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檔案管理制度範文

  為了加強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以下統稱機關檔案工作,推進機關檔案科學、規範管理,豐富國家檔案資源,為各項工作提供有效服務,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檔案管理制度範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檔案管理制度範文1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以下統稱機關檔案工作,推進機關檔案科學、規範管理,豐富國家檔案資源,為各項工作提供有效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機關檔案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的機關檔案,是指機關在公務活動中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查考、利用和儲存價值的各種形式、各種載體的歷史記錄。

  第三條 機關檔案工作是檔案工作開展的基礎,是國家檔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機關檔案工作是機關不可缺少的基礎性工作,是推進依法行政、促進科學決策、提高治理水平的必要條件,是保護單位和個人合法權益、維護機關歷史真實面貌的一項重要工作。

  第四條 機關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國機關檔案工作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統一制度,負責中央和國家機關檔案工作的監督、指導和檢查。地方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在上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指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機關檔案工作的統籌協調、制度建設,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機關檔案工作的監督、指導和檢查。

  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履行檢查職責時,以進入相關場所檢查,詢問有關人員,查閱、複製有關檔案資料等方式開展。

  中央、地方專業主管機關應當根據本專業的管理體制,在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指導下對本系統和直屬單位的檔案工作進行監督、指導。中央、地方專業主管機關進行監督、指導時,應當遵循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原則。

  第五條 機關的全部檔案應當集中、統一管理。

  機關檔案管理應當維護檔案的真實、完整、可用和安全,便於檢索、利用和開發。

  第六條 機關應當加強對檔案工作的組織領導,將檔案工作納入整體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和考核體系,與業務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實施、同步發展。

  檔案工作所需的基礎設施配備和維護經費,檔案日常管理工作經費,檔案信

  息化建設經費,檔案宣傳、培訓等其他經費應當列入機關年度財政預算。

  第二章 機構和人員

  第七條 機關應當建立由分管檔案工作的單位負責人、辦公廳室或承擔該職能的其他綜合辦事機構,下同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檔案工作協調機制,協調處理本機關、本系統檔案工作重大事務和重要事項。

  第八條 機關應當按規定設立檔案工作機構。不具備檔案工作機構設立條件的機關,應當指定檔案工作負責部門。檔案工作負責部門的名稱應當反映檔案工作屬性。

  經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同意,辦公地點相對集中且條件成熟的縣級或形成檔案數量較少的多個機關可以成立聯合檔案工作機構,對相應機關的檔案進行集中管理。

  第九條 機關檔案工作機構或檔案工作負責部門以下簡稱機關檔案部門應當配備與工作量相匹配的專職檔案工作人員,具體承擔機關檔案業務工作。機關文書或業務部門應當指定人員,承擔相應部門檔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機關應當建立以機關檔案部門為中心,由相關人員組成的機關檔案工作網路。

  縣級或形成檔案數量較少的機關可以綜合考慮工作量等情況,配備適當數量的專兼職檔案工作人員。

  第十條 機關檔案工作的基本任務是:

  一貫徹執行檔案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建立健全檔案工作規章制度,並將規範本單位、本系統檔案管理的基本制度報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二制定並組織實施檔案工作發展規劃或計劃;

  三對機關各種檔案材料的形成、積累和歸檔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對所屬機構的檔案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

  四負責管理機關的全部檔案並提供利用,協助做好機關政府資訊公開工作;

  五負責機關檔案資訊化工作並統籌機關及所屬機構檔案資訊一體化工作,推動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和電子檔案、電子檔案規範管理;

  六接受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監督、指導和檢查,執行年度報告制度,定期向同級國家綜合檔案館移交檔案;

  七負責組織檔案業務交流和檔案工作人員培訓,開展檔案宣傳、教育活動;

  八對檔案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部門或個人,向機關提出表彰獎勵建議;對違反檔案管理要求的部門或個人,向機關提出處理建議。

  第十一條 機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輔助實現檔案工作基本任務的,應當嚴格限定社會化服務範圍,嚴格稽核服務供方的資訊保安保障能力和業務資質,並接受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監督、指導和檢查。

  機關檔案業務社會化服務限於檔案整理、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紙質檔案數字複製件全文識別、電子檔案管理技術支援等輔助性工作。社會化服務應當符合《檔案服務外包工作規範》DA/T68規定。

  第十二條 檔案工作人員應當為機關正式在編人員,且政治可靠、遵紀守法、忠於職守,具備勝任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檔案工作人員應當熟悉機關工作,具備檔案管理、資訊管理等相關知識背景,並定期參加業務培訓。

  不具備前述知識背景的檔案工作人員,應當經過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

  第十三條 檔案工作人員調離崗位或退休的,應當在離崗前辦好交接手續。涉密檔案工作人員的調離應當按照國家有關保密法律法規執行。

  第三章 基礎設施

  第十四條 機關應當分別設定檔案辦公用房、整理用房、閱覽用房和檔案庫房,並根據工作需要設定展覽用房、檔案數字化用房、伺服器機房等。

  檔案庫房應當根據載體型別分別設定,不具備條件的應當根據載體型別分割槽設定。

  縣級或形成檔案數量較少的機關設定庫房以外其他檔案用房時,可以按照辦公、整理、閱覽等基本功能分割槽設定。

  第十五條 檔案辦公用房面積按照《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執行。

  閱覽用房面積應當滿足不同型別檔案閱覽需求,適應涉密檔案與非涉密檔案分割槽閱覽的需要。

  檔案庫房面積應當滿足機關檔案法定存放年限需要,使用面積按檔案存量 年增長量×存放年限×60m²/萬卷或10萬件測算。檔案數量少於2500卷或25000件的,檔案庫房面積按15m²測算。

  整理用房、展覽用房、檔案數字化用房、伺服器機房等用房面積應當滿足業務開展需要。

  第十六條 檔案用房宜集中佈置,自成一區。

  檔案辦公用房選址應當便於檔案庫房管理。檔案庫房選址應當防潮、防火、避免陽光直射,利於檔案保護。

  檔案庫房不應設定在地下或頂層,地處溼潤地區的還不宜設定在首層。檔案庫房不得毗鄰水房、衛生間、食堂廚房、變配電室、車庫等可能危及檔案安全的用房。

  第十七條 檔案辦公用房建築設計應當符合《辦公建築設計規範》JGJ67規定,整理用房、閱覽用房建築設計應當符合《檔案館建築設計規範》JGJ25規定。

  檔案庫房內不得設定其他用房和明火設施,不應設定除消防以外的給水點,其他給水排水管道不應穿越庫房。檔案庫房的裝具佈置、門窗設定應當符合《檔案館建築設計規範》JGJ25規定。

  第十八條 檔案庫房應當根據需要配備符合國家規定的密閉五節櫃、密集架、光碟櫃、底圖櫃等檔案裝具,不得采用木質櫃、玻璃門櫃等裝具。檔案整理臺、檔案梯、移動置物架、檔案盒、裝訂用品等配備應當滿足工作需要。

  檔案庫房配備的檔案裝具應當與檔案庫房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相匹配。庫房採用密集架的,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不應小於8kN/m²或按檔案裝載情況相應增加。

  第十九條 檔案庫房應當配備溫溼度監測調控系統,安裝漏水報警裝置。檔案庫房不得使用電阻絲加熱、電熱油汀及以水、汽為熱媒的採暖系統。

  儲存重要檔案或具備條件的,應當安裝恆溫恆溼裝置,必要時可配備通風換氣、空氣淨化裝置。

  第二十條 檔案庫房應當配備消防系統。根據檔案重要程度和載體型別的不同,可以選擇採用潔淨氣體、惰性氣體或高壓細水霧滅火裝置。檔案庫房應當安裝甲級防火門,配備火災自動報警裝置。

  第二十一條 檔案庫房應當安裝全封閉防盜門窗、遮光阻燃窗簾、防護欄等防護設施,可以選擇設定智慧門禁識別、紅外報警、視訊監控、出控制、電子巡查等安全防範系統。整理用房、閱覽用房、檔案數字化用房應當設定視訊監控裝置。

  第二十二條 機關應當按照檔案資訊化要求,建設或配備能夠滿足庫房現代化管理、檔案數字化、電子檔案及電子檔案管理需求的基礎設施裝置。智慧庫房管理基礎設施裝置應當滿足溫溼度調控、漏水監測、消防報警、安全防範、視訊監控等系統整合管理以及其他智慧管理需要。檔案數字化、電子檔案及電子檔案管理基礎設施裝置應當符合本規定第五章要求。

  縣級或形成檔案數量較少的機關按照本規定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二條配備基礎設施裝置的,應當滿足溫溼度調控、消防、安防和資訊化工作的基本需求。

  第四章 管理要求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十三條 機關檔案包括:

  一文書、科技科研、基建、裝置、人事、會計檔案;

  二機關履行行業特有職責形成的專業檔案;

  三照片、錄音、錄影等音像檔案;

  四業務資料、公務電子郵件、網頁資訊、社交媒體檔案;

  五印章、題詞、獎牌、獎章、證書、公務禮品等實物檔案;

  六其他檔案。

  前款一二三項包含傳統載體檔案和電子檔案兩種形式。電子檔案與傳統載體檔案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十四條 機關全部檔案構成一個全宗。機關隸屬關係、名稱發生變化但工作性質和主要業務範圍未變化的,維持原全宗不變。

  機關應當建立並定期完善全宗卷。全宗卷應當包含全宗背景、檔案狀況、工作制度、管理記錄等內容,編制要求按照《全宗卷規範》DA/T12執行。

  第二十五條 機關檔案管理應當做到收集齊全完整,整理規範有序,保管安全可靠,鑑定準確及時,利用簡捷方便,開發實用有效。

  涉及國家祕密檔案的管理應當符合保密管理的相關規定。

  第二節 形成與收集

  第二十六條 機關履行職責過程中應當按照有關程式和要求形成歸檔檔案材料。機關辦公自動化和其他業務系統應當支援形成符合要求的歸檔檔案材料。

  檔案材料形成時,應當採用耐久、可靠、滿足長期儲存需求的記錄載體和記錄方式。

  歸檔檔案材料應當真實、準確、系統,檔案材料元件齊全、內容完整。

  第二十七條 機關文書或業務部門應當及時收集形成的歸檔檔案材料,交本部門指定人員保管。下列檔案材料應當納入收集範圍。

  機關在日常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歸檔檔案材料;機關設立臨時機構處理專項工作、處置突發事件、舉辦重要活動等形成的歸檔檔案材料;機關承擔重大建設專案、重大科研課題等形成的歸檔檔案材料;機關所屬機構撤銷形成的歸檔檔案材料;機關向社會和個人徵集的、與機關有關檔案材料等。

  第二十八條 機關應當編制本單位檔案材料歸檔範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經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同意後施行。機關內部機構或工作職能發生變化時應當及時修訂,經重新審查同意後施行。

  檔案材料歸檔範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應當全面、系統反映機關主要職能活動和基本歷史面貌。人事、會計檔案材料的歸檔範圍和檔案保管期限從其專門規定。

  機關所屬機構檔案材料歸檔範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報機關審查同意後施行。

  第二十九條 文書檔案的收集範圍按照《機關檔案材料歸檔範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制定執行。

  會計、科研、基建檔案收集範圍應當分別符合《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科學技術研究課題檔案管理規範》DA/T2、《建設專案檔案管理規範》DA/T28及《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專案檔案管理暫行辦法》規定。

  照片檔案的收集範圍應當符合《照片檔案管理規範》GB/T11821和《數碼照片歸檔與管理規範》DA/T50規定。

  其他門類檔案收集範圍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條 電子檔案應當連同元資料一併收集。收集的元資料應當符合《數字檔案室建設指南》、《電子檔案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規範》GB/T18894、《文書類電子檔案元資料方案》DA/T46、《照片類電子檔案元資料方案》DA/T54、《錄音錄影類電子檔案元資料方案》DA/T63等規定。

  第三節 整理與歸檔

  第三十一條 機關應當按照本規定第二十三條制定統一的檔案分類方案。不同門類、載體或形式的檔案的分類方法應當協調呼應,便於檔案的統一管理和利用。分類方案一經確定,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動。

  機關檔案分類方案一般採用年度、機構問題、保管期限等分類項進行復式分類,有專門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二條 機關檔案整理應當遵循檔案材料的形成規律,保持檔案材料之間的有機聯絡,區分不同價值,便於保管和利用,逐步推進卷件融合管理。

  文書檔案、照片檔案、錄音檔案、錄影檔案、實物檔案一般以件張等為單位進行整理。科技檔案、人事檔案、會計檔案一般以卷為單位進行整理。其他門類檔案根據需要以卷或件為單位進行整理。整理方法分別按照相應要求執行。

  第三十三條 機關檔案應當逐卷或逐件編制檔號。檔號應當指代單一,體現檔案來源、檔案門類、整理分類體系和排列順序等檔案基本屬性。檔號結構應當符合《檔號編制規則》DA/T13、《歸檔檔案整理規則》DA/T22和《數字檔案室建設指南》要求,不同載體或形式的檔號編制方法應當協調呼應。

  機關檔案門類宜按照文書WS、科技KJ、人事RS、會計KU、專業ZY、照片ZP、錄音LY、錄影LX、業務資料SJ、公務電子郵件YJ、網頁資訊WY、社交媒體MT、實物檔案SW設定一級門類程式碼,按照科研KJ·KY、基建KJ·JJ、裝置KJ·SB設定科技檔案二級門類程式碼。專業檔案按照相關規定設定二級門類程式碼。

  第三十四條 機關檔案應當編制檢索工具,滿足手工檢索和計算機檢索需要。

  機關檔案應當按照《檔案著錄規則》DA/T18進行著錄。傳統載體照片、錄音、錄影檔案和實物檔案應當詳細著錄背景、人物、來源等資訊。檔案著錄應當與目錄編制、元資料收集等工作和要求協調對應。

  第三十五條 機關檔案經文書或業務部門整理完畢後,應當在第二年6月底前向機關檔案部門歸檔;採用辦公自動化或其他業務系統的,應當隨辦隨歸。歸檔時間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歸檔時交接雙方根據歸檔目錄清點核對,並履行交接手續。機關檔案實現隨辦隨歸的,還應當按規定履行登記手續,記錄電子檔案歸檔過程元資料。任何部門和人員不得將應歸檔檔案材料據為己有或拒絕歸檔。

  第三十六條 歸檔檔案材料應當為原件。電子檔案需要轉換為紙質檔案歸檔的,若電子檔案已經具備電子簽名、電子印章,且電子印章按照規定轉換為印章圖形的,紙質檔案不需再行實體簽名、實體蓋章。

  滿足本規定第五章規定且不具有永久儲存價值或其他重要價值的電子檔案,以及無法轉換為紙質檔案或縮微膠片的電子檔案可以僅以電子形式進行歸檔。

  第四節 保管與保護

  第三十七條 機關應當根據檔案載體的不同要求對檔案進行儲存和保管。檔案儲存和保管應當確保實體安全和資訊保安。

  機關應當制定檔案管理應急預案並定期組織演練,以應對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檔案管理應急預案應當納入機關總體應急預案。

  第三十八條 機關應當做好檔案防火、防盜、防紫外線、防有害生物、防水、防潮、防塵、防高溫、防汙染等防護工作。庫房溫溼度應當符合《檔案館建築設計規範》JGJ25規定。

  檔案庫房不得存放與檔案保管、保護無關的物品。

  第三十九條 檔案工作人員應當監測和記錄庫房溫溼度,根據需要採取措施調節;定期檢查維護檔案庫房設施裝置,確保正常運轉;定期清掃除塵,保持庫房清潔;定期採取措施,防治鼠蟲黴等。

  第四十條 機關檔案部門應當定期組織人員對檔案數量進行清點、對保管狀況進行檢查,定期對電子檔案的保管情況、讀取狀況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應當及時處理,並建立檢查和處理情況臺賬。

  第四十一條 檔案工作人員應當及時對受損、易損檔案進行修復、複製或作其他技術處理。檔案修復應當保持檔案內容的完整,儘量維持檔案的原貌。檔案修復前應當做好登記和檢查工作,必要時進行復製備份,做出修復說明。

  第四十二條 機關應當為檔案工作人員配備勞動保護用品,避免檔案管理過程中有毒有害物質損害健康。

  第五節 鑑定與銷燬

  第四十三條 機關應當定期對已達到保管期限的檔案進行鑑定處置。鑑定工作應當在檔案工作協調機制下進行,由辦公廳室負責人主持,檔案部門會同相關業務部門有關人員組成鑑定小組共同開展,必要時可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參與。

  鑑定結束後,應當形成鑑定工作報告。對仍需繼續儲存的檔案,應當重新劃定保管期限並做出標註;對確無儲存價值的檔案,應當按規定予以銷燬。

  第四十四條 經鑑定可以銷燬的檔案,應當按照以下程式銷燬。

  一機關檔案部門編制檔案銷燬清冊,列明擬銷燬檔案的檔號、文號、責任者、題名、形成時間、應保管期限、已保管時間和銷燬時間等內容,按檔案工作協調機制報請稽核批准;

  二機關分管檔案工作的單位負責人、辦公廳室負責人、檔案部門負責人、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檔案部門經辦人、相關業務部門經辦人在檔案銷燬清冊上籤署意見;

  三機關檔案部門組織檔案銷燬工作,並與相關業務部門共同派員監銷。監銷人在檔案銷燬前,應當按照檔案銷燬清冊所列內容進行清點核對;在檔案銷燬後,應當在檔案銷燬清冊上簽名或蓋章。銷燬清冊應當永久儲存。

  第四十五條 檔案銷燬應當在指定場所進行。

  電子檔案和檔案數字複製件需要銷燬的,除在指定場所銷燬離線儲存介質外,還應當確保電子檔案和檔案數字複製件從系統中徹底刪除。銷燬時應當留存電子檔案和檔案數字複製件元資料,並在管理過程元資料、審計日誌中自動記錄銷燬活動。

  涉密檔案的銷燬應當符合《國家祕密載體銷燬管理規定》。

  第六節 利用與開發

  第四十六條 機關應當積極開展檔案利用工作,建立健全檔案利用制度,根據檔案的密級、內容和利用方式,規定不同的利用許可權、範圍和審批手續。機關保管的檔案對外提供利用的,需經本單位負責人批准。

  利用檔案應當履行查閱手續,進行檔案查閱登記和利用效果反饋記錄。檔案工作人員應當對利用活動及時跟蹤和監督。

  第四十七條 機關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資訊公開條例》等有關規定,及時向同級國家綜合檔案館提供主動公開的政府資訊檔案資料。

  第四十八條 機關應當積極推進檔案資訊開發工作,採取編制全宗介紹、組織沿革、大事記、基礎數字彙編、專題檔案彙集,以及舉辦陳列展覽、拍攝專題片等多種形式,發揮檔案價值。

  全宗介紹、組織沿革等應當納入全宗卷管理。

  第四十九條 機關應當積極採用資料分析、文字挖掘等新方法,擴充套件檔案開發的力度和深度。

  第七節 統計與移交

  第五十條 機關應當建立完善統計工作,對所保管檔案情況、檔案年度出入庫情況、檔案設施裝置情況、檔案利用情況、檔案移交進館情況、檔案鑑定銷燬情況、檔案資訊化情況、檔案工作人員情況、檔案業務社會化服務等情況定期統計並建立完備的臺賬。

  統計結果應當真實、準確、完整,支援以視覺化方式顯示,便於統計分析。

  第五十一條 機關應當編制檔案工作情況統計年報,彙總分析當年檔案工作情況形成年度報告,報送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上級檔案部門。

  機關應當加強對檔案工作變化情況的分析,為決策提供參考。

  第五十二條 機關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定期向同級國家綜合檔案館移交檔案。移交檔案時,應當同時移交檢索工具、編研成果。傳統載體檔案的數字複製件應當與檔案原件一併移交。

  機關向國家綜合檔案館移交前,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做好移交檔案的密級變更或解除工作,並提出劃控與開放意見。

  第五十三條 電子檔案一般自形成之日起5年內向國家綜合檔案館移交,也可按本規定第五十二條與相應的紙質檔案或縮微膠片同步移交。

  電子檔案移交可以採用線上移交或離線移交。線上移交應當通過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電子檔案接收系統和專用網路,不得通過未設定安全可靠措施的網際網路移交。

  電子檔案移交後,機關繼續留存的,應當按照檔案管理的要求進行管理。

  第五十四條 機關撤銷或合併的,檔案移交按照下列辦法進行。

  一撤銷機關的檔案,應當由有關主管機關代管或按照規定向同級國家綜合檔案館移交;

  二撤銷機關的業務分別劃歸幾個機關的,其檔案不得分散,可由其中一個機關代管或向同級國家綜合檔案館移交;

  三一個機關併入另一個機關或幾個機關合併為一個新的機關,其檔案應當移交給合併後的機關代管或向同級國家綜合檔案館移交;

  四機關所屬機構撤銷的,其檔案由主管機關代管,屬於國家綜合檔案館接收範圍的可按照規定向同級國家綜合檔案館移交。

  第五章 資訊化建設

  第五十五條 機關應當加強檔案資訊化工作,將機關檔案資訊化工作納入機關電子政務和資訊化總體規劃。

  機關檔案資訊化工作應當與機關資訊化建設、檔案館資訊化建設協調配合,實現系統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共用。

  第五十六條 機關應當開展數字檔案室建設,統籌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電子檔案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工作。數字檔案室建設按照《數字檔案室建設指南》執行。

  第五十七條 機關應當建立檔案數字化常態機制,有序開展檔案數字化工作。

  檔案數字化應當符合真實性管理要求,數字化過程的元資料應當收集齊全,數字複製件應當保持原貌並納入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統一管理。

  第五十八條 紙質檔案數字化按照《紙質檔案數字化規範》DA/T31執行,錄音錄影檔案數字化按照《錄音錄影檔案數字化規範》DA/T62執行。其他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參照有關規定執行。

  機關應當積極實施紙質檔案數字複製件的全文識別,將現有影象資料轉化為文字資訊,便於檢索和開發利用。

  第五十九條 機關應當開展室藏傳統載體檔案目錄資料庫建設,資料庫質量符合《檔案著錄規則》DA/T18等標準規範要求。

  各門類傳統載體檔案目錄資料應當與相應數字化元資料、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相應元資料庫融合管理。

  第六十條 機關應當建立電子檔案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制度,按照《電子檔案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規範》GB/T18894確定的職責與分工開展電子檔案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工作。

  第六十一條 機關配備的網路基礎設施、系統硬體、基礎軟體、安全保障系統、終端及輔助裝置應當滿足檔案資訊化的管理需要並適當冗餘、方便擴充套件。

  機關檔案部門應當配置獨立的專業伺服器和專用儲存裝置。伺服器和儲存裝置應當滿足高效、可用、可擴充套件等要求。

  機關在電子政務雲或自建私有云上建設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的,其計算資源、儲存資源和安全防範等應當滿足電子檔案和電子檔案管理要求。不得使用電子政務雲之外的其他公有云儲存管理電子檔案、電子檔案。

  第六十二條 機關辦公自動化系統和其他業務系統應當嵌入電子檔案分類方案、歸檔範圍與保管期限表和整理要求,在電子檔案形成時自動或半自動開展鑑定、整理工作,實施預歸檔。

  電子檔案管理系統應當功能完善、適度前瞻,滿足電子檔案真實性、可靠性、完整性、可用性管理要求。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基本功能和可選功能應當參照《數字檔案室建設指南》、《數字檔案室建設評價辦法》、《電子檔案管理系統通用功能要求》GB/T29194以及同級國家綜合檔案館的相關要求執行。

  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等級保護不得低於二級標準,分級保護等級應當與電子檔案最高密級相適應。使用電子政務雲服務的,應當與電子政務雲管理機構明確安全管理責任。

  第六十三條 電子檔案的檔案格式和質量應當符合標準要求,元資料應當齊全完整,滿足長期儲存和同級國家綜合檔案館進館要求。

  第六十四條 機關應當為電子檔案安全儲存配置線上儲存系統。線上儲存系統應當實施容錯技術方案,定期掃描、診斷儲存裝置。

  第六十五條 機關應當制定電子檔案備份方案和策略,採用磁帶、一次性燒錄光碟、硬磁碟等離線儲存介質對電子檔案實行離線備份。具備條件的,應當對電子檔案進行近線備份和容災備份。

  機關應當根據需要制定電子檔案轉換與遷移方案和策略,轉換與遷移活動應當記入電子檔案管理過程元資料。

  第六十六條 機關應當統籌開展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電子檔案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工作,採取有效措施嚴防資訊篡改、丟失、外洩。涉密檔案進行數字化、涉密電子檔案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應當嚴格遵守保密規定。

  第六章 獎勵與處罰

  第六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單獨或聯合有關部門,或由本單位給予表彰獎勵。

  一檔案收集、整理、移交做出顯著成績的;

  二檔案保管、保護和現代化管理做出顯著成績的;

  三檔案利用、開發取得突出效果的;

  四檔案學理論研究、檔案科研做出重要貢獻的;

  五同違反檔案法律、法規的行為作鬥爭,表現突出的;

  六從事專兼職檔案工作滿15年的。

  第六十八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由有關主管部門對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機關未統一管理機關檔案或未按規定形成、收集檔案的;

  二機關未按規定設定檔案工作機構或未指定檔案工作負責部門,未按要求配備專兼職檔案工作人員的;

  三將機關應當歸檔的檔案材料據為己有,拒絕移交機關檔案部門的;

  四檔案管理不符合檔案安全保護要求的;

  五拒不按照國家規定向國家綜合檔案館移交檔案的;

  六明知所儲存的檔案面臨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檔案損失的;檔案工作人員、對檔案工作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

  第七章 附則

  第六十九條 本規定由國家檔案局負責解釋。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界定的社會團體可參照執行。

  第七十條 本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檔案管理制度範文 2

  為進一步加強檔案管理工作,夯實檔案工作基礎,切實提高檔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護和利用檔案,根據《幹部人事檔案工作條例》,現制定管理辦法如下:

  本辦法適用於我縣機關事業單位副科級以下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人員的檔案管理工作,實行單位一把手負責制,選配政治素質好、作風正派的專門工作人員以下簡稱人事幹部負責本單位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接交和利用工作,並保證人員相對穩定。

  檔案工作應遵循五大原則,即黨管幹部、黨管人才,依規依法、全面從嚴,分級負責、集中管理,真實準確、完整規範,方便利用、安全保密。

  各單位人事幹部主要負責本單位檔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移交和保管保密工作,負責本單位檔案的查借閱等檔案利用工作,負責接交的檔案材料真實準確,完整規範,堅決杜絕非專職人員辦理檔案相關事宜。

  一、檔案內容

  檔案材料主要涉及幹部職工工作及學習過程中形成的供組織考察的各類資料,包括十大類:一是履歷類材料,二是自傳和思想類材料,三是考核鑑定,四是學歷學位、職稱、論文、培訓,五是政審、審計類,六是黨、團材料,七是表彰獎勵材料,八是處分材料,九是工資、任免、招工、入伍、考察、職級並行、出國境審批,十是報到派譴證、計生材料。

  二、檔案管理

  檔案管理包括檔案材料的收集、鑑別、整理和接交。

  收集檔案材料時應確保收集材料屬歸檔範圍,確保收集材料填寫規範、真實完整。具體要求:①檔案材料應當為原件;②檔案材料載體使用國際標準A4型長297毫米,寬210毫米公文用紙,用黑色的中性筆填寫或列印;③屬成套材料的,必須頭尾完整。

  經鑑別,符合歸檔範圍的材料自材料形成之日起一個月內按要求履行移交手續送交檔案室。自檔案下發之日起,未及時移交的檔案材料,檔案室不再接收。

  三、檔案利用

  檔案利用主要包括查借閱、複製和摘錄等。嚴禁拍攝影印檔案內容,因工作需要取證的,經審查批准後方可影印。

  查借閱檔案一般要求2名以上共產黨員按程式申請,

  由檔案室根據規定,確定是否提供和提供什麼材料。嚴禁個人查借閱本人及其直系親屬的檔案。檔案一般不外借。確因工作需要外借的,由借閱單位履行審批手續,限期歸還,不得轉借。

  查檔含複製、摘錄程式:查閱單位填寫《查閱檔案審批表》,經單位和主管單位負責人同意後,報檔案室分管領導審批,人事幹部持本人二代身份證及審批後的《查閱檔案審批表》到檔案室辦理。不得憑藉調查證明材料介紹信查檔。

  臨猗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9年7月11日

  檔案管理制度範文3

  近日,國家檔案局局長李明華簽署國家檔案局第十三號令,公佈《機關檔案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規定》的頒佈實施,是國家檔案局在新形勢下推動機關檔案工作的一項重大舉措。《規定》是以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為指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機關檔案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為依據制定的。全文共7章70條,第一章“總則”,明確了《規定》制定的目的和依據,機關檔案定義,機關檔案工作的意義、體制和管理原則;第二章“機構和人員”,明確了機關檔案工作機構、人員的要求,確定了機關檔案工作的基本任務;第三章“基礎設施”,明確了機關應設定的各類檔案用房及基礎設施裝置要求;第四章“管理要求”,明確了機關檔案的門類和管理要求,提出了檔案從形成到移交整個管理流程的各項要求;第五章“資訊化建設”,明確了機關檔案資訊化工作管理要求,對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和電子檔案的管理做出了詳細規定;第六章“獎勵與處罰”,明確了應予獎懲的各類情形;第七章“附則”,對解釋權、施行日期等加以規定。

  《規定》具有3個顯著特點。一是普適性。將適用範圍確定為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可參照執行。《規定》對機關檔案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充分考慮了不同層級機關客觀條件的差異,特別對縣級或檔案形成數量較少的機關明確了基本要求。二是實用性。《規定》梳理借鑑數十個機關檔案工作參照的標準規範,對機關檔案門類劃分,檔案形成收集、整理歸檔、保管保護、鑑定銷燬、開發利用、統計移交等做出詳細規定,具備較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三是創新性。《規定》特別關注近年來機關檔案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了新形勢下機關檔案工作的任務和要求,明確了機關檔案工作監督指導的原則和方式,提出了建立檔案工作協調機制和工作網路,確定了檔案工作各類業務用房需求,加強了機關檔案資訊化工作等,為機關檔案工作轉型升級提供了依據。

  國家檔案局希望各地區各部門認真學習,抓好貫徹落實。國家檔案局將繼續組織宣貫活動,不斷加強監督指導,採取有效措施引導提升各地區各部門機關檔案管理水平。

  檔案管理制度範文4

  為貫徹落實《機關檔案管理規定》,近日,全國人大機關重新修訂了《全國人大機關檔案管理辦法》,並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祕書長、機關黨組書記楊振武批准同意,印發機關各單位、各部門施行。

  《機關檔案管理規定》的頒佈施行是國家檔案局在新形勢下推動機關檔案工作的一項重大舉措,是進一步依法加強機關檔案科學規範管理的一個重要抓手。《機關檔案管理規定》具有很好的普適性、實用性和創新性,為機關檔案工作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依據。全國人大機關以學習貫徹落實《機關檔案管理規定》為契機,深入開展檔案法治宣傳教育,以規範檔案管理工作流程為目標,貫徹落實依法依規治檔的本質要求,將標準化、精細化、流程化作為檔案工作的重要任務,進一步完善檔案管理體制機制。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祕書局高度重視,及時召開座談會組織機關兼職檔案員進行學習討論。檔案處認真學習領會《機關檔案管理規定》,結合全國人大機關檔案工作的實際情況,啟動《全國人大機關檔案管理辦法》的修訂工作。

  在修訂工作中,檔案處堅持加強宣傳、集思廣益,廣泛徵集修訂意見。通過舉辦檔案工作學習班、召開座談會、印發徵求意見稿等形式,使機關32家立檔單位和各單位、各部門兼職檔案員廣泛參與到此次修訂工作中。徵求意見稿經歷了“三上三下”的修改過程,充分吸收了國家檔案局檔案館室業務指導司機關檔案業務指導處的意見。此次修訂工作共對現行辦法進行了42處修改,新增條款15條,對19條條款作出重大調整,保證新修訂的《全國人大機關檔案管理辦法》適應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機關檔案管理工作需要。

  修訂工作同時堅持統籌協調、與時俱進,積極創新機關檔案管理工作體制機制。新修訂的《全國人大機關檔案管理辦法》首次明確了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祕書長牽頭的機關檔案工作協調機制,協調處理全國人大機關檔案工作重大事務和重要事項,要求機關各立檔單位建立以主要負責同志、分管檔案工作領導、專職或兼職檔案員、業務人員組成的4級檔案工作機制,為機關檔案工作的明確責任、分級管理、齊抓共管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按照新時代機關檔案工作資訊化要求,針對全國人大機關數字檔案室建設情況,結合《機關檔案管理規定》的精神,《全國人大機關檔案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了全國人大機關檔案資訊化建設的技術要求和工作部署,保證全國人大機關檔案資訊化建設有規可循、安全規範。

  此次修訂的《全國人大機關檔案管理辦法》完整覆蓋機關檔案收集、整理、保管、鑑定、利用、編研等各個工作環節,明確要求檔案工作與業務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具有較強的規範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對做好新時代全國人大機關檔案工作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