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安全知識教育
遇到火災我們應該怎麼做,分秒必爭,必須要沉穩冷靜不出差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資料,希望對大家有用!
關於防火安全的文章
防火勝於救災
每年的11月9日為全國的消防日,上星期三,學校為讓我們提高防火的防範意識,特別舉行了防火疏散演練和滅火演練。
“當!當!當!當!”一陣響亮急促的警報聲響起,我們在諸多老師的帶領下,低著頭,捂住鼻子,有序的跑到校園,僅用了1分52秒的時間就撤離了“危險的教學樓”。隨後,我們一對對的參加觸目驚心的滅火演練。
來到操場,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興奮討論著,三——六年級的同學們圍站在舊掃把堆旁四五米的地方,靜觀其變。不一會兒,掃把堆變成了火堆,熊熊大火直插雲霄,一絲灼熱的氣流撲向我們的臉龐,火辣辣的,讓我真正體會到了火災來臨時的危險感覺。天空中升起濃厚嗆人的白煙,薰得我睜不開眼睛。火苗“噼裡啪啦”的響著,一聲令下,我拿著手中沉甸甸的滅火器衝向火堆旁,拉開拉環後,一股股白粉就像一條條白龍撲向火堆中,刺鼻的氣味瀰漫了整個操場。
熊熊大火已被控制,只剩下零零星星殘存的小火苗。火勢逐漸減小,火堆旁白茫茫的白粉清晰可見,這次的演練讓我真正當了一次小消防員,感受了火光沖天、熱浪襲人的感覺,深入理解了火災的危險、可怕、無情。更讓我懂得:
隱患險於明火,防火勝於救災的道理。珍愛生命,遠離火災,遠離火災,人人有責!
如何應付火場自救與逃生
火災,具有極大的破壞性與危害性,它不但會使人民群眾辛勤創造的勞動果實付之一炬,而且還會奪去人們寶貴的生命。因此,大家都應該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識,增強自救意識,以防萬一。
瞭解了在這場火災中被困人員的處理方式之後,大家應該意識到,一場火災降臨,能否成為倖存者,固然與火勢的大小、起火時間、樓層高度和建築物內有無報警、排煙、滅火設施等因素有關,然而主要還是與被困者的自救能力以及是否懂得逃生的步驟和方法等因素有密切關係。在實施自救行動之前,一定要強制自己保持頭腦冷靜,根據周圍環境和各種條件,選擇自救方式。
一、自救的基本方法
火災發生時,被困人員應該沉著鎮靜,設法採取一些措施進行自救。
1、火災初起時,除立即報警外,應設法逃生。在逃生過程中,要分秒必爭,不要浪費時間去穿衣戴帽,或者去尋找貴重的物品,當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地搶救物品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來不及搶救,應當儘快地逃生,不要因為尋找物品而受到傷亡,特別是當跑到室外以後又因牽掛室內的貴重物品,重返火場,這樣就有出不來的危險。火場中因貪財而喪命者是不乏其例的。
2、對初期火災的處理。
1初起火一般很小,居住者不要只顧自行滅火,而要迅速報警,不要因為報警遲而釀成生重大火災。
2人員不論是位於起火還是非起火房間,逃至室外後,要做到隨手關門,這樣可控制火勢的發展,延長逃生的允許時間。
二、火災逃生的首要條件
熟悉所處環境,是在火災緊急情況下安全逃生的首要條件。
對於我們經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築物,事先可制定較為詳細的逃生計劃,以及進行必要的逃生訓練和演練。必要時可把確定的逃生出口如門窗、陽臺、室外樓梯、安全出口、樓梯間等和路線繪製在圖上,並貼在明顯的位臵上,以便平時大家熟悉和在發生火災時按圖上的逃生方法、路線和出口順利逃出危險地區。
當人們走進商場或到影劇院、歌舞廳、娛樂廳等不熟悉的環境時,應留心看一看太平門、樓梯、安全出口的位臵,以及滅火器、消火栓、報警器的位臵,以便臨警時能及時逃
出險區或將初期火災及時撲滅,並在被圍困的情況下及時向外面報警求救。
三、教教你--如何選擇逃生方式
一選擇逃生方法逃生的方法有多種多樣。
由於火場上的火勢大小,被圍困的人員所處位臵和使用的救生器材不同,所採取的逃生方法也不一樣。一旦在火場上發現或意識到自己可能被煙火圍困,生命受到威脅時,要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以便採取相應的逃生措施和方法,切不可延誤逃生良機。根據火勢情況,優先選擇最簡便、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設施。
1、當夜間你發覺有煙時,要翻身下床,朝門口爬去。即使站起來受得了,也應極力避免。因為1.5m以上的空氣裡,早已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千萬不要站立開門。
2、如樓房著火時,首先要選擇的是逃出火場,因此逃生時要選擇下樓的樓梯。對於下樓的樓梯,首先選擇安全疏散樓梯、室外疏散樓梯、普通樓梯間等。尤其是防煙樓梯間、室外疏散樓梯更安全可靠,在火災逃生時,應充分利用。但火場上不得乘坐普通電梯,電梯井直通大樓各層,煙熱火很容易湧入,在熱的作用下會造成電梯失控或變形,煙與火的毒性或燻烤可危及人的生命,所以火災時千萬不要乘坐電梯。當您身處房間,開啟門、窗時,必須先摸摸門、窗是否發熱。如果發熱,就不能開啟,應選擇其他出口;如果不熱,也只能小慢慢開啟,並迅速撤出,然後將門立即關好。
3、當經常使用的通道被煙火封鎖後,應該先向遠離煙火的方向疏散,然後再向靠近出口和地面的方向疏散。向遠離煙火的方向疏散時,應以水平疏散為主,儘量避免向樓上疏散。同時,一旦到達一個較為安全的地方,決不要停留在原地,應迅速採取措施,利用一切逃生手段,向靠近地面的方向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