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節最簡單最漂亮的手抄報
元旦來臨之際,你是不是有很多想要送祝福的人,那就製作一份簡單漂亮的元旦手抄報吧,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元旦作文及由來,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內容
元旦作文
今天,我們班舉行了一場盛況空前的慶“元旦”活動。
首先,主持人王茜南﹑支逸凡﹑師帥﹑蘇建峰神采奕奕﹑閃亮登場,他們異口同聲﹑抑揚頓綽的說:“實驗小學六年級四班慶“元旦”活動現在開始……”
第一個節目是演奏《西班牙鬥牛曲》,演奏者:張蕭,工具:鋼琴。張蕭演奏的《西班牙鬥牛曲》讓我們激情奔放,讓我們徹徹底底的溶入了《西班牙鬥牛曲》中,讓我覺得自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鬥牛士,在西班牙鬥牛場上,身穿紅色的戰袍,正和一頭窮凶極惡﹑健壯無比的牛搏鬥。
第二個節目是由十位女生合演的《街舞》。她們個個興高采烈﹑精神抖擻,上身穿著清一色的﹑潔白無瑕的毛衣,下身穿著碧藍色的長褲,頭戴一頂黑色的牛仔帽,她們活像一個個朝氣蓬勃的西部牛仔。她們表演的街舞在慶“元旦”活動中熠熠生輝,使別的節目變的遜色。
慶“元旦”活動在一陣山呼海嘯般的掌聲中落幕了……
我覺得這次慶“元旦”活動真是舉辦的太好了,我希望學校以後多舉辦這樣的活動,既可以讓我們得到多方面的發展,又可以點燃我們心中的激情,讓我們茁壯成長。
出國留學網作文欄目為大家帶來最權威、種類最多的關於元旦作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資料
元旦由來
古代中國的元旦日,並非如今通用的“格列歷”——公曆的1月1日。從殷代定農曆十二月初一為歲首,到漢代定在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曾有多次反反覆覆的改變。到民國時孫中山於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為“順農時”、“便統計”,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改公曆1月1日稱為歲首“新年”,但仍稱“元旦”。直到解放後中央人民政府頒佈統一使用“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將公曆1月1日規定為元旦節,並決定全國在此節放假一天。同時為區別農曆和公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前後,因此改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
“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徵一日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元旦一詞最早始於三皇五帝,唐房玄齡等人寫的《晉書》上載:“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稱為元,初一為旦。南朝梁人蘭子云的《介雅》詩也雲:“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還有個傳說,是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在民國以後雖然定1月1日為新年,當時只有機關、學校以及外國經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並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曆初一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麼歡慶活動。解放後將1月1日歲首改稱為“元旦”節後,政府仍按照幾千年來使用的農曆曆法按農時節令,在立春前後冬閒時期的“春節”放假三天,民間辦“廟會”等歡慶,傳承百姓的心願和千百年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