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秋節的手抄報怎麼畫

  中國的中秋節統合了神話、傳說和民間習俗等要素經過多個朝代逐漸發展形成,而且賞月、祭月等習俗都呈現了由朝廷、貴族向普通大眾普及的過程,這也是中秋節在民間迅速流傳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做中秋節手抄報讓你更瞭解中秋節。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中秋節的手抄報怎麼畫,希望大家喜歡。

  中秋節的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

  中秋節的手抄報參考圖1

  中秋節的手抄報參考圖2

  中秋節的手抄報參考圖3

  中秋節的手抄報參考圖4

  中秋節的手抄報參考圖5

  中秋節的手抄報參考圖6

  中秋節的手抄報的資料:中秋習俗

  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樹於瓦簷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玩兔兒爺

  近人金易、沈義羚所著的《宮女談往錄》中,記述了一位叫榮兒的宮女講述的故事。當時正是八國聯軍進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后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這位太后慌亂之中亦未忘舊禮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貢院中舉行了祭月之禮。故事說,"晚飯後按著宮裡的習慣,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陰君'。這大概是沿著東北的習慣'男不拜兔,女不祭灶'罷,'太陰君'是由每家的主婦來祭的。在庭院的東南角上,擺上供桌,請出神碼來一張紙上印一個大兔子在月宮裡搗藥,插在香壇裡。香壇是一個方鬥,晉北的鬥不是圓的,是方的。街上有時偶然聽到晉北人唱'圓不過月亮方不過鬥,甜不過尕妹妹的溫柔。'可見,晉北的鬥全是方的了。鬥裡盛滿新高粱,鬥口糊上黃紙,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盤月餅,月餅疊起來有半尺高。另外,中間一個大木盤,放著直徑有一尺長的圓月餅,這是專給祭兔時做的。還有兩枝新毛豆角。四碗清茶,是把茶葉放在碗裡用涼水衝一下。就這樣,由皇后帶著妃子、格格和我們大家行完禮,就算禮成。我們都是逃跑在外的,非常迷信,唯恐有一點禮儀不周,得罪了神鬼,給自己降下災難。所以一有給神鬼磕頭的機會,都是爭著參加,沒有一個人敢拉後的!我和娟子是替換著來磕的頭。"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宮廷中祭拜月兔的規矩,雖說是在逃難之中,香壇只好用晉北的方鬥來替代,但從心理角度說,因為在難中,所以對神則更為敬畏而虔誠。從這個故事看,清代宮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的。然而民間則不同,百姓們稱它為玉兔兒爺,這種稱呼雖不如稱太陰君嚴肅莊重,但卻顯得更為親切。而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實是莊重不足而遊戲有餘,儘管略顯得對神不大尊敬,但卻反映了民間敬神心理的異化。中秋自從由祭月的禮俗轉化成民間節日後就淡化了禮俗色彩,而遊賞性質越來越突出,玩兔兒爺的風俗,可以說是這一現象的有力佐證。

  中秋節的手抄報的內容:中秋節的古詩

  《中秋登樓望月》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夜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手抄報的資料:我家的中秋節

  今天中午,我們一家人一起吃著大餐,共度中秋佳節。我要求我們一家人講一講他們小時候中秋節是怎麼過的。

  姥姥說,她小時候中秋節過得很簡單,我姥姥的爸爸是一位醫生,中秋節時,有很多病人拿著月餅來看望他,但是很多家都買不起月餅吃,我姥姥的爸爸每當中秋節時,就把別人送的月餅乘到一個大籃子裡,提著籃子,挨家挨戶的發月餅吃。那時的月餅只有五仁餡兒的,又大又硬,咬都咬不動,但是那是姥姥都認為那是最好吃的東西。

  姥爺爺說,小時候要吃一塊兒月餅很難很難,幾個月餅分下來,一人只能吃到一小塊兒月餅,分到手裡的月餅捨不得吃,只能一會兒聞聞月餅的味道,最讓我想笑的的是我姥爺和我姥姥剛認識的時候,我姥姥在八月十五去我姥爺家裡時,我姥爺就拿出僅有的一小條月餅來迎接姥姥,還說:“甜著呢,快吃吧。”我姥姥最終還是沒吃,讓給了姥爺,姥爺今天說起這事,也臉紅了。

  接著,媽媽也發言了。她說,小時候姥爺已經是一名工人了,每到中秋節,就從廠裡買回十幾塊月餅,一家人團團圓圓,並且我姥爺還會帶回一些蘋果啊,石榴啊,鴨梨啊來歡度中秋,在中秋節那天,還能吃上一頓香噴噴的肉了。

  聽了姥姥、姥爺和媽媽的話,我不禁感慨萬千,我們的生活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就說月餅吧,每逢中秋節,爸爸媽媽都會發一盒非常漂亮的月餅,每盒月餅都有十幾塊兒,每個月餅的配料都不同,有紅紅的豆沙,有黃黃的蓮蓉,等等,色香味都非常誘人,每年的月餅我們都吃不完,放在冰箱裡一直能放到春節,在中秋之節,我們還等吃到各種水果,如金黃的香蕉,晶瑩的葡萄等等,比比他們,我們真是幸福了。

  最讓我深思的一句話是爺爺說:“我們一年只能吃一頓肉,一頓白饃,到媽媽的時候,一個月就能吃一頓肉,然而,到你們現在時,幾乎是頓頓吃肉,這還不算,還能去吃肯德基,炸牛排,我小時候和你們根本沒法比。”

  我真心祝願我們的祖國越來越繁榮富強,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