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珍珠梅常見問題

  許多盆友喜歡在家中養上幾盆花卉綠植,不僅可以觀賞,還可以淨化空氣,也能點綴家居環境,當然好處是比較多的。但如果養護條件不佳的話,植株也是比較容易感染蟲害的,既破壞植株的正常生長,又影響觀賞,還可能給我們帶來健康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盆栽養殖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一、珍珠梅有蚜蟲怎麼辦?

  珍珠梅是一種非常素雅的植物,但同時正因為此往往能帶給我們的空間帶來小清新感,而且它的觀賞價值也比較高,尤其是在花期,更是令人感到心曠神怡。不過,珍珠梅同樣面臨一個問題,就是環境不佳時仍然比較容易感染病蟲害,尤其以蚜蟲為甚。那麼,珍珠梅有蚜蟲怎麼辦呢?

  蚜蟲通常又被稱為膩蟲、蜜蟲,是目前是全球所公認的破壞力最強的蟲害之一,而且種類繁多,體型大小也不一,在全球分佈也十分廣泛。蚜蟲繁殖迅速,破壞力強,所以一旦發現珍珠梅遭到這種蟲害的侵襲,一定要及時予以清除,否則會嚴重破壞珍珠梅的生長,甚至還可能讓植株掛掉。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如今對付蚜蟲的方法也比較多,既可以用藥物噴殺,又可以使用民間偏方,往往都能收到不錯的效果。對於以觀賞為主的家庭盆栽珍珠梅而言,一般不推薦使用藥物噴殺,畢竟用藥會給我們的生存空間帶來健康危害。通常推薦使用民間偏方來除蟲,而且效果也很好,通常能達到根除目的。

  我們可以使用洗衣粉兌水製成洗衣水溶液,搖勻後噴灑在感染蟲害的地方,一般連續噴灑2-3次即可見效。而且這種方法的取材非常簡單實用,既方便又環保,不會對我們生存的環境帶來不良影響。所以,這種方法非常值得推廣,既安全又顯奇效,完全能應對蚜蟲的破壞。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風油精,按照600-800倍兌水稀釋,搖勻後使用噴霧器將溶液均勻地噴灑在植株上,同樣效果不錯。採用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滅殺蚜蟲,同時對於介殼蟲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通常能將95%以上的蟲害清理掉,而且對植株的生長也不會帶來不良影響,所以同樣值得推廣使用。

  當然,還有其它許多民間偏方都可以對蚜蟲起到不錯的防治作用的,比如使用新鮮辣椒、絲瓜、韭菜、橘子皮、生薑、洋蔥、打算等常見的食材或佐料,只要使用方法得當,往往都能收到奇效。不僅能起到防止蚜蟲的作用,同時也非常環保,對植株也不會構成傷害。

  二、珍珠梅倒盆後葉子蔫了怎麼回事?

  珍珠梅的花期較長,所以一般我們可以有很長一段時間來賞花。同時它的根系也比較發達,具有耐旱耐貧瘠的特點。不過,在盆內養久了,不僅空間會限制其發達的根系的分佈,同時盆內的養分也會越來越稀少,甚至會越來越板結,嚴重影響其根系的生長髮育和汲取能力。

  基於上述原因,所以一般珍珠梅在每養2-3年時間之後就需要定期換盆換土,這樣就可以很好地解決花盆空間不足和盆土的問題,從而為植株的正常生長提供保障。但倒盆也需要掌握方法和技巧,有些盆友就發現珍珠梅倒盆後葉子蔫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珍珠梅在倒盆後,植株會進入一個緩苗的階段,期間由於根系尚未恢復正常的吸收和供應養分和水分的能力,短期內植株是比較容易出現葉子萎蔫、卷葉,甚至是掉葉子的情況的。尤其是在修根不當導致根系大量受損的情況下,這些不良狀況更明顯。

  如果在珍珠梅的緩苗期間,我們提供了適宜的緩苗環境和養護方法,植株仍然長時間無法順利服盆的話,那麼多半是由於根系受損太嚴重導致服盆困難的結果。植株在長時間沒有得到水分的時候,會因脫水而變萎蔫,最後直到枯死。

  當然,也不排除由於我們給珍珠梅倒盆後澆水不當、光照不當所引起的問題。植株緩苗期間是不能頻繁澆水的,畢竟植株尚未服盆,澆再多的水也無法被正常吸收掉,反而容易讓其根系呼吸不暢而受損,從而導致植株出現葉子蔫了的情況。一般緩苗期間只要盆土不是特別乾燥,只需要適當噴灑葉面水以保溼即可。

  不僅如此,如果植株正處於緩苗期間,我們過早地為其提供了強度較大的直射光的話,植株也會因根系無法正常供水而出現脫水變萎蔫,如果不及時改善養護環境,植株也可能因脫水而枯死的。所以,給珍珠梅倒盆後,緩苗的環境非常重要,一般在澆透水之後將其放在陰涼通風的明亮處緩苗,期間注意控制澆水,適當噴水。如果順利的話,一般2周時間之後就能恢復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