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安全知識講座文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小隱患易釀大禍。大家瞭解哪些防火安全知識呢?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防火安全知識講座內容,歡迎大家閱讀與瞭解。

  防火安全知識講座篇一

  十二月初我校邀請了消-防-隊的的張教官進了消防安全知識講座,下面是具體內容。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火。火,在我們看來是無所不能。在古代,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在與自然界的種種災難進行抗爭,發現並使用了火。在現代,人們利用火來燃燒加工食物,通過火使火箭上天.. 我們很難想象沒有火的日子,但是每年因為火災而造成的損失數以萬計,同時也使許多家庭失去了親人。

  2015年11月14日,上海商學院,該校宿舍樓602室突發火災, 4名女生慌不擇路,墜樓身亡。她們中年齡最小的才19歲,她們夜裡使用“熱得快”時,趕上學校統一拉閘斷電,她們忘記將熱得快插頭從電源中拔出,第二天早晨校方恢復供電時,“熱得快”乾燒,導致失火。我給大家舉的是實實在在的案例,主要是為了讓同學們引起重視。

  一、消防基礎知識

  消防安全十分重要,消防工作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火災的預防;二是撲救火災。方針: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火災事故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火災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電氣、違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菸、自燃、雷擊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風災等引起。

  二、預防火災應該注意什麼?

  預防火災的措施很多,同學們首先要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l.不玩火。有的同學對火感到新奇,常常做玩火的遊戲,這是十分危險的。玩火時,一旦火勢蔓延或者留下未熄滅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

  2.不吸菸。吸菸危害身體健康,又容易誘發火災。

  3.愛護消防設施。為了預防火災,防止火災事故,居民樓、公共場所都設定了消防栓、滅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設施,還留有供火災發生時人員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覺愛護消防設施,保證安全通道的暢通。

  三、在家中如何注意防火?

  家庭中的火災常由用火不慎和使用電器不當引起,同學們要注意:

  l.使用火爐取暖,火爐的安置應與易燃的木質傢俱等保持安全距離,在農村,則要遠離柴草。

  2.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長時間離開。

  3.火爐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4.生火時,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燒發生火災。

  5.掏出的未熄滅的爐灰、煤渣要倒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引起別的物體燃燒起火。

  6.使用家用電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亂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效能下降,引發火災。

  7.使用發熱的電器如電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

  8.電器使用完畢或人離開時,要及時關閉電源,以防電器過熱而發生危險。

  9.使用煤氣器具要防止煤氣洩露,使用完畢應關閉氣源。

  10.煤氣罐應遠離火源使用;要定期檢查,確保煤氣設施及用具完好。

  四、學校如何注意防火?

  在學校裡也有防火安全問題,主要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l.不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進人校園,也不帶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進入校園。

  2.實驗課需要使用酒精燈和一些易燃的化學藥品時,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並且嚴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時刻小心謹慎,嚴防發生用火危險。

  3.不隨意焚燒廢紙等。

  4.打掃衛生時,要將枯枝落葉等垃圾作深埋處理或送往垃圾站場,不要採取點火燒掉的辦法。

  五、發生火災應如何報警?

  如果發現火災發生,最重要的是報警,這樣才能及時撲救,控制火勢,減輕火災造成損失。

  1.火警電話的號碼是119。這個號碼應當牢記,在全國任何地區,向公安消防部門報告火警的電話號碼都是一樣的。

  2.發現火災,可以打電話直接報警。家中沒有電話的,要儘快使用鄰居、電話亭或者附近單位的電話報警。

  3.報火警時,要向消防部門講清著火的單位或地點,講清所處的區縣、街道、衚衕、門牌號碼或鄉村地址,還要講清是什麼物品著火,火勢怎樣。

  4.報警以後,最好安排人員到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車,指引通往火場的道路。

  5.不能隨意撥打火警電話,假報火警是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

  6.在沒有電話的情況下,應大聲呼喊或採取其他方法引起鄰居、行人注意,協助滅火或報警。

  六、對輕微的火情怎樣緊急應付?

  形成火災的,應及時報警。對突然發生的比較輕微的火情,同學們也應掌握簡便易行的,應付緊急情況的方法。

  1.水是最常用的滅火劑,木頭、紙張、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撲滅。

  2.用土、沙子、浸溼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蓋在起火處,可以有效地滅火。

  3.用掃帚、拖把等撲打,也能撲滅小火。

  4.油類、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撲救,可用沙土或浸溼的棉被迅速覆蓋。

  5.煤氣起火,可用溼毛巾蓋住火點,迅速切斷氣源。

  6.電器起火,不可用水撲救,也不可用潮溼的物品捂蓋。水是導體,這樣做會發生觸電。正確的方法是首先切斷電源,然後再滅火。

  7.使用簡易乾粉滅火器

  防火安全知識講座篇二

  各位老師、同學們:

  今天我們走進校園開展消防安全活動,重點圍繞校園消防安全、自身防範等方面進行一些知識宣講,希望同學們認真聽講,這些知識會給大家在校園、在家庭甚至走上社會帶來幫助。

  我們首先認識一下119以及119消防日,大家先有一個概念

  同學們知道11月9日是什麼日子嗎?那就是消防日。那麼消防日怎麼由來的呢?說起把11月9日定為消防日的由來,還是與火警電話號碼119分不開的。因為11月9日的簡化寫法是“11和9”,同火災報警電話號碼“119”極為相似。確定11月9日為消防活動日,可以加深人們對“119”火災報警電話號碼的記憶。從11月9日以後,我國大部分地區便開始進入冬季,冬季是火災多發季節。因此,從這一天起開始開展防火宣傳與檢查,大力宣傳119,使119深入人心。我國的火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這就是報警早,損失小,傷亡少。因此,萬一發生火災時,及時報警求救是最要緊的。

  我國統一規定火災報警電話號碼為119,始於1982年。這是吸取國際上發達國家的有關經驗。我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從1950年就開始採用119為火災報警電話號碼,我國寶島臺灣火災報警電話號碼也是119,始於1970年。

  消防日為什麼選擇11和9?

  冬季風乾物燥,火災多發。為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識,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在一些省市進行“119”消防活動的基礎上,於1992年發起,將每年的11月9日定為全國“消防日”,而11月9日的月日數恰好與火警電話號碼119相同,既是對消防工作的警示,也是對火警電話的宣傳了。

  公安消防部門每年都會開展119消防日宣傳活動,今年作為第18個消防日,我省今年的活動主題叫“消防365 平安伴你行——橙色祝福”,為什麼叫橙色祝福,就是消防員有一套服裝非常像橙子的顏色,“5•12”大地震大家都知道,同學們或多或少從電視上看到一些穿橙色服裝的消防員,由於消防部門擁有先進裝備的特殊性,給大地震救援帶來了方便,沒有裝備單靠自己的雙手救援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有些大件物質人是抬不動的、搬也搬不開的,所以在“5•12”大地震中,消防員藉助先進裝置救援還是給災區人民及全國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當然,隨著119宣傳的深入,不光在11月9日開展消防日宣傳活動,現在有的地方還開展消防周活動,有的地方乾脆開展11月份消防月活動,這些都是對119消防日的延伸。

  上面我們談的都是話外題,今天我們走進校園重點還是圍繞學校、圍繞學生宣傳一些消防安全知識。

  一我們先談一下校園火災的特點及型別

  1、校園為什麼易發生火災

  學校歷來是政府和消防部門高度重視的防火重點單位,不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都存在較大的火災危險性。就習慣性違規違章行為,我們舉個簡單的事例說明?如想看一看油箱裡是否有油,即劃一根火柴照明,結果引燃了油箱中的汽油從而發生火災。根源在於此人習慣性想到火柴可以照明,而恰恰忽視了明火可導致易燃物著火。再如一名焊工焊接金屬空桶,卻發生了著火爆炸事故,原因在於他忽視了這隻空桶曾經盛裝過易燃易爆物品,正是桶內的殘留物品引起了火災。其它像躺在床上抽菸、亂扔菸頭、在火源附近堆放可燃物品、不分場所燃放煙花爆竹、穿化纖衣物進入防靜電場所等等,多帶有習慣性,且較為普遍。這種習慣性行為看似小事,卻往往是釀成重大火災事故的根源。另外學校實驗室及實驗多,各類易燃易爆物品多,用火用電等等都可能成為火災的成因。

  2、火災的特點

  具有火災事故突發、起火原因複雜的特點。學校裝置、物資儲存較為分散,生產、生活火源多,用電量大,可燃物特別是易燃物種類繁多。造成起火,有人為的原因,也有自然的作用,任何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火災。發生部位多發生在實驗室、倉庫、圖書館、學生宿舍等部位。

  3、校園常見的火災型別

  生活火災。一般是指炊事用火、取暖用火、照明用火、點蚊香、吸菸等。炊事、取暖用火的能源有燃氣、燃煤、燃油、燒柴、用電等等。學生生活用火造成火災有:在宿舍內違章亂設電器火源,火源位置接近可燃物,亂拉電源線路,電線穿梭於可燃物中間,使用大功率照明裝置,用紙張、可燃布料做燈罩;躺在床上吸菸、亂扔菸頭等。1998年,某校一學生懸於床頭的檯燈長時間未關斷,燈泡熱能烤著紙做的燈罩,引起火災,燒燬整個宿舍。

  電氣火災。學校擁有大量的電器裝置,大到電視機、電腦、錄音機,小到檯燈、充電器、電吹風,還有違規購置的電熱毯、熱得快、電爐等電熱器具。學生宿舍由於所設電源插座較少,學生違章亂拉電源線路現象普遍,隱患增多。1998年12月,河北一學生,上課前沒有關斷電褥子的電源,由於電褥子的開關接觸不良失火,燒燬整個宿舍。

  自然現象火災。這類火災基本有兩種:一種是雷電,另一種是物質的自然。雷電是常見的自然現象,它是大氣層運動產生高壓靜電再行放電,放電電壓有時達到幾萬伏,釋放能量巨大。預防雷電火災就必須合理安裝避雷設施。自燃是物質自行燃燒的現象。如黃磷、鋅粉、鋁粉等燃點低的一類物質在自然環境下就可燃燒;鉀、鈉等鹼金屬遇水即劇烈燃燒等等。

  二校園火災的預防

  1、學生宿舍防火

  學生宿舍是防火重點部位之一,全面做好學生宿舍防火工作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一般來說,生活用火是引發大學生宿舍發生火災的重要因素。我們舉個事例:1997年5月,某高校一女研究生回到宿舍時,聞到一股強烈的液化氣味,為看一看液化氣灶何處漏氣,以便採取措施,於是,她立即拉開了電燈。電燈開關產生的電火花引起室內高濃度的液化氣爆炸,引發大火,造成女研究生嚴重燒傷。

  為了杜絕宿舍發生火災,同學們要做到“十戒”:一戒私自亂拉電源線路,避免電線纏繞在金屬床架上或穿行於可燃物中間,避免接線板被可燃物覆蓋。二戒違規使用電熱器具。三戒使用大功率電器。四戒使用電器無人看管,必須人走斷電。五戒明火照明,燈泡照明不得用可燃物作燈罩,床頭燈宜用冷光源燈管。六戒床上吸菸、室內亂扔菸頭、亂丟火種。七戒室內燃燒雜物、燃放煙花爆竹。八戒室記憶體入易燃易爆物品。九戒室內做飯。十戒使用假、冒、偽劣電器。

  2、學校實驗室防火

  實驗室風乾機、烤箱、高壓滅菌鍋、電爐等大功率電熱器具多,易燃易爆化學藥品多,其他火源種類也較多,所以導致實驗室火災的因素很多。實驗室消防安全應做到“十要”:一要應充分做好實驗前的準備,熟悉實驗內容,掌握實驗步驟。二要服從老師指導,遵守實驗紀律,禁止玩耍、打鬧,防止打破儀器裝置釀成火災。三要嚴禁擺弄與實驗無關的裝置和藥品,特別是電熱裝置。四要嚴禁攜帶任何火種和其他與實驗無關的易燃易爆物品進入實驗室。五要嚴禁閒雜人員進入實驗定,防止外人的違章行為導致火災。六要嚴禁在實驗室居住,更不能在實驗室內及附近使用生活用火。七要注意電熱器具的正確使用和保管,保證電熱器具不準接近可燃物。八要嚴格實驗室用電制度,用電及電器安裝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規範。九要掌握實驗室藥品的化學特性,嚴禁將化學性質相牴觸的藥品混裝、混放,嚴禁帶走或倒入下水道。十要每一名師生都要時時保持警惕,強化火災預防意識。

  3、學校公共場所防火

  教室、餐廳、放映廳、圖書館、健身房等處,學生往來頻繁、密度大。室內裝修使用可燃物質、有毒材料多,用電量高,高熱量照明裝置多,空間大,吸菸者多,亂扔菸頭、火種現象嚴重等諸多因素,都是嚴重的火災隱患。案例:1999年,某校一男生同朋友一起去校舞廳娛樂,休息時用一張點燃的報紙相互點菸,未熄滅的報紙隨即被塞入沙發下,時間不長即引燃沙發,隨即火勢蔓延,煙霧瀰漫,造成整個舞廳燒燬、多名學生受傷的重大事故。

  學校公共場所應掌握如下防火知識和方法:一要清醒認識公共場所的火災危險性,時刻提防;二要嚴格遵守公共場所的防火規定,摒棄一切不利於防火的行為;三要在進入公共場所後,要熟悉防火通道;四要善於及時發現初起火災,做出準確判斷,能及時撲救的要及時撲救,形成蔓延的要立即疏散逃生;五要具有見義勇為精神,及時幫助遭受傷害學習撤離、脫險,非常危險的也不能冒然行動。

  三滅火常識

  1、火災的四個發展時期

  火災初起期。火勢會因室內氧氣減少而自動減弱。這段時間的長短,隨建築物結構及空間大小而不同。如初起期未能滅火,火勢將因門窗玻璃或其他薄弱部分的破壞,得到新鮮空氣補充而變大。

  火災成長期。隨著新鮮空氣通道的形成,火勢急劇加強,室內溫度迅速升高。當火勢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在一瞬間形成一團大的火焰。火勢出現閃爍時人就很難生存了,所以成長期的長短是決定人員避難時間的重要因素。

  火災最盛期。從火勢出現閃爍開始,火災最猛烈,持續高溫達600℃-800℃。這段時間的長短和溫度高低,取決於建築物的耐火等級。

  火災衰減期。最盛期過後,火勢衰減,室內溫度下降,煙霧消散。僅地上堆積物的焚燒殘跡在微微燃燒,火災漸趨平息。由於火災有著如上的發展過程,人們可以贏得時間,儘快把火災撲滅在初起期。

  2、幾種常用的滅火方法

  冷卻滅火法:是將滅火劑直接噴灑到燃燒物上,使可燃物的溫度降低到自燃點以下,從而使燃燒停止的方法。水和二氧化碳是常用冷卻滅火劑。這種方法也常被採用在平時的防火工作中。

  隔離法:是將燃燒物與附近的可燃物隔離,將其他可燃物疏散到安全地帶,控制火勢蔓延的方法。這種方法適宜於撲救任何的固體、液體、氣體火災。

  窒息法:採取適當的措施,阻止空氣進入燃燒區或沖淡、稀釋空氣中的含氧量,使燃燒物質因缺氧而熄滅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撲救封閉式空間、生產裝置裝置及容器內的火災。如平時滅火時採取的用石棉被、溼麻袋、沙土、泡沫滅火劑覆蓋在燃燒物上滅火,就是使用的窒息法。

  抑制法:是將化學滅火劑噴入燃燒區參與燃燒反應,終止燃燒的鏈反應而使燃燒物停止燃燒的方法。這種方法採用最多的有乾粉滅火劑和滷代烷滅火劑。

  3、常用的幾種滅火劑

  水。在具體的滅火工作中,水作為滅火劑,可以大量吸收物質燃燒熱,從而降低燃燒物的溫度,最終使燃燒終止。採用霧狀水流還可稀釋火場空氣的濃度,也可以有效地撲救粉塵火災。但應特別注意,水滅火劑不能撲救遇溼發生燃燒和爆炸的燃燒物,如鹼金屬、鹼土金屬等;也不能撲救帶電物質、非溶性物質如石油等火災。

  二氧化碳滅火劑。二氧化碳滅火劑常以液態形式儲存在專用的容器稱為二氧化碳滅火器中。因二氧化碳以液態形式儲存釋放時可大量吸收燃燒熱,從而達到終止物質燃燒的目的。另一方面,二氧化碳是很穩定的惰性氣體,它可以充分稀釋空氣中的氧含量,使燃燒窒息。它揮發後不遺留任何殘留物,而且不具有導電性,因而特別適合撲救高壓下的電氣火災和精密儀器裝置火災,不適合鹼金屬、鹼土金屬、氫化物火災。需特別注意的是,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一定不要用身體的任何部位接觸滅火器噴管的金屬部位,以防凍傷。當火場上釋放的二氧化碳超過一定濃度時,還會使人呼吸困難,甚至使人窒息。所以要特別提放。

  泡沫滅火劑。這種滅火劑的種類較多,它是利用物質的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泡沫和二氧化碳氣體的滅火劑。這種滅火劑直接覆蓋在燃燒物上,使燃燒物斷氧而終止燃燒。它最有利於撲救液體火災,但不能撲救極性溶劑火災。

  乾粉滅火劑。這種滅火劑採用超微的化學物質粉劑,作用於燃燒物上,可斷裂燃燒的鏈反應而使燃燒終止。它的種類也較多,如碳酸銨鹽乾粉滅火劑、磷酸銨鹽滅火劑等。這種滅火劑的使用範圍較廣泛。但不適合撲救木才、輕金屬、鹼土金屬和各種精密儀器裝置的火災。

  滷代烷滅火劑。這種滅火劑是由滷原子取代烷烴分子中的部分氫原子或全部氫原子後得到的一類有機化合物的總稱。我國使用範圍最廣的有1211滅火劑、1301滅火劑,其次還有1202滅火劑、2402滅火劑等。這類滅火劑作用於燃燒物上分解出的溴原子可直接參與燃燒反應而終止燃燒,它同二氧化碳滅火劑一樣,揮發後無殘留物,並且不導電,因而最適合撲滅電氣、貴重精密儀器以及圖書類的火災,它的滅火效率一般是二氧化碳滅火劑的3-4倍,滅火效率較高。但這類滅火劑的有機化合物能破壞大氣的臭氧層,目前世界各國正在開發它的取代產品。

  4、火災分類與滅火劑的適用

  火災按燃燒物的成分劃分為A、B、C、D、E五類。五類火災可分別使用下列滅火劑:

  A類火災含碳固體火災,可選用泡沫滅火劑、磷酸銨鹽乾粉滅火劑、滷代烷滅火劑、清水滅火劑、酸鹼滅火劑。

  B類火災可燃液體火災可選用乾粉滅火劑、二氧化碳滅火劑、滷代烷滅火劑、泡沫滅火劑只適用油類。

  C類火災可燃氣體火災,可選用二氧化碳滅火劑、乾粉滅火劑、滷代烷滅火劑。

  D類火災金屬火災,目前沒有有效的滅火劑。

  E類火災帶電燃燒火災,可選用二氧化碳滅火劑、滷代烷滅火劑、乾粉滅火劑。

  四及時報警。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自己不能採取有效措施的,一定要及時報警。

  《消防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任何人發現火災都應當立即報警。任何單位、個人都應當無償為報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攔報警。嚴禁謊報火警。”發現火災立即報警,有著重要的意義。“報警早,損失小”已成為人們廣泛熟知的常識。由於錯誤估計自己的滅火能力、怕追究責任或影響聲譽、不會報警、驚慌失措忘記報警及錯誤認為消防滅火要錢等種種原因,導致人們不能準確、及時報警,貽誤時機,使許多小火變成了大火災,教訓極為慘痛。所以無論火災大小,都要及時報警,不應存在任何僥倖心理。準確掌握了報警時機,還要準確掌握報警方法:

  一是發現火警,應準確撥打消防報警電話:“119”。

  二是詳細反映火警情況,發生單位與地點、著火物種類、現場有無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煙霧火光火勢大小、現場及周邊的供水條件、報警人姓名、聯絡電話等基本要素。

  三是報警後要派人在有關的路口等待,接應消防車輛和人員順利趕往現場。

  四是向有關部門報警後,還應向周圍人員報警,籲請周邊人員一同採取有效措施滅火。

  上面我們講了這麼多,只是學校、學生防範、瞭解有關消防工作的一部分,還有發生火災如何逃生、如何採取自救、身上著火怎麼處置等等,內容涉及方面很多,評時也可以上上網查查資料,學習學習有關防火、逃生自救等內容,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消防安全意識。

  防火安全知識講座篇三

  同學們:

  學校要求各班舉辦安全主題班會,利用黑板報、廣播站,上一堂防火安全教育課,防火逃生演練等多種形式的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一提起安全,包括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規則,靠右慢行,不乘坐違章車、超載車、報廢車、飲食安全講究衛生、預防傳染病、消防安全、防溺水防雷電、防危險物品、防高大建築物等。要把安全教育活動作為一項常規工作,“年年抓、月月抓、天天抓”。學校每次放假都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並與每位家長簽定安全責任書,希望各位家長按照責任書的要求,切實增強安全意識和監護人責任意識。切實承擔起學生假期安全教育的責任。要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觀念,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形成“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時時講安全,一生才安全”的良好風尚,在學校中樹立起“不抓安全的領導,就不是稱職的領導,不抓安全的教職工,就是不稱職的教職工,不注重安全的學生,就是不合格的學生”的濃厚的安全氛圍和安全第一的意識。要經常提醒學生不準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同學結伴遊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的、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在無家長帶領的情況下游泳,要防溺水,要經常對學生進行防火、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傳染病等知識教育。

  今天,我重點講一下防火安全知識,翻閱眾多的火災案例,自救能力的缺乏是造成人員傷亡和嚴重經濟損失的重要原因,自救能力不僅僅包括家庭防火常識和火場逃生技能,家庭火災的撲滅也是自救能力最重要的一環,家庭起火,校園起火,往往具有燃燒猛烈,火勢蔓延迅速,煙霧瀰漫快等特點,如果不及時撲滅,很容易造成人員傷亡,有時能使整棟樓或整個村莊遭受到火災危害,因此,瞭解和掌握一些滅火常識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了解火災造成人類死亡的直接原因,歸納起來有三條。

  1、煙霧中毒窒息死亡,這是火災致死的首要原因,因為大火煙霧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吸入後立即與血紅蛋白結合成為碳氧血紅蛋白,當人體血液中含有10%的碳氧血紅蛋白時,就會發生中毒,佔50%時就會窒息死亡。

  2、被火燒死

  3、跳樓摔死,多數發生在高樓失火,又缺乏自救知識,被火逼得走投無路而跳樓摔死。

  火口脫險五大要點:

  1、沉著冷靜,根據火勢實情選擇最佳的自救方案,千萬不要慌亂。

  2、防煙堵火:這是非常關鍵的,當火勢尚未蔓延到房間時,要緊閉門窗,堵塞孔隙,防止煙火竄入,若發現門、牆發熱,說明大火逼近,這時千萬不要開窗、開門,可以用浸溼的棉被等堵封,並不斷澆水,同時用折成8層的溼毛巾捂住嘴、鼻一時找不到溼毛巾可用其他棉織物代替,其除煙率達60%—100%,可濾去10%—40%一氧化碳,1983年哈爾濱“4、17”大火中河圖街73號居民大樓絕大部分被燒燬,只有一戶居民用堵火辦法阻擋了烈火入侵,堅持到消防隊把火勢壓下後才得救創造了“火海孤島”的奇蹟。

  3、設法脫離險境:利用各種地形,設施選擇各種比較安全的辦法下樓。首先是正常樓梯下樓,如果沒有起火,或火勢不大,可以裹上一件雨衣尼龍,塑料禁用,用水浸溼的毯子、棉被包裹全身後,快速從樓梯衝下去。如果樓梯脫險已不可能,可利用牆外排水管下滑功用繩子,順繩而下,二樓可將棉被、席夢思墊等仍到窗外,然後跳在這些墊子上。跳時可先爬到窗外,雙手拉住窗臺,再跳,這樣可減少一人加一手臂高度,還可保持頭朝上體位減少內臟特別是頭顱損傷。

  4、顯示求救訊號,發生火災,呼叫往往不易被發現,可以用竹竿撐起,鮮明衣物,不斷搖晃,紅色最好、黃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電或不斷向窗外擲不易傷人的衣服等軟物品,或敲擊面盆、鍋、碗等。

  5、勿因財物而貽誤逃生良機,一旦發生火災則應因火制宜,在可能情況下,顧及財物,但危急火勢下,切不可捨命救物。當家庭火災發生時,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1、發現著火要大聲呼喊並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一定要講請路名、門牌號,然後派人在路口迎侯消防車。

  2、撲滅火苗要就地取材,如用毛毯、棉被罩住火焰,然後將火撲滅。

  3、也可以用臉盆,水桶等將火撲滅,或利用樓層內的滅火器材及時撲滅苗,如火已燒大,不要立即開窗,要呼喊鄰居做好滅火的準備後,再開門窗滅火。

  4、個別物品著火,要直接把著火物搬到窗外滅火。

  5、由鍋起火,直接蓋上鍋蓋滅火,切不可用水撲救,因為油的比重比水輕,浮於水面之上仍能繼續燃燒,水往別處流動,會把火勢蔓延,也不可用手端油鍋,以防止熱油爆濺,灼燒傷人和擴大火勢。

  6、家用電器著火,要先切斷電源,然後用毛毯、棉被覆蓋窒息滅火,如仍未熄滅,再用水澆。

  7、電視機著火用毛毯、棉被滅火時,人要站在側面,防止映象管暴裂傷人。要用溼毛巾或戴溼棉手套等,以免燙傷

  8、煤氣液化氣灶著火,要先關閉閥門,用圍裙、衣物、棉被等浸水後捂蓋,往上澆水撲滅。

  9、救火時門窗要慢開,以免空氣對流加速火勢蔓延和突燃。暴轟

  10、著火處附近的可燃物及液化氣鋼瓶及時疏散到安全地方。

  同學們,發生火災時,千萬不驚荒,要視火勢情況及時利用身邊的棉被衣服,滅火器等迅速滅火,如火勢蔓延增大,要及時報警、求救,並迅速用溼毛巾捂嘴,迅速彎腰或爬出火場,在有人被困的情況下要首先救人,救人時,要重點搶救老人、兒童和受火勢威脅最大的人。

  同學們,發生火災時,如山火、森林大火等,學生不參與,也不提倡學生直霎參與風義勇為,但是並不是視而不見,你可以通過間接方式去實施見義勇為如報警,找人救等。

  同學們你們是國家的棟樑,是21世紀的主人,願同學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機智勇敢地處置遇到的各種異常情況或危險。

  同學們,“安全就是幸福,生命就是財富”,擁有生命,才會擁有幸福,讓我們珍愛生命,用全身心的愛,去擁抱美好的明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