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鵑梅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養殖白鵑梅選用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最佳,保持15~25 ℃的生長溫度,保證每天6小時左右的光照。5天澆透一次水,15天施一次肥。適當的修剪枝條,並及時修剪掉殘花和枝梢,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白鵑梅的養殖方法

  1、沙質土壤

  白鵑梅養殖時要選用肥沃、排水效能好的沙質土壤。可以把園土、細沙、煤渣按照5:3:2的比例搭配製作成混合土壤,為了保證其植株的生長養分,可以在種植前土壤裡先鋪一層底肥。

  2、溫度和光照

  在中,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光照是很重要的。白鵑梅喜涼爽的環境,可以耐寒,溫度保持在15~25 ℃為宜,夏季溫度太高要注意降溫,冬季溫度低於5℃要採取保暖措施。

  白鵑梅喜溫暖光照,在養殖時要保證6小時左右的光照,充足的光照有利於植株生長和花朵數量的增加、開放,但是要注意避免強光直射,以免晒傷。

  3、水肥的管理

  白鵑梅喜歡溼潤的環境,但是避免水分過多造成積水爛根,一般5天澆透一次水即可。夏季溫度高除了必要的水分攝入,還要在植株的葉片上和周圍噴灑水分以增加溼度。

  白鵑梅對於肥料的需求不大,因為種植前土壤已經鋪上底肥,所以後面基本上15天施一次肥就可以了,為了增加花蕾量和促進開花,可以適當加一些磷鉀肥。

  白鵑梅的注意事項

  1、修枝剪葉

  白鵑梅初期生長時,為了促進分枝和調整植株株型,要進行修剪枝葉的工作。另外在日常養護中,枯枝黃葉的修剪整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花期過了也要及時的把殘花和枝梢修剪掉,為下次花期做準備。

  2、病蟲害防治

  白鵑梅主要是有白粉病、褐斑病等病害,發現了立即使用藥物噴灑;蟲害主要是蚜蟲、紅蜘蛛等,發現了要及時用敵百蟲噴殺。放在通風的位置有利於緩解病蟲害的發生。

  3、繁殖方式

  白鵑梅有播種、扦插、壓條三種繁殖方式,一般採用播種的繁殖方式,在秋季9月份左右進行播種工作是最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