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牛的象徵意義你瞭解嗎
牛的性格一般都是勤奮努力,有強烈的進取心;而關於生肖牛的文化有很多,對於生肖牛的文化象徵意義有哪些你瞭解嗎?下面小編為你介紹十二生肖牛的象徵意義內容解讀!
十二生肖牛的象徵意義
牛的第一個象徵意義:吃苦耐勞
在中國文化當中,牛是勤勞的象徵。古時候就有利用牛拉動耕犁以整地的應用,後來人們發現牛力氣巨大,性情也相對溫和,所以開始有各種不同的應用,從農耕、交通甚至軍事都廣泛運用。牛一直都是勤勤懇懇的象徵,它們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工作的時候任勞任怨,收穫的時候也從不要求給予更多的賞賜。餘秋雨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文明不遠征”的關鍵因素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都是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而我國的的農耕文明的標誌性勞動力之一就是耕牛。
牛的第二個象徵意義:力量與倔強
牛的力氣很大,勤勞骨幹的人經常被稱為“老黃牛”,高達強壯的男人經常用“牛高馬大”來形容。清朝曹寅有“丹黃橫掃八十一,萬夫誰敵此牛力”的詩句形容牛的力大無比;而脾氣倔強執拗的人經常被稱為“牛脾氣”。
牛的第三個象徵意義:財富
牛在西方文化中是財富的象徵,根據《聖經·出埃及記》的記載,以色列人從埃及出奔不久,沿襲在埃及耳濡目染的習俗,利用牛的形象用黃金打造出來金牛犢,以此來作為耶和華上帝的形象來膜拜,金牛犢因此成為金錢和財富的象徵。而牛的活動也代表生產和增值,所以股票價格持續上升稱為“牛市”。
生肖牛的文化象徵意義
中國的漢字中,只要與牛配伍的,不是有那麼點牛勁,就是有那麼些牛的精神,否則就是一頭貨真價實的牛。
“犛牛”、“牯”、“犢”、“犀”、“犋”等字指不同種類的牛。
“牧”指放牛之地。“犁”則指牛耕地之器物。“犧牲”古意為以牛充當的祭品。脾氣倔如牛的稱“犟”。牛角稱為“犄”。死不悔改的牛性謂之“牾”。此外,如“牡”、“物”、“特”、“牿”等也都是與牛沾親帶故的本家。
牛在十二生肖中,是體積最大的,與老鼠正成對比,所以人們在生活中以“鼠”喻小或少,以“牛”寓多或大。
如大材小用為“牛刀小試”或“殺雞焉用牛刀”或“牛鼎烹雞”。
“牛目、牛嘴、牛肛、牛腳”則形容人體某些部位粗大不雅。
罵人聲音粗野而難聽為“牛聲馬哮”或“牛聲馬調”。
說寧在小地方做首領,也不在大地方做部下為“寧為雞口,勿為牛後”。
牛體大,毛自然多,因此以“牛毛”喻眾多而細密。《抱朴子》書裡說:“為學如牛毛,獲者如麟角”,強調做學問之不易。杜甫有“秦時任商鞅,法令如牛毛”的詩句,是古代法令繁苛的具體描寫。
古人以竹蒲作畫,以牛拉車載書,所以有“汗牛充棟”的故事。柳宗元文:“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出汗牛馬。”後人遂把書籍多稱為“汗牛充棟”,可見牛很早就沾染上了書香。
牛有四個囊,食下物後能反芻,食量很大,民人譏笑人食量大者為“牛肚”,稱人善飲的為“牛飲”,脾氣大的稱為“牛脾氣”。稱制止發脾氣或遏止說謊者為“扯牛鼻”。罵人不愛惜物品為“牛神”。譏人粗野不潔為“牛樣”。稱人行動遲緩如牛為“牛步遲遲”。買妻求草者被諷為“夯牛頭”,即戴假而具以遮羞之意。
稱誇耀不實者為“吹牛”或“吹牛皮”。
今稱企圖非份,信口開河,投機取巧的不法分子為“黃牛”。
凡事兩情不符者為“風馬牛不相及”或“牛頭不對馬嘴”。
事不關痛癢謂“蚊子叮牛角”,即一點知覺都沒有之意。
好繞道旁門營私為“鑽牛角尖”。
“泥牛入海”指代一去無返。
有關牛的成語文化集萃
漢語中有關牛的成語,有一些日常使用頻率很高,無論書面與口語,都是如此。
對牛彈琴
此成語出自漢人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比喻對不懂事理的人講道理或論事,或意在徒勞無功,或意在諷刺對方的愚蠢無知。也作“對牛鼓簧”。然而現代科學認為,給奶牛演奏優美的古典音樂,可增加其產乳量,看來“對牛彈琴”也並非全無用處,不過這與成語就無關了。
牛鬼蛇神
此成語出自唐杜牧《李賀集序》“鯨口去熬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以牛首之鬼與蛇身之神形容文學作品的虛幻怪誕,並非貶義。此後,人們又以之比喻歪門邪道之流,再引申為各種壞人,就完全是貶義了。此成語常比喻各式各樣的壞人。這是在十年“浩劫”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句成語,當時關押或集中“壞人”的屋子即稱“牛棚”。現在這句成語無論於口頭或書面都不常見了。可見漢語中有一些詞語的歷史變化實在不小。
老牛破車
此成語介乎成語與俗語之間,常用來比喻做事緩慢,跟不上形勢的發展。此外如“九牛二虎之力”、“初生牛犢不怕虎”、“牛頭不對馬嘴”以及“九牛一毛”等成語,人們也常使用,其意明顯,不言而喻。
老牛舐犢
此成語以牛愛其犢常用舌舔之的現象比喻人的愛子情深,很有形象感。此成語出自《後漢書·楊彪傳》:“子修為曹操所殺,操見彪問曰:‘公何瘦之甚?’對曰:“愧無日石單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據《漢書·金日石單傳》,金日石單原為匈奴休屠王太子,被漢武帝俘虜後拜為馬監,受到恩寵,其長子弄兒也為武帝鍾愛。但弄兒在宮中並不謹慎,與宮人淫亂,被金日石單碰見,親手殺了其子,以防後患,因而更受武帝的尊敬。楊彪用這個故事回答曹操,是正話反說,對於曹操殺其子楊修是怨恨的,但又答語得體,令曹操也無可奈何。從中可見語言運用的巧妙。
牛鼎烹雞
用可煮一頭牛的大鍋煮一隻雞,顯然是大材小用,並且未必適用。此成語出自《後漢書·邊讓傳》:“傳曰:‘函牛之鼎以烹雞,多汁則淡而不可食,少汁則熬而不可熟。’此言大器之於小用,固有所不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