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的家庭急救方法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指區域性腦組織因血液迴圈障礙,缺血、缺氧而發生的軟化壞死。那麼發生腦梗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實施急救呢?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參考。

  

  1病人應平臥休息,給予營養豐富、多維生素及易消化食物飲食。

  2嘔吐時,應將口腔內容物及時清除。

  3保護癱瘓肢體,避免擦傷。

  4多翻身和肢體早期作被動運動,以防肌攣縮和恢復肌力。

  5儘早送往醫院治療。

  腦梗的病因

  腦梗死主要是由於供應腦部血液的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導致局灶性急性腦供血不足而發病;也有因異常物體固體、液體、氣體沿血液迴圈進入腦動脈或供應腦血液迴圈的頸部動脈,造成血流阻斷或血流量驟減而產生相應支配區域腦組織軟化壞死者。前者稱為動脈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腦梗死,佔本病的40%~60%,後者稱為腦栓塞佔本病的15%~20%。此外,尚有一種腔隙性腦梗死,系高血壓小動脈硬化引起的腦部動脈深穿支閉塞形成的微梗死,也有人認為少數病例可由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崩解導致的微栓塞引起,由於CT和MRI的普及應用,有人統計其發病率相當高,佔腦梗死的20%~30%。腦梗死是腦血管病中最常見者,約佔75%,病死率平均10%~15%,致殘率極高,且極易復發,複發性中風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

  腦梗的臨床表現

  1.主要臨床症狀

  腦梗死的臨床症狀複雜,它與腦損害的部位、腦缺血性血管大小缺血的嚴重程度、發病前有無其他疾病以及有無合併其他重要臟器疾病等有關,輕者可以完全沒有症狀,即無症狀性腦梗死;也可以表現為反覆發作的肢體癱瘓或眩暈,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重者不僅可以有肢體癱瘓甚至可以急性昏迷死亡如病變影響大腦皮質在腦血管病急性期可表現為出現癲癇發作,以病後1天內發生率最高,而以癲癇為首發的腦血管病則少見常見的症狀有:

  1主觀症狀頭痛頭昏頭暈眩暈噁心嘔吐、運動性和或感覺性失語甚至昏迷。

  2腦神經症狀雙眼向病灶側凝視中樞性面癱及舌癱、假性延髓性麻痺如飲水嗆咳和吞嚥困難。

  3軀體症狀肢體偏癱或輕度偏癱、偏身感覺減退、步態不穩、肢體無力、大小便失禁等。

  2.腦梗死部位臨床分類

  腦梗死的梗死麵積以腔隙性梗死最多,臨床表現為:亞急性起病、頭昏、頭暈步態不穩、肢體無力少數有飲水嗆咳,吞嚥困難也可有偏癱偏身感覺減退,部分患者沒有定位體徵。

  中等面積梗死以基底核區側腦室體旁丘腦、雙側額葉、顳葉區發病多見臨床表現為:突發性頭痛、眩暈、頻繁噁心嘔吐、神志清楚,偏身癱瘓或偏身感覺障礙、偏盲中樞性面癱及舌癱假性延髓性麻痺失語等。

  大面積梗死患者起病急驟,臨床表現危重可以有偏癱偏身感覺減退甚至四肢癱、腦疝、昏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