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精選

  《親愛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書信的書。然而這本書中的交談卻並非日常瑣事,更多的是一種對文化,對人生,對社會,對民主制度的思考與探討。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這本書一口氣就能讀完,書本身內容不多,更主要的是引人入勝也許這麼說有點不恰當,能讓人跟隨文字一起感受一起思考。

  看書的簡介就知寫的是母親與兒子的對話,想象內容肯定和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啊交流什麼的有關,確實也是這樣,但書不單單是寫代溝的。由於母親和兒子身處不同的文化環境,交流也多了一層特殊性。豆瓣上的內容簡介中寫道“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我覺得太誇張太官方了,其實這就是一本很親切的書,與我曾走過的成長心路親切,與充滿疑惑的青蔥歲月親切。

  書的內容就不重述啦,只是讀的時候想到自己某某歲時也是這樣的對世界相看,什麼都有話說,愛記錄,有很敏銳的感受,困惑迷茫而又充滿希望,現在看來覺得很淺但是很真實,生命活得自由自在。詞窮了,願我們漸漸長大的同時也不忘擁有,或是曾擁有過,一顆年輕的心。

  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偽裝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雖然艱難卻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

  十八歲時所不知道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環境保護、政府責任、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難補課。但是生活的藝術,這其中包括品味,是補不來的。音樂、美術,在我身上仍舊屬於知識範圍,不屬於內在涵養。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個要時時提醒自己去保持的東西,就像一串不能遺忘的鑰匙,一盆必須每天澆水的心愛植物,但是生活藝術,應該是一種內化的氣質,像呼吸,像不自覺的舉手投足。我強烈地感覺自己對生活藝術的笨拙;漁村的貧乏,使我有美的貧乏,而有知識沒有美,猶如大海里沒有熱帶魚。

  尷尬的局面就常出現,譬如說,講“勤儉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或者“中秋和七夕蘊含中國人的美學”時,很多人句子講一半就,嗯,卡住了,不知怎麼講完這個句子,因為,民進黨執政以來,自稱“中國人”在今天的臺灣可能招來白眼,極端不正確。但是把句子改掉,說,“勤儉是臺灣人的傳統美德”或者“中秋和七夕蘊含臺灣人的美學”,又好像偷了別人的東西似的。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群眾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

  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控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玩,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

  可是,我不能不意識到,我的任何話,一定都是廢話。因為,清純靜美,白衣白裙別上一朵粉紅的蝴蝶結——誰抵擋得住“美”的襲擊?對美的迷戀可以打敗任何智者自以為是的心得報告。

  如果在一條直線上,你一定要我“選邊站”——站在中間“偏左”還是“偏右”的位置,我萬不得已會選擇“左”。說“萬不得已”是因為,老天,如果說我目睹和親身經歷的二十世紀教了我任何東西的話,那就是:不要無條件地相信理想主義者,除非他們已經經過了權力的測試。一個有了權力而不腐化的理想主義者,才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不曾經過權力測試而自我信心滿滿、道德姿態高昂的理想主義者,都是不可靠的。

  我也願你看清理想主義的本質──它是珍貴的,可也是脆弱的,容易腐蝕腐敗的。很多人的正義感、同情心、改革熱情或革命衝動往往來自一種浪漫情懷,但是浪漫情懷從來就不是冷酷現實的對手,往往只是蒙上了一層輕霧的假的美麗和朦朧。

  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願景,眼睛熱切望著前方,母親只能在後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怎麼一下子,就看不見了。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做一個靈魂的漂泊者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苦楚。

  安德烈人跟人之間願意花時間交流,坐下來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為了聊天而聊天,在歐洲是生活裡很大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一種生活藝術。香港沒有這樣的生活藝術。

  二

  《親愛的安德烈》,兩代人身處不同國度地域之間的對話,媽媽雖然無法填補四年的空白,她選擇的是這樣的方式去主動了解兒子的十八歲,去參與兒子的成長,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兒子之間那座無形的牆,兒子也通過書信第一次去認識了自己的母親。信是他們交流的橋樑,很真切,很生活,三年的通訊時間,讓他們彼此進入了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

  並不是每一位父母都會像書中的MM。一樣缺失孩子成長中的四年,但為什麼很多父母也漸漸對自己的孩子產生了距離感呢?比如你,比如我,會不會有相同的感受。什麼時候我們開始陷入一種矛盾“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體諒”?

  自打記事起,我的父母就跟我們講他們以前的生活,怎麼怎麼樣艱苦,那時候的他們是多麼努力地才熬出了頭,才有了現在的生活。我不是沒有感觸,只是我不瞭解那個時代,那段屬於父輩的歲月。初讀此書,我感受很深,文中的MM。也像我的父母一樣給安德烈講她的十八歲,她曾經的那些過去。想必我們這一代人永遠也無法領會到那個時期的父母的艱辛。但每一代人都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我們也有我們要面對的世界,我們也知道要知足,我們也不想自己依賴著誰來過一輩子,來自外界現實的壓力也是上一代人難以想象的。

  我們這一代人有與安德烈相同的思想和太多太多的共鳴,我也曾向安德烈那樣掙扎著尋找什麼是我真正愛做的事情;我也曾戲謔地要求別人不要浪費糧食,只因非洲很多孩子不想我們那麼幸運,他們死於飢餓,死於營養不良;我也曾質問過自己,該不該給街邊的乞丐一些錢,為什麼我也會陷於這種給與不給的猶豫中……我們某某後在拋開一些輕狂頹廢的外殼後,你們是不是也應該發現我們的閃光點?在面對現實給予我們的重重壓力時,我們希望聽到的還是那句像文中的MM。那樣一句話,“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是不是父母的疏於表達,還是表達了我們卻未能察覺呢?

  其實父母表達過,我們只是不能接受他們表達的方式,是否你經常聽到“撐不住了,想家了,就回來,爸媽給你做好吃的”,他們不會問你“工資多少”,只會喋喋不休地問“辛不辛苦,有沒有好好吃飯”。他們就像MM。一樣關心僅僅是我們,而不是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成就。永遠不要埋怨你們為父母失去了自己,因為父母早在有了你們後,便失去了他們自己。我這樣想過,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樣曾經或者一直那麼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們也疑惑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感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不是我曾經無視他們做出的改變。試著問自己這些問題時,我不知不覺地站在他們的角度上去看,去體會,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還是微不足道的,原來父母為我們付出的要我們為他們做的事多得多。

  這些屬於兩代人之間的疑惑,我想在MM。這位母親與安德烈的對話中可以找到答案。希望每一位我們這代人,都能在為人父母之前去了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微妙的角色轉換,把“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體諒”轉化為“互相理解”。

  三

  這本書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書櫃裡看到的,姐夫是一個高中的語文老師,極力推薦這本書,說他的學生都很有感觸。拿回來之後還真有不少收穫。

  這本書主要是講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返回臺灣,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臺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訊。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本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平時生活中也聽到很多w家長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們也抱怨家長不理解他們,甚至覺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後了,跟不上時代,從而引發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還離家出走。

  在我身邊就有一些很真實的例子,所以看到這本書我就特有感觸,好像是把鑰匙開啟心中的鎖,因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不合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親人變成敵人真的讓人無法想象。從這本書中我看到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我想這是現在很多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的,他們往往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自由,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就應該聽他們的,否則就視為不聽話,不懂事。

  我個人覺得這反而會讓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會覺得壓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為別人,很被動,當這種壓力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選擇逃離,也就引發了一系列的悲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說誰對誰錯,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應該做到這一點。在這本書中還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就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穫。希望這本書會給你們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四

  陸陸續續的終於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裡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裡,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

  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著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著巨大的反差。

  五

  親愛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書信的書。然而這本書中的交談卻並非日常瑣事,更多的是一種對文化,對人生,對社會,對民主制度的思考與探討。母親與兒子之間的探討。

  雖然我的母親她在我心中永遠偉大,無人可取代。但是我是有些許羨慕安德烈,能有可作為知己的母親。讓我驚訝的是,安德烈在他20歲的年紀,竟有如此的思想。民主與自由,這也是他與身在德國的朋友經常談論的話題。然而在我們中國,可以看到的是,到處是迷惘,沉淪,麻木的青年一代,包括我自己,總認為政治離我太遠,自由,又是什麼東西。也許是一直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什麼是自由?能交談,能旅遊,能運動,能選擇,這就是自由嗎?可是言論自由,選舉自由,我們沒有。然而,沒有言論自由,對於我們大多數來說,仍然不算是什麼壞事,我們無所謂,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思想的自由,社會也並沒有鼓勵我們青少年去思考我們的制度,我們的社會希望的是,你接受,習慣並服從這個制度吧。當一個社會禁錮了人們的言論,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這個社會還能發展嗎?不是死水一潭嗎?

  文化,是個很沉重的東西,沉重的文化,決定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格調。經歷了納粹之後的德國,是嚴謹,低調的,同時又深深懺悔的。人們甚至不願意去觸碰那段歷史。我想至少這點,讓我對這個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愛,深深的敬仰。對於納粹所犯下的罪行,他們能夠深深懺悔,並一直牢記於心。日本與之相比,又如何。

  我們的文化呢?中國的文化是什麼?身處國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麼?我想,只有我們悠久的5000的歷史了。可是悠久的歷史並不是我們的文化,歷史已成過往,歷史沉澱下來的有什麼?我看到的是我們青年一代的中庸,隱忍,浮躁,麻木,沒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與麻木中。沒有了思想的文化,沒有了思想的社會,多麼可怕!

  最近突然悟了一句話: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說這句話時是以一顆女人的心態,在見過無數次的個性簽名以及轉載後,讓我覺得這句話是在很酸很膩。現在想來,這句話說的很對。因為體會過痛苦,受過創傷,所以懂得深受苦難的人。因為懂得,所以有悲憫之心,所以以這顆慈悲之心去關懷他人。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想來這世間便多了許多和諧,少了許多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