變革的主要途徑,新技術惠及千家萬戶,需要足夠資金,建立長效培訓機制。三是要建立農機培訓基地,需要上級部門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援。
3、農機監理車輛列管率有待提高。安全事故隱患比較突出,開展執法無工作經費,執法管理環境受限制,拖拉機保有量逐年上升而管理技術手段跟不上,有待重視解決。
4、農機管理體制不暢。2002年全縣機構改革後,農機局由一級局降屬為農業局的二級事業單位,編制、人員、經費相繼被裁編、壓縮、減少,14個鄉鎮農機管理站被撤銷、人員下崗、資產變現,形成了人散網破的局面。近幾年我局在全縣大力推廣水稻機插秧和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但由於體制不暢,網站不全,嚴重製約了農機化推廣程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