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中秋節習俗
中秋節的習俗各地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細微的差別。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祭月
老合肥人在中秋節晚上不僅賞月,家庭裡的女性還要祭月。成年男性不可以參加這項活動,因為月亮裡住的是嫦娥,是女性祭祀的物件,要對著月亮燒香、磕頭,小男孩可以跟著母親、姐姐、嫂子參與。
摸秋
中秋節,可以隨意到別人家田地裡“偷”點瓜果生吃,不僅不會被罵,被“偷”東西的人家反而很高興,這就是“摸秋”,被“偷”的東西越多,就意味著上天賜予的福氣越多。
“摸秋”對新婚夫妻來說還有另外一重意思,盼望生兒育女的夫妻,設香為供,攜手拜月,閉著眼睛在籬笆下摸索。摸到南瓜,便預兆生男孩,因南與男同音;摸到峨眉豆扁豆,便預兆生女孩。
玩火把
中秋節還有一項必不可少的集體活動——玩火把。全家把酒賞月之後,幾個村子的人聚在田間地頭,高高舉起燃燒的火把,一邊疾走一邊喊口號,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要參加這項活動,具有驅邪驅怪、慶祝豐收之意。
磨百刀
中秋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磨菜刀。相傳元朝初年,統治者懼怕民眾反抗,對其他民族實施殘酷的鎮壓政策,就連菜刀也要一百口人才允許使用一把,故稱“百刀”。人民忍無可忍,趁八月十五中秋節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裡面放一個蠟丸,蠟丸中裹著紙條,紙條上寫著八月十五起兵反抗元朝統治。為了多殺元朝統治者,家家戶戶在起兵前把菜刀磨得鋒利無比,這就是“磨百刀”的由來。
合肥中秋食俗
鴨子
和“磨百刀”相關的還有殺鴨子。傳說元朝末年,統治者規定每十戶漢人供養一名“韃子”,近百人用一把菜刀。平時,菜刀要用鐵鏈鎖在井壇上。當時漢人為了發起統一暴動,利用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將“八月十五殺韃子”的信條夾在月餅中,提前分發到全國各地,並在中秋節這天發動起義,一舉推翻殘暴的元朝。合肥人為了紀念此舉,便在中秋節殺鴨子,音似“殺韃子”。鴨子燒板栗,是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吃藕
相傳,包公晚年,宋仁宗封賞功臣,因包公為國操勞一生,為官清廉,欲將半個廬州合肥古稱賜封給他。但包公認為自己為官二十多年,不佔民財,兩袖清風,如今已是暮年,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後代能自食其力,於是,謝絕賞封,但是畢竟聖意難違,深思熟慮後,只要了一段護城河,就是今天的包河。有一年,廬州大旱,包河周邊的樹皮草根都被吃光了,飢餓的災民自然很想吃這包河裡的藕。當時包公就親筆寫下“河藕能吃不能賣,願者挖藕度荒年”的告示叫家人貼到街上,百姓聽說後,紛紛下河挖藕充飢,度過了難關。後來百姓們感謝包公的恩德,不願意將藕挖盡,特意留下許多藕根,讓其能繁衍至今,但包河裡的藕和一般的藕不一樣,人們常說藕斷絲連,包河的藕不僅鮮嫩可口,而且每個藕都有七個孔,斷而無絲,被人們譽為無絲藕,象徵著包公的無私精神,而且合肥還留下一句歇後語“包河藕——無絲私”。這裡的絲具有了雙重含義,除了藕絲的含義外,另一個就是借絲的讀音表達的是公正無私的私了。此外合肥人吃無絲藕,還離不了冰糖,以表示“冰心無私”的風範長存。
如今在合肥包公祠兩側、浮莊周圍和九獅廣場南面的包河上栽植的幾十畝荷花,盛夏期間一派荷葉田田,隨風搖曳的荷葉翩翩起舞,荷花怒放,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包河的藕無絲”不再只是一個傳說和一段佳話了。
合肥中秋節好去處
1、包公園
包公園前身是包河公園,位於合肥老一環南環外,包河區蕪湖路。園區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等景點組成。全園以最權威、最翔實的歷史資料陳列、文物展示和蠟像向世人展現這位生於斯、長於斯、坐鎮開封府的宋代重臣包拯的愛民如子、清正廉明、不畏權貴、執法不阿、鐵面無私的人格魅力。
為紀念包公千年誕辰,在包河公園原有的基礎上重新規劃建設了包公文化園,簡稱“包公園”,除包公祠、包公墓外,還新建了清風閣、包公紀念館、功德廣場、水面噴泉等。整個風景區莊嚴肅穆,環境優美;湖面波光漣漪,遊艇盪漾;兩岸垂柳婆娑,嘉木蔥蘢,是人們拜謁先賢、觀賞遊覽的好去處。
2、肥西三河古鎮
三河鎮位於合肥市肥西縣,距離合肥市區30多公里,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條河流貫穿其間而得名,踞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小鎮已具雛形。歷史上此地曾發生過吳楚之戰,1858年,太平軍也在此發生過激戰,由此留下眾多歷史遺蹟,如城牆、天王府四合院等。
3、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園
中國合肥非物質文化遺產園不僅是旅遊的天堂,也是彰顯多元文化魅力的舞臺和傳承文化精華的經脈,非遺園按照歷史和形態將文化加以分類,設定了楚漢文化園、千年文房四寶園、佛藝園、大自然玩樂園、中華物產園等子園區,豐富的業態讓每個人都可以在非遺園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樂園,讓每個遊客都可以感慨不虛此行,受益匪淺。此外,非遺園還將打造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在有趣的活動中實現寓教於樂與文化傳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