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讀書筆記

  《阿房宮賦》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創作的一篇借古諷今的賦體散文。這是一篇古文,有些難懂,不妨先來欣賞筆記。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一詞多義

  一:

  1、 六王畢,四海一統一。

  2、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數詞。

  3、黃鶴一去不復返 一旦。

  4、而或長煙一空 全都。

  5、用心一也 專一。

  6、合從締交,相與為一一體。

  7、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一座

  8、一肌一容 每一

  9、所以興懷,其致一也。《蘭亭集序》 一樣

  愛:

  1、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愛。

  2、 使秦復愛六國之人愛惜。

  3、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

  4、 晉陶淵明獨愛菊喜歡。

  取:

  1、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奪取。

  2、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提取。

  3、 今入關,財物無所取拿。

  4、 留取丹心照汗青著,助詞。

  族:

  1、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滅族。

  2、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類。

  3、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焉:

  1、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盤旋著,屈曲著,像蜂房水渦。用於形容詞後,相當於然:……的樣子。

  2、 或師焉,或不焉有的句讀向老師學習,有的疑惑,卻不向老師學習。助詞。

  3、 且焉置土石何況往哪裡放置土石?哪裡。疑問代詞。

  4、 焉用亡鄭以陪鄰怎麼用滅亡鄭國來增強鄰國的力量呢?怎麼。疑問副詞。

  5、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堆積土成為山,風雨在那裡興起了。於之。兼詞。

  6、於是餘有嘆焉。《遊褒禪山記》 語氣助詞。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出。

  而:

  1、 驪山北構而西折表順承

  2、 不敢言而敢怒錶轉折,卻..

  3、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錶轉折,卻..

  4、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教他們讀書,幫助他們學習句讀的。

  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並且經常複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事嗎?

  夫:

  1、 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唉,假使六國各自愛護他們的百姓,就有足夠的力量來抗拒秦國。

  2、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夫,語氣助詞。大國,難以測量啊,害怕有埋伏啊。

  予觀夫巴陵勝狀我看那巴陵的美景。

  詞類活用

  六王畢,四海一畢,完結,指為秦國所滅;一,數詞作動詞,統一

  驪山北構而西折北、西,名詞作狀語,向北、向西 驪山,從驪山 ,名作狀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雲,名詞作動詞,出現了雲;龍,名詞作動詞,出現了龍

  複道行空,不霽何虹?虹,名詞作動詞,出現了彩虹

  辭樓下殿下,名作動,走下

  輦來於秦輦,名詞作狀語,坐輦車

  朝歌夜絃歌、弦,名詞作動詞,吟唱、彈奏。朝、夜,名詞作狀語,在早上、在晚上

  誰得而族滅族,使...滅族,名作動,使動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鼎、玉、金、珠,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當作。名詞作動詞。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鑑,意動用法,以……為鑑

  廊腰縵回腰名詞作狀語,像腰帶一樣

  蜂房水渦蜂房、水渦,名詞作狀語,像蜂房,像水渦

  族秦者秦也族,名詞作動詞,滅族

  蜀山兀兀,形容詞作動詞,山高而禿,指山上的樹木被砍伐光了

  日益驕固日,名詞作狀語,天天地

  秦人不暇自哀哀,為動用法,為……哀嘆

  奈何取之盡錙銖盡,使動用法,使……盡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炬。放火 焦土,名詞作動詞,變成焦土

  一肌一容,盡態極妍極,副詞作動詞,極盡

  燕趙之收藏收藏,動詞作名詞,指收藏的金玉珍寶等物

  特殊句式

  1、判斷句

  1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5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

  2、被動句

  1輸來其間

  2函谷舉

  3、倒裝句

  1賓語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2定語後置

  1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2釘頭磷磷

  3瓦縫參差

  4管絃嘔啞

  3介詞結構後置狀語後置

  1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

  2架樑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

  3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

  4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

  5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

  6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

  4、省略句

  1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

  2摽掠其人

  3可憐焦土

  4五步一樓,十步一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