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旅遊攻略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位於重慶市涪陵城北長江中,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世界水文資料寶庫”、“水下碑林”,是三峽文物景觀中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
門票:60
1.開放時間:9:00—17:0016:30停止售票,週一閉館
2.特惠政策:A.免費政策:兒童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免票;現役軍人、烈屬、革命傷殘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殘疾人、70週歲以上老年人憑有效證件領取免費票,每日限量200張。
B.優惠政策:學生、60-69週歲老人持相關證件門票費減半。
地址:重慶市涪陵區濱江大道二段185號
具體路線:
1、自駕路線:重慶-內環高速-渝宜高速-長涪高速-涪陵長江大橋-濱江路-白鶴梁水下博物館
2、公交路線:
①涪陵火車站:乘坐101或102到消防隊轉302、303、306、307可直達白鶴梁
②城區:乘坐113、304、305也可直達白鶴梁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旅遊介紹
白鶴梁題刻矗立在重慶涪陵區長江江中心的砂岩天然石樑上。白鶴梁的得名,一說是早年常有白鶴群集樑上;一說是唐朝時朱真人在此修煉得道,乘鶴仙去。
白鶴梁是造山運動時自然形成的,長約1600米,寬約10到15米,東西向延伸,與長江平行。背脊標高約為138米,比當地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至3米,隨著每年枯水期和豐水期的變化,夏隱冬現。樑體分為上、中、下三段,題刻位於中段長約220米、寬約15米的樑體上,迄今發現有題刻約165段,文字約3萬餘字。題刻始於唐廣德元年公元763年,終於1963年。現存最早明確紀年的是北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
樑上的18尾石魚雕刻,記載了1200多年來長江72個枯水年份的水文情況,系統地反映了長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況,為研究長江水文、區域及全球氣候變化的歷史規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佐證。葛洲壩和三峽水利工程的建設都曾經以此為依據,白鶴梁也當之無愧地成為“長江古代水文站”和“世界水文資料的寶庫”。
白鶴梁題刻是世界上已知時間最早、延續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水文題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白鶴梁為“儲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白鶴梁題刻中有一尾標註最早的枯水題刻的石魚,它的眼睛正好是長江中上游的零點水位,比1865年長江上設立的第一根水尺——武漢江漢關水尺的水位觀測記錄,要早1100多年。當地有“石魚出水兆豐年”之說,據稱如果石魚在冬天枯水期露出水面,則第二年必是豐收年。“石魚出水”是當地人期盼豐年的“吉兆”。
歷代文人墨客都喜歡在白鶴梁上題刻,使其成為集文學、書法、繪畫、石刻藝術為一體的“水下碑林”。樑上彙集的300多名文人墨客以8種書體留下的3萬餘字的題刻,具有令人驚歎的藝術價值,其中尤以宋代大文豪、書法家黃庭堅的“元符庚辰涪翁來”題刻最為著名。
重慶市涪陵區博物館館長黃德建說,白鶴梁題刻在科學、歷史和藝術等方面都具有極高的價值,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