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隨筆

  寫作的目的不應該只是為了發表。當然更不是為了稿費或虛名。它實際上是一個人認識真理之後的獨白。那高中生如何寫這份獨白?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一:終究要長大

  我們總不能流血就喊疼,怕黑就開燈,想念就聯絡,疲憊就放空,終究要長大。———題記

  小時候給顆糖就笑,摔倒了就笑,不在乎旁人的眼光;長大後想哭的時候不能哭,想笑時不該笑,只在乎旁人的眼光,這大概就是長大吧!

  你是否害怕旁人嘲笑的眼光,就如你害怕看到父母失望的眼光一般;父母的期望,自己的墜落旁人的嘲笑,這一切的一切歸功於“長大”這時,你是否又開始害怕長大呢?

  你是否害怕長大後看見父母髮絲中歲月的痕跡;

  你是否害怕長大後失去一腔孤勇只剩下一副軀殼的自己;

  你是否害怕長大後愛上一個最後變得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的人;

  你是否害怕長大後接觸的是一個個帶著面具衝你微笑的人;

  你是否害怕長大後你必須面對現實的自己。

  你終究要嘗試著自己長大,這時你害怕了不想長大,你開始害怕的東西很多很多;但是你要知道在這世界上不只是你自己在長大,在害怕。想到這你還有什麼值得去害怕的?你有什麼資格去害怕?今天的你,你的淚水染溼了枕頭你以為全世界應該為你去傷感,那只是你以為的以為,過了今天地球依然轉,寫字樓、大商場的霓虹燈依舊閃爍。世界離開了你依然是世界,你離開了世界你什麼都不是!

  你只是世界中的一粒小小的塵埃,沒有輕重不足掛齒,你又會有什麼資格不去長大,不要求自己有多高,只要求今天的自己比明天更進步,這也是長大。我彷彿聽到了一個膽怯的聲音“害怕”

  別拿害怕當藉口,你只是在逃避,在為自己推卸責任,你每天抱怨喊累喊疼,要知道旁人最接受不了的就是抱怨,沒有人會愛上你的抱怨,你只能抱怨對自己聽。就這樣,你活在抱怨的世界裡!你有抱怨的時間為何沒有去奮鬥的理由。你又開始為自己找藉口來應付你的失敗,使自己內心得到平衡、自欺欺人好玩麼?你大可以放下一切,不聞不顧、不管不問、慢慢頹廢,你大可以放下一切,讓你漸漸老去的父母養你、為你操碎心。。。。。。。。你甘心嗎?是你自甘墜落、自甘頹廢;你怨這世界,你怨這社會,你甚至怨父母、怨別人,你怎麼不在你自身找答案,嘴上說著堅強,心中卻在逃亡。

  慢慢的我們開始老了,你想到我還沒有去拼搏,還沒有去嘗試,你就已經老了;你開始慌了、後悔了,你想用力抓住時光,越是用力想抓住的越是抓不到,最後終究是場空!這時的你厭了、倦了、你又開始過不去了。累的時候抱抱自己、給自己力量,往往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好的。

  我們都無法避免長大,你要去接受它、直視它、打敗它,你敢麼?我說:“我敢!”

  趁現在我們還年輕,我們多的是機會,為何不去嘗試拼一把,哪怕是失敗的,這樣回憶起,在我們的生命已經接近黃昏時也會就不會遺憾了!

  要記住:活著不是用眼睛博取同情,而是用汗水贏得掌聲!

  篇二:我的淚

  問世間淚為何物,乃人之情感結晶也,你的淚是為何?——題記

  常聽老人言,我幼兒時常因被家人抱來抱去,而哭啼不止,而每哭一次非家人將我放下不在抱我為止。記憶中,每一次哭泣在那模糊的畫面中,總會有一隻木雕的雕,在我視線中晃動。‘“雕雕飛!雕雕飛!……”溫和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漸漸地原本咧著的嘴,慢慢合了起來,接著又再次咧開笑了起來。

  年少時自己經常因為考試考砸或者是因為一道題問了很多遍不解,而招來老爸的教訓,還記得每一次教訓我都是我哭著求饒才肯罷休。

  慢慢的自己長大了,學會在無人的地方偷偷哭泣,沒有人知道你的痛苦,也沒有人知道你為何而哭,昏暗的空間只有你哭泣的聲音在四下徘徊,也曾懷疑過到底為了什麼而哭?有什麼值得去哭?不過是挨一頓揍,不過是委屈了一點,不過是學業上不順心,不過是因為家中環境日漸衰弱。這樣去哭到底為了什麼!

  那些淚水,順著你的眼瞳滑下,劃過臉頰、下巴,最終滴落在地板上。

  像小說情節,主角因為受配角或是女主角的犧牲而落淚,而那些壞人則因受到什麼人什麼事而落淚改邪歸正。

  人們說淚是你成長的象徵,那我只想問到底要落下多少淚才可以徹底成長,到底經歷了什麼才會留下這麼多淚,到底要流多少淚才能將人徹底改變,到底要流多少淚才會使人與這個世界同流合汙?

  問世間淚為何物,乃人之感情結晶也?亦或人之變幻遺骸也,世間變幻莫測,因果不斷,淚由此而生,或贖罪或感動或悲傷……試問:你的淚是為何?

  篇三:感悟自然

  不知從何時起,春遊秋遊的目的地就鎖定了市郊的某一片山水,於是每每總會有那些將手機筆電武裝到牙齒的同伴怨聲載道。同樣不約而同的,每次的動員會上,老師們總免不了那句“放鬆一下,難得有機會親近一下大自然”。

  置身鋼鐵森林的環繞之中,我們被推著跟著生活流向前走,有些渾渾噩噩地度日——也許這樣的生活狀態長久下去,我們某日或許會發現醒來的自己身背堅硬的甲殼,變成那隻《變形記》中外強中乾的甲蟲。

  於是我們難得地走入自然,將種種桎梏拋在身後,全身心地體味感悟蘊藏於大自然的智慧,牢記自己的人生道路究竟緣何出發又將指向何處——最重要的,以無比渺小的我們的目光,去仰視造物主之無盡寶藏。曾經去過海南,印象最深的莫過於蜈支洲島的那一片美不勝收:藍天、碧海、沙灘……也許在這一方天地面前任何語言都未免顯得貧瘠。還有那裡的人們:他們像原著民一樣生活,嘴裡令人感覺異樣地嚼著檳榔,衣著上沾染著像是洗不透的汙濁,黝黑的面容似乎也讓人幾許不快——然而就是這樣一群可以被我們隨心所欲定義為落後不開化的人們,讓這片海域保有著自誕生之日起的蔚藍,令這個算不上與世隔絕的島嶼依舊留存著令我們心馳神往的東西。也許,將恣意染指視作不可觸碰的禁地,從來不是什麼落後。

  也曾到過上海,高樓聳立,燈火輝煌,人類建造者的傑作。可我真正記住的是黃浦江,一條承載了有關這座城市的一切幻想與現實卻混濁得與泥漿無異的河流。我不知道這混濁之上船隻氾濫到以至浮誇的燈火與背景中無不突兀的高塔們是如何讓那麼多人對外灘抱有?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豢擅?吹你褲劍?抑恢?牢?寺襞?幌Ы?約旱納???寸櫛壑?儼穢次?翡隆?ldquo;尋尋覓覓尋不到活著的證據,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跡;驕傲無知的現代人不知道珍惜,那一片被文明糟蹋過的海洋和天地”,沒多少年前,那個“水手”這樣唱著。

  暫住大堡礁,向世界介紹這裡的美麗——曾經這份“世界上最愜意的工作”引來無數豔羨的目光。我在想,也許這工作真正的愜意不僅在於玩樂之間的閒適,更多的,我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自然的懷抱,懷著自然之子的景仰,在遠離人群之中找回自己,在帶著鹹味的空氣中自由地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