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在路口再見打一成語
我們分開的時候,通常都會說再見,,你們知道答案嗎?下面小編為你帶來答案啦,歡迎大家學習。
分道揚鑣
分道揚鑣的詞語解析
fēn dào yáng biāo
[釋義] 道:路;鑣:馬嚼子;借指為馬;揚鑣:驅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們分別發展和施展各自的聰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標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語出] 《北史·河間公齊傳》:“元志為洛陽令;不避強御;與御史中尉李彪爭路;俱入見;面陳得失。……孝文曰:‘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及出;與彪摺尺量道;各取其半。”
[正音] 鑣;不能讀作“lù”。
[辨形] 揚;不能寫作“楊”;鑣;不能寫作“標”。
[近義] 各奔前程 風流雲散
[反義] 志同道合 並駕齊驅
[用法] 多用於書面。一般作謂語、賓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和“各奔前程”都有“由於志向目標不同而各走各的路的意思”。不同在於~偏重於“分手”;多用於人;“各奔前程”僅用於人。
[成語故事]
在南北朝的時候,北魏有一個名叫元齊的人,他很有才能,屢建功勳。皇帝非常敬重他,封他為河間公。
元齊有一個兒子叫元志。他聰慧過人,飽讀詩書,是一個有才華但又很驕傲的年輕人。孝文帝很賞識他,任命他為洛陽令。
不久以後,孝文帝採納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議,從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搬遷到洛陽建都。這樣一來,洛陽令成了“京兆尹”。
在洛陽,元志仗著自己的才能,對朝廷中某些學問不高的達官貴族,往往表示輕視。
有一次,元志出外遊玩,正巧李彪的馬車從對面飛快地駛來。照理,元志官職比李彪小,應該給李彪讓路,但他一向看不起李彪,偏不讓路。
李彪見他這樣目中無人,當眾責問元志:“我是御史中尉,官職比你大多了,你為什麼不給我讓路?”
分道揚鑣造句
1、他們已分道揚鑣闖自己的事業去了。
2、當夫妻決定分道揚鑣時,他們最不願意留下的就是“玫瑰戰爭”的犯罪現場和他們所有的血汗錢。
3、我們合夥關係既已終止,從此分道揚鑣了。
4、雖然默氏家族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正在分道揚鑣。
5、他倆同居多年,終因志趣不合分道揚鑣。
6、他們結婚的時候口口聲聲地說永不分離,但最終還是分道揚鑣了。
7、這就是經濟學理論和現實分道揚鑣之時。
8、結婚4年,曾經一對熱戀的情侶,如今卻要分道揚鑣。
9、我們雖然是好朋友,但自從那一次爭執後,便分道揚鑣了。
10、從此我跟你分道揚鑣,各走各的路。
11、這次爭吵是造成他們倆分道揚鑣的主要原因。
12、他們本來個性志趣就不同,分道揚鑣實屬必然。
13、在有的阿拉伯國家,民主與自由分道揚鑣。
14、兩人均認為對方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便分道揚鑣了。
15、任務既已完成,我們也好分道揚鑣,各走各的了。
16、一場誤會後,這兩個昔日好友終於分道揚鑣了。
17、自從我跟他在花蓮車站分道揚鑣以後,就沒他的音訊了。
18、天下無不散筵席,我們在此分道揚鑣,互道珍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