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禮儀的意義和來源

  隨著對外交往的發展,人們出席涉外宴會的機會越來越多,出席涉外宴會的意義也遠不是吃一頓飯。它涉及外交、文化、習俗、禮儀等許多方面,特別吃西餐時有很多講究,與中餐大相徑庭。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

  宴會禮儀的意義

  隨著對外交往的發展,人們出席涉外宴會的機會越來越多,出席涉外宴會的意義也遠不是吃一頓飯。它涉及外交、文化、習俗、禮儀等許多方面,特別吃西餐時有很多講究,與中餐大相徑庭。我們應該適應這種形勢發展與用餐方式的變化,掌握必要的禮儀要求,做得得體、大方,不要鬧出笑話。

  宴會是國際國內社會交往中一種通行的較高層次的禮儀形式。一般把政府機關、社會團體舉辦的有一定規模的酒宴,稱為宴會;私人舉辦的規模較小的稱為筵席。

  宴會常用於慶祝節日、紀念日,表示祝賀、迎送貴賓等事項。宴會的場面一般比較龐大、隆重,能使人得到一種禮遇上的滿足。不同的宴會有著不同的作用,概括地說,宴會可以表示祝賀、感謝、歡迎、歡送等友好情感,通過宴會,可以協調關係,聯絡感情,消除隔閡,增進友誼,加強團結,求得支援,有利於合作等。

  宴會種類複雜,名目繁多。

  按規格分:有國宴、正式宴、便宴、家宴;

  按餐型分:有中餐宴會、西餐宴會、中西合餐宴會;

  按用途分:有歡迎宴會、答謝宴會、國慶宴會、告別宴會、招待宴會;

  按時間分:有早宴、午宴和晚宴;

  其他如雞尾酒會、冷餐會、茶會都可列為宴會。

  宴會禮儀的來源

  宴會禮儀它很有特點,據我所知,宴會禮儀主要來自兩大內容,第一,來自習俗。我們曾經說了,禮出於俗,俗化為禮,禮儀是來自習俗的,其實社交禮儀很大一塊內容來自宴會。你回想一下你的人生經驗,你認識了好朋友,你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人際關係,往往是在家庭聚會中,平常交往應酬中,吃飯的時候認識的密切的。那麼很多宴會的禮儀它來自習俗,譬如我們北京地區北方地區家裡來了客人筷子、碗碟擺放都有講究,比如筷子在筷子託、筷子架要豎放的話,這樣豎放說明這個吃飯正在進行。

  但是你注意了嗎?我們這兒有些老同志,老同志都有這個經驗的,一般的情況下筷子不橫放的,筷子橫放就是逐客之嫌,什麼意思?你把筷子在碗上或者碟上一橫放就等於告訴客人,打住,該散了。人家吃得高高興興,有人話多他不想走,想說醉話,你不好驅逐他,筷子一橫放就是走人的意思。它其實來自習俗,比如我們到南方地區去,剛才講的是北方的習俗,你到南方地區是吃魚,吃魚,你這個魚上面吃完了下半面就不能叫翻過來,叫正過來,因為這個船家有忌諱,翻船不吉利,它是來自一個習俗。所以我們一般不說把這魚翻過來,我們拿筷子把它正過來,但是你要不是船家,你一般旱地上的,山上的人很少講這個事,所以禮出於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