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名勝古蹟導遊詞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市,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管轄陸地總面積1104.32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總人口約72萬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
篇1
香港圓玄學院由該院的董事會主席趙鎮東的叔叔趙聿修等人於1946年建立,位於香港新界荃灣三疊潭。因趙鎮東的父親曾在廣東道教羅浮山入道,所以圓玄學院從道脈上來講與羅浮山有聯絡。該院以道、儒、釋三教合一為特色,院名稱“圓玄學”:“圓”意指佛教,“玄”指道教,“學”指儒學。圓玄學院崇奉儒釋道三教聖神,以“弘揚三教、倡行八德”為宗旨,於1956年註冊成為慈善組織,積極推動社會慈善公益及興學育才事業。
圓玄學院為靜修之地,經幾代主席的領導籌劃,道務不斷髮展,院內建設亦日見規模,明性堂、三教牌坊、知止樂閒亭、報本堂、愛日亭、三教大殿、八德碑、龍華樓、藏經閣、元辰殿、雅石館、道德經碑一一落成,廟宇殿堂、寶塔經壇莊嚴巨集偉,亭臺樓閣、圓池花圃清幽古雅,既為善信祭禱祈禳的宗教場所,也是坊眾旅客遊覽的勝地。
1957年,趙聿修道長接任董事會主席。趙道長力倡三教同源,認為“道之大源出於天,天理之賦於人心者為同然之善……明心見性之學,以儒釋道三教感人至深”。1967年,三教大殿開建,1971年建成,殿內供奉釋迦牟尼、老子道君、孔子先師。三教大殿的落成,標誌著圓玄學院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圓玄學院主要建築三教大殿,分上下二層,上層供奉太上道德天尊、大成至聖;先師、釋迦牟尼,下層供奉六十甲子神像。三教大殿前兩側建有鍾;樓、鼓樓,另有關帝殿、呂祖殿及丹房。前有石牌樓,院內還有雕塑、池塘、花園,辦有素食館,設有骨灰堂等,是港九最大的道場之一。圓玄學院為董事會制。圓玄學院不僅建築日趨規模,並在計劃進一步擴建,還建有圖書館,藏有三教經典和有關書籍。1985年12月曾組織召開“道教科儀傳統音樂國際研究會議”。對內地辦學和道教宮觀維修極為支援和關心,並在廣州花縣修建了一座規模巨集大的圓玄福利中心。
圓玄學院內明性堂供奉有關聖帝君、呂祖先師、觀音菩薩、濟聖-濟公,大殿樓下元辰殿供奉鬥姥元君及太歲列聖。每逢諸神誕期,例行朝賀,禮神祈福。殿內香火鼎盛,善眾參神祝祉,消災延壽,絡繹不絕。院內駐有三教經生,專責打齋建醮、壇場道務。院內還設有靈位及骨灰盦堂。他們每年均舉辦上元燈會、盂蘭法會、下元祈福等法會,禮佛薦祖,消災解厄,禱願和平。
圓玄學院以“道化教育”為方針,發揚祖國傳統,致力於樹德之業。自20世紀80年代起,他們先後開辦了3所中學、一所小學、5個幼兒園,為適齡學生及兒童提供完善的教育。並經常與國內及海外同道學者,舉行道教學術、科儀、音樂研討會,又與四川大學合辦“中國道教科技史”研究專案,並資助出版《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等三教書刊,發揚國粹。而院內的藏經閣及雅石館,則蒐集歷代古典經書、藝術文物,以永留史冊。
篇2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位於九龍深水埗東京街41號,館內除了展示李鄭屋漢墓外,旁邊還有兩個展覽廳,介紹漢墓的歷史及展示其出土文物。該墓穴是香港政府於1955年興建李鄭屋邨時發現的,從中共發掘出58件文物。從墓磚銘文的字型、內容,以及出土文物等推斷,墓穴建於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所埋葬的相信是皇室貴胄。李鄭屋漢墓於1988年被列為受保護的法定古蹟。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除展出從漢墓出土的陶器及青銅器外,還設有“李鄭屋漢墓”和“華南漢文化”兩個展覽,通過文字、影象、照片、地圖、錄影和模型等輔助展品,介紹漢墓的地理環境、發現經過和墓室結構。 李鄭屋漢墓是1955年政府在李鄭屋村夷平山坡,興建徙置大廈時發現的。從墓室的形制、墓磚銘紋及出土文物等推斷,該墓應建於東漢時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1988年李鄭屋漢墓被列為法定古蹟,得以永久儲存。為了穩定漢墓內部的溼度和溫度,減緩墓室的損耗,墓室不對外開放,但觀眾可以透過裝嵌在羨道門口的玻璃,窺探古墓的內貌。
歷史
1955年於李鄭屋邨發現的漢墓1955年8月,香港政府為應付市民對公共房屋的需求,計劃在李鄭屋村興建徙置大廈。當建築工人進行夷平山坡時,無意發現了一個東漢墓穴。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林仰山教授Frederick Sequier Drake,1892-1974於是帶領學生前往研究發掘。據當年的老街坊回憶,在漢墓正式出土前,曾有建築工人用外衣包著古物運離現場。參考了林仰山等考古學家評估後,香港市政局加建了鋼筋水泥硬殼,以保護漢墓受風雨侵蝕。漢墓於1957年由香港市政局接管及開放予公眾參觀,墓內的出土文物都陳列在漢墓旁的展覽館內。1988年12月,李鄭屋漢墓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由2005年1月起,為紀念漢墓出土50週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進行一系列的復修工程,包括在墓室頂部加建一個使用鐵氟龍物料製成的天幕,防止雨水造成的滲漏,減低被侵蝕的機會,耗資達100萬港元。墓室過去都沒有采取過任何措施去保護它,在1970年代香港的教科書所見,當時的墓室外圍亦只是一個長滿草的小山坡。直到1990年代後期,前市政局才在外加建保護設施,並在墓內裝設控制溼度的裝置。今日漢墓的墓室並不對外開放,但是市民可以透過墓室門的玻璃,一睹這個建於東漢時期的墓穴。
篇3
沙田馬場Sha Tin Racecourse是香港的第二個賽馬場地,位於新界東部的沙田區火炭東部,是由-興建及管理,於1978年10月7日落成啟用。沙田馬場設有草地、泥地跑道共有兩個,草地跑道全闊30.5米,周長約1900米,容量為85,000人。場地水平世界一流,也是亞洲頂級的賽馬場地。現時每年均舉行多項國際大賽,並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人馬在此互相角逐。
沙田馬場設有兩座看臺,分為會員席及公眾席。會員席招待會員及來賓,公眾席則開放予公眾人士,入場費10港元。看臺設有-大堂,飲食設施等,會員席亦設有會員,馬主廂房等設施。場內設有全世界最闊的彩色大螢幕,長70.4米,面積相等於4,500部架疊起來的52釐米電視機,詳盡顯示每一場賽事的資料及賽果。於看臺側的沙田會所,則為會員提供飲食及康樂設施。馬場其他設施包括馬房、騎師、練馬師及職員宿舍等,另有一座綜合大樓供馬會使用。
馬場交通方便,港鐵東鐵線馬場站設有蓋行人天橋直達沙田馬場看臺,賽馬日亦有各線巴士直達,馬場內亦有地方供給紅色小巴及市區的士停放或載客。
沙田馬場參考世界先進的馬場的設計,跑道屬古典英式的順時針方向,佈局與美國貝蒙園Belmont Park及聖雅尼塔Santa Anita馬場接近,為看臺觀眾提供更廣闊的視野。馬場中央是景色秀麗的彭福公園,為市民提供休憩空間。
歷史
沙田馬場興建前,香港島的跑馬地馬場是香港唯一的馬場。隨著香港賽馬運動平民化,於賽馬日期間經常出現“紅旗”高掛意指“滿座”的情形。1964年,馬會開始考慮增建一個新馬場,以配合賽馬運動的發展。1971年10月,政府原則上批准馬會於沙田興建馬場。工程於1973年12月全面展開。
興建馬場時需要在沙田海進行填海,這是當年香港最龐大的單一填海工程。工程共採土1600萬噸,夷平沙田4個山頭,填出共250英畝土地。填海工程在1974年3月開始,以極快速度進行。在工程高峰期,動用超過700多名工人,以400多輛貨車,不斷將泥頭運到海邊,每7.5至8秒鐘即有一車泥頭倒落沙田海。1976年6月,首座馬房的打樁工程展開。
最終,沙田馬場準時於1978年10月7日正式開幕,是由當時的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主持揭幕及在草地跑道進行剪彩儀式,同日下午舉行首場賽事。馬場初落成時,看臺可容納35,000人。隨著入場人數於1982年-1984年間繼續加長,馬會很快便進行擴建。1985年11月,第二座看臺落成啟用,兩座看臺共可容納85,000人觀賽。馬房容量亦隨著需求不斷增加,至2010年,共有20座馬房,為1260匹馬提供安身之所。馬會亦為提高賽事水平,加建一系列先進設施,包括檢疫馬房、馬醫院、賽事化驗所、河畔操練跑道、奧運馬房、策騎徑等。
近年馬會仍不斷改善沙田馬場的設施,2003年8月31日,世界最闊的高解像彩色大螢幕啟用,2004年11月14日,設有可開合上蓋的新馬匹亮相圈落成,為馬迷提供更方便舒適的環境。2008年北京奧運,香港協辦馬術專案,沙田馬場毗鄰的香港體育學院經改裝,成為主要比賽場地,彭福公園新建策騎徑,又在香港體育學院旁邊新建奧運馬房;奧運聖火亦途經沙田馬場進行傳遞。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