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文章

  人生本來就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人生是充滿著哲理的,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_人生哲理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_人生哲理文章:100元怎麼成百萬富翁

  每個月給您100元,能用來做什麼?下一次館子?買一雙皮鞋?100元就花得差不多了吧。您有沒有想過,每月省下這100元,您也有可能成為百萬富翁呢?

  如果每個月定期將100元固定地投資於某個基金即定期定額計劃,那麼,在基金年平均收益率達到15%的情況下,堅持35年後,您所對應獲得的投資收益絕對額就將達到147萬。

  過去,銀行的"零存整取"曾經是普通百姓最青睞的一種儲蓄工具。每個月定期去銀行把自己工資的一部分存起來,過上幾年會發現自己還是小有積蓄。如今,零存整取收益率太低,漸漸失去了吸引力,但是,如果我們把每個月去儲蓄一筆錢的習慣換作投資一筆錢呢?結果會發生驚人的改變!這是什麼緣故?

  由於資金的時間價值以及複利的作用,投資金額的累計效應非常明顯。每月的一筆小額投資,積少成多,小錢也能變大錢。很少有人能夠意識到,習慣的影響力竟如此之大,一個好的習慣,可能帶給您意想不到的驚喜,甚至會改變您的一生。

  更何況,定期投資迴避了入場時點的選擇,對於大多數無法精確掌握進場時點的投資者而言,是一項既簡單而又有效的中長期投資方法。

  _人生哲理文章:倒過來思考

  提起倒過來思考,我就想起宋朝時兩個秀才對吟的詩:

  遠看鐵塔一骨碌,頂上沒有底下粗,要是把它倒過來,底下沒有頂上粗。

  開始聽到這個笑話的時候差點笑岔了氣。依我看,這詩是不怎麼樣,不過它也有兩點好處:第一,它能說實話,雖文采差了點,卻能夠實事求是,不偽不詐,這是很難得的;第二,它帶給了我快樂、舒暢的心情。

  講這個笑話的目的是想給倒過來思考的話題增加一點情趣。倒過來思考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思考方式,它能改變我們傳統的思維習慣,帶給我們有益的人生啟示,舒暢我們的身心。比如以前我們老師已經講過的,面前有半杯水,悲觀的人說:唉,只剩半杯了;樂觀的人不這樣想,他會倒過來思考,說:嚯,還有半杯呢。顯然,我們看到後者更豁達,也活得更快樂。這樣看來,倒過來思考能夠折射或者影響人的生活態度,進而影響你的生活質量。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也講過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說天下有兩種人:一串葡萄到手後,一種人先挑最好的吃;另一種人則相反,把最好的留在最後吃。但這兩種人都不快樂,前者認為他的葡萄越來越差;後者則認為他吃的每一顆都是剩下的葡萄中最壞的。

  我不同意這種觀點,我認為後一種人應該快樂。因為他吃到的越來越好,他應該一刻比一刻活得更有味道。這就好比晉代的畫家顧愷之,顧愷之吃甘蔗的時候,“恆自尾至本”,也就是說總是倒過來吃,從根端開始吃,人們就奇怪了,問他道:你為什麼這樣倒著吃呢?顧愷之挺幽默地說:嘿嘿,這樣吃的話,可以漸入佳境。從差一點的地方開始,慢慢品嚐生活的甘美,看來顧愷之早已領悟出倒過來的好處了。

  人生就好比是一串葡萄,或者是一根甘蔗,如果你先揀好的吃,那就意味著你的日子越來越枯燥,越活越沒甜頭。真正的做法是倒過來,循序漸進,漸入佳境,越來越有滋味。

  當然,我不是強迫誰一定要倒過來思考或做事,而是要提倡一種積極的心態,在有些情況下,我們應該有倒過來思考的意識,趕走生活中的苦悶,讓快樂永駐心間。

  《壇經》上雲:“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惠能滅萬年愚。”倒過來的思路就是明燈一盞,積極的心態就是那大智慧。當我們身處羈絆、心陷囹圄之時,不妨想一下倒過來的鐵塔,想想倒著吃甘蔗的顧愷之,在酣暢的笑聲中,從容地用那大智慧燃亮那明燈,以此驅散黑暗陰霾,導歸幸福的彼岸。

  更大的甜頭在前方呢,讓我們一起漸入佳境吧!

  _人生哲理文章:鑽在狼懷裡取暖的猴子

  2000年9月,武漢森林野生動物園從內蒙古購回一批草原狼,兩隻小狼一時無處可放,一名飼養員突發奇想,竟將狼崽關進了猴子的大籠子裡。狼崽雖然很小,但它畢竟是狼,所以開始的時候,它們那尖牙利齒的樣子,嚇得猴子尖聲叫著爬到籠子頂上躲起來。小狼崽長大一點了,可以衝著猴子耍抖狼氣了,它們跳起來,卻夠不著躲在籠頂上的猴子。兩隻漸漸長大的狼,儘管總在跳,卻一直無法用自己尖利的牙齒咬住猴子。

  聰明的猴子,發現了狼的這個弱點,就開始向狼發起進攻。它們一有機會,就猛地跳下來,對著狼身上咬兩口,咬完就縱身一跳,跳到籠頂上躲起來。如此多次反覆,見狼無計可施,猴子的膽子也就壯起來。它們弄得兩隻狼覺不敢安心睡,食也不能安心吃,萬般無奈,兩隻狼只好向兩隻猴子“俯首稱臣”。

  從此,遊客給的食物,狼休想得到;猴子心情煩躁的時候,就拿狼出氣;更有意思的是,到天冷了,猴子還要睡在狼的懷裡取暖。狼稍有不從,便會遭到猴子的毒打……有隻狼的耳朵都被揪裂了。

  從猴子怕狼到狼怕猴子,這其中的“祕密”,只在於猴子發現了狼的弱點,並且避開了自己的弱點,狼改不掉自己的弱點,便只好在猴子面前變得跟小綿羊一樣逆來順受,軟弱可欺,以至於一開始怕它的猴子,竟然敢在天冷的時候鑽到它懷裡取暖。

  許多人,最後之所以敗在自己的對手面前,就是因為他們拿自己的弱點沒有辦法。

  一旦拿自己的弱點沒有辦法,所有的優勢就不復存在。可以說,真正的強者,必須善於在特定的環境下,及時克服自身的弱點,同時能及時發現對方的弱點。

  
_人生哲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