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的讀書筆記

  篇一:教育教學讀書筆記

  時間過得飛快,也體會到了作為教師的酸甜苦辣。

  前不久《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一書,思緒萬千,感慨不已。既感嘆其教育思想的時代性和切實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針對性、多樣性,“同為人師,為何一些簡單不過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運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為看魏書生書的同時時常徘徊在腦海中的問題。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我們的教育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有瞭解學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綜觀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師、教育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知人之明,能察覺學生思想深處的奧祕,能觸控到學生感情的脈搏,他們的心和被教育者是息息相關的。也只有這樣的教學,對於教師和學生來說才是一種幸福和享受。?

  在瞭解學生方面,我們也往往是從學生學習態度、行為習慣的表現上簡單的瞭解和簡單的評價學生,對那些上課認真聽講,下課也不調皮搗蛋的孩子老師當然是越看越喜歡,也自然給他們的機會多一些;而那些所謂的“不討人喜歡的孩子”有時就被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長此以往,孩子的發展當然是越來越失衡。這些都是我們所不願看到了。因此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思想、行為變化的特殊規律,而且要了解學生思想、行為變化的普遍規律,不僅善於把精力花在偶然的個別事件的處理上,更善於把主要精力用在帶有普遍性、規律性的問題上,從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學了魏書生的有關理論,現在漸漸認識到了學生的心靈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好學生和後進學生的區別只在於頭腦中是非,好壞排列的順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為後進同學上進心的幼苗小而枯黃,有的常常被壓在石頭下,才更需要教師的同情、關注和扶植。懂得了這些理論知識,我在具體教育過程中加以運用,果然效果明顯,某些平時不聽話的同學,調皮的同學經過一階段的努力,都有了較大的進步,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也更和諧了。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髮展,教師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斷地變化。以前教師說的,學生就得無條件的服從,無條件的執行老師的安排。現在我們更多的是關注人文性,也在不斷提倡“人性化服務”。說到底其實我們的教育更應人性化,我們一直在說:要蹲下身子和孩子說話,就是要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性。老師也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學生的今天就是老師的昨天,學生犯了錯誤時的心情,老師通過回憶自己當年犯的錯誤時的心情就能認識更真切一些。這就是魏書生說的“用回憶的方法去感知”。

  讀魏書生的書是一種享受,讀魏書生的思想是對自身思想、靈魂的提升和昇華,讀了魏書生的書才知道什麼是教書育人,什麼是為人師表。

  篇二:教育教學讀書筆記

  自從開展讀書活動以來,我再次以飽滿的熱情跨入讀書的行列,與大家一道遨遊書海,重新領略書的韻味,品嚐書的甘甜,繼續秉燈夜讀,沉醉書香。學生時代讀的是教科書,走出社會讀的是故事書、文藝書,參加工作讀的是教案與參與書,說實在話,在沒開展讀書活動之前,我沒有認認真真地、象模象樣地讀過一本教育名家的教育專著,偶爾讀的都是一些零零星星的教育雜誌上的文章,有點興趣時讀一點日常雜用方面的書籍,象現在這樣靜下心來讀一本本名家名著,並且還要寫讀書筆記,讀後感悟與體會,幾乎從未有過。通過一年多的讀書,使我大開眼界,精神世界為之更加豐富多彩,生命得於昇華,對書籍的看法也有一個新的認識,新的評價。書籍確實能安慰我們的心靈,美化我們的心靈,靜化我們的心靈。它裡面有星光的閃耀,有雨露的潤澤,也有花草的芳香,既有黃金屋,也有顏如玉;它既能把人生引入歧途,使你飲恨終生,也能使人生輝煌,無限幸運。以前,書籍對我來說是一種折磨一種痛苦,枯燥無味;現在是一種吸引一種味道,讀後心懷豁達,是一條河流,一片天空和大地,心曠神怡,雖然說不上陶醉,但也說得上是一種享受,一種幸福與快樂。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使我真正領會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的真正內涵。讀了朱永新老師的《我的新教育之夢》,帶我走出了對日常教學的困惑與迷茫,走進了新的教育理念。讀了《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一書後,讓我學會了理解、寬容、善待學生,明白了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的魅力,懂得了因材施教的真正含義。這本書,讓我改變了教育態度、改變了教育行為,改變了對學生的看法。按書中的觀點,方法去嘗試、去面對教學,確實使我重新為師,重新領悟到教育的真諦和愉悅。

  以前也曾讀過這樣的文章,介紹人家是怎樣寬容、善待一個學生,但自己總也不知道怎樣才算最大限度的理解、寬容、善待學生。讀了《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一書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答案:問題學生不一定是壞學生。還舉了一個例子:英國科學家邁克勞德,上小學時曾在玩耍中殺死了校長家的一隻狗,這個錯可犯大了,大家都為他擔心,為他捏把汗,不知校長該會如何處罰他,哪知他遇到了一位寬容大度的校長,允許他解剖那隻狗,不過要畫出狗的血液迴圈圖和骨骼結構圖,就算對他這次行為不當的處罰。正是這個包含理解、寬容、善待心懷的懲罰,使小邁克勞德愛上了生物學,並最終發現胰島素在治療糖尿病中的作用,從而登上了諾貝爾獎的領獎臺。這個故事使我明白,原來寬容、善待也能很好地融入懲罰,關鍵是要用對方法。因而,本學期我結合這個事例,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對以前的教學態度,教育行為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進一步認識到以前的教學中取得的一點點成績都是靠對學生懲、壓、擠、嚇逼出來的,真正沒有好好地善待他們,是逼他們學、壓他們讀,罰他們做、騙他們考,一步一步的高壓政策,把他們看作是一個個裝知識的容器,不斷地往裡塞,特別是對待問題學生、學習差的學生,只要看到他們就沒有好心情,就有一種厭惡感,只一點小錯就會拉下一張臉,怒目圓睜,甚至於高聲大罵,象訓賊一樣說的一無是處,批得狗血淋頭,純粹把學生當犯人對待,有時罰站、罰抄、罰做,餓飯,甚至動板子,用鞭子,扇巴掌、扯耳朵對其進行所謂的教育,既傷害了學生心靈,又侮辱了學生人格,失去了學生尊嚴,現在回想起來真不應該,總有點內疚感。這個學期我一改常態,對待學生滿面春風,關懷倍增,熱愛有加,心裡總是有一顆相信、信賴學生的心,決心既當他們的老師、長輩、又要成為他們的朋友、夥伴。讓學生有話跟你說,有事幫你做,有問題向你請教,喜歡與你親近。一學期下來,發現每個學生確實都有優點,都有可愛之處,都是可塑之才,例如我們班上的舒小龍,愛動,常常惹事生非,喜歡打架,而且學期初經常打架,開學後不久便夥同他人去偷群眾的甘蔗,被人當場抓獲,並繳掉了自行車。蔗主要求每人罰款2元,以示賠償,才能贖回自行車。他家裡本來就困苦,又是偷盜賠償,他那敢向家裡要錢,只好天天步行。我經過耐心的教育,並替他交了2元錢領回了自行車,他很感動,決心好好改正,聽老師的話,遵守紀律,後半學期有比較大的轉變,不那麼惹事生非了,他的畫畫的很好,還為班上出了幾期黑板報。還有方羽同學,是個學習基礎差,經常不交作業,書寫極為馬虎了事的學生,人又生的不怎麼好看,你如果心情不好去看他,肯定是一隻眼出膿,一隻眼出血,但我沉著性子,心平氣和,耐心細緻地找他談話,指出他的錯誤和毛病,並發現他很樂意助人,經常幫助同學抹黑板掃地,幫老師開啟水,打掃辦公室,我每次都表揚他,作業也能按時交,而且書寫得越來越好,有一次他做得非常端正、正確,我就寫了一幅書法給他,他受寵若驚,很感動,也很驚訝,因為老師的書法只送給每次考試出眾的同學作為獎勵,今天送給我,我能不高興嗎?從此,他每次作業都能認真對待,認真完成,字也越寫越好。從中可以說明寬容、善待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通過讀這本書,使我充分認識到,作為教師,要善於從學生身上找原因,學生產生的錯誤,多數是心理問題,有時是好奇心導致,有時是行為過失,有時是表現欲所致,有時是一時衝動。作為教師,我們應以平等、信賴、尊重去走近學生。多走近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你會發現學生需要的並不是一個管教者、而是一個讓他們能用欣賞的眼光去積極模仿的榜樣和示範者,是一位有寬容大度的慈祥溫和的長者,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真正因材施教,才不會因為你的懲罰而失去尊嚴、失去自信。因此,讀書能讓我陶醉,讀書能讓我思考,讀書能改變我的行為,讀書能伴我成長,走向更加成熟的自我。

  今天,當我站在書香伴我成長的演講臺上時,我雖然沒華麗的詞藻去讚美書籍,沒有動聽的語言去訴說讀書的快樂,但我深信,在往後那伴有書香的日子裡,我會過得更充實,過得更愉快。讓書與生命融為一體,以書為伴,相信明天會更好!

  最早了解張劉祥局長是去年在《山西教育》讀過他為“視點”欄目所作的文章《辦好學校,教師第一》和《讀書,應該成為教師的一種信念》,深深被這位書生局長新銳的觀點所觸動。寒假時間充裕,幾乎每天行走於網路論壇中汲取營養;不經意間,“教育線上”張劉祥的主題帖子“理想與行動”躍然跳入我的視線。認真讀之,就像孫明霞老師所描述的那樣“簡直就是一座豐富的寶庫,讓我欣喜若狂,喜形於色,終於找到了這樣好的學習地方”。激動之情溢於言表,不斷的關注、回帖、交流,並進駐到了他的部落格“秋水共長天一色”,深深被他的激揚文字所感動。這些精妙之言,給人以啟迪,助你以行動,激起了讀者對教育的熱情與追求。我還注意到了張劉祥局長已有兩部隨筆著作《且行且思——基礎教育工作收集》和《求真與創新——寫給中小學教師》問世初,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向張局長求取那座深藏經典的“藝術寶藏”。

  一、從愛生入手,感悟“教育的真義”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從義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到當代教育家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始終以“愛生”為主線,來詮釋教育的真諦。教師只有自發成為播撒愛的使者,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用愛造句,用愛生活,才能“奏響愛的旋律”和教育最強音。當一名好教師,要關心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理解學生,寬容學生,這五個方面詮釋教師的的標準——就是愛,進而達到師生心靈共呼應,奏響教育主旋律。“學會關心,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尊重每一個學生”“補上感恩教育這一課”等緊緊圍繞一個“愛”字,從每一個細節中洞悉教育之事,感悟教育之真,在點點滴滴,潤物無聲的教育中塑造孩子。讓教師們都知道,擁有一可愛學生的心是當一個好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但願我們的每一位教師不在做陶行知筆下的“糊塗先生”,希望大家領悟愛的真諦,感悟教育的真義。

  二、從課堂切入,挖掘“教育的智慧”

  課堂是教師演繹人生的舞臺,是教師成長的生命綠洲,更是教師展現教育智慧的平臺。教育是藝術,是追求,需要教師智慧來表現,它正是教師在處理日常教育問題所表現出來的機智、技巧和藝術所在。德育專家王曉春的《教育的智慧從哪裡來——點評100個教育案例》一書,給出了詳盡的答案。作為教師,應該時刻研究課堂,梳理課堂,精心打磨每一課,醉心錘鍊每一句語言,讓課堂因生成而更精彩,讓教育的智慧盡情構建充滿活力和激情的溫馨課堂。大量讀書,深入實踐,及時總結,積極科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向名師學習,學他們的奉獻,學他們的敬業,學他們的創業精神,不斷完善自己,讓課堂扮演好教師演繹人生的舞臺,展示挖掘課堂中教育的智慧。

  三、從成長入手,培養“教師的精神”

  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保鮮劑”。教師的成長關係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激情與理想並存,在學習中成長,在反思中感悟,突出教師專業的自主成長,讓教師有意願和能力進行教育教學的實踐性探究,實現自我發展的成長。這樣教師應做好“讀書、反思、寫作”三件事,堅守自己的個性,“不跪著教書”,堅持求真與求實,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在逐漸反思中成長,書寫精彩的人生。學校的發展,學生主體的凸現,依靠教師來推動和實現,因此,“辦好學校,教師第一”。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思想,具備獨立思考的精神,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善於學習,勤于思考,勇於實踐、敢於超越,一次次用心點燃校園裡每一個幼小的心靈中渴望知識的火焰。

  沒有付出,哪來成功,沒有積累,哪來精彩!讓我們的每一位教師都用終生的時間來備好每一節課,在反思寫作中引領成長,執著的培養教師的精神。

  四、從行為入手,提高“教師的素養”

  北師大教授肖川認為“教師的素養包含三個層面:文化底蘊、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筆者理解為教師的素養包含的範疇很廣泛,素質、人格、禮儀、健康和習慣等等,而這些都涉及教師的行為藝術。但目前中小學教師中普遍存在的“人文知識缺少、文化底蘊不足,藝術修養膚淺”三大問題是困擾著教師的人文素養,學校必須下大力氣、通過多種途徑提升教師的自身修養,書中提出的“讀名著、拜名師、遊名勝”“三名”策略,不失為好方法,從中汲取經驗,品嚐教育的力量,提升教育的智慧。陶行知“四塊糖的故事“作為教師我們耳熟能詳,就在於陶老有一顆寬容的愛生之心,善於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站在學生的立場多想想,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期待與信任。教師要有學習的習慣,從書中學,從網路中學,在工作中學,在反思中學,在寫作中學,做一個學習型、反思型教師,遨遊書海、衝浪網路,架構教師成長的“立交橋”,讓部落格為教師成長“添翼”,讓寫作為教師成長“催化”、“助推”,讓教師的一切行為成為教師的自覺行動,努力提高教師的素養。

  五、從校園切入,散發“書籍的芳香”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沒有書,不能稱其為校園”。讓師生多讀書、讀好書,書香定會綻放在校園,散落在每一個角落,滋潤著校園裡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田。我們可以想象,師生生活在書籍的世界裡,通過多種途徑,補充精神元素,在閱讀中快樂成長,師生時時,處處充滿著閱讀的喜悅,一個個故事讓我們醍醐灌頂,一則則哲理讓我們豁然開朗。讓我們的每一位教師學生都把捧讀書籍作為一種生活習慣,讓校園裡的每一個角落見證師生讀書的熱情,我想我們的校園定會書香滿園,處處散發書籍的芳香。

  六、從成果切入,展示“讀書的收穫

  “讀書,讀書,再讀書!——這是教師教育素養這個品質要求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任帕夫雷什中學校長時,就規定了教師讀書是“金科玉律”。讀書讓我們聆聽大師們的教誨,飽餐大師們的智慧,它猶如指路明燈,為我們指明瞭教育的方向,點亮了心中的希望,領略從大地深部湧出卻向著理想的天空升騰的“行知合一”的教育著作,享受著千姿百態、營養豐厚的“教育大餐”,伴隨著一部部追尋新理念,探求新實驗的教育大作,走進一個個智慧的世界,讓精神食糧滋潤我們的心田。

  讓讀書成為可能,讓讀書成為習慣。當一名讀書校長、教師,感悟人生,捕獲理想,是我們大家共同的理想。閱讀它,走進它,讓我們放飛理想,走向輝煌!用閱讀滋養心靈,用讀書豐厚底蘊,使我們內心開放、鮮活、細膩和溫和,從雲中漫步到日常教育中的潤物無聲,從理論延伸到實踐,我們深深的感受到讀書給我們的不只是啟迪,更是一種享受。書籍是無價之寶,讓我們用心領略、觸控教育的風景,展示讀書的收穫。

  從張劉祥局長的書中我們看到的是張局長的成長過程,他用心書寫的那些真實的、求真的、創新的激揚文字,不僅是寫給我們廣大中小學教師的,更是寫給他自己的,這不僅是對廣大中小學教師的殷切期望,更是他自己工作的真實寫照。讀著他,品著他,我們更加真實的感受到了這位讀書局長——張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