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創業應該做到這幾點

  創業,兩個字,拆分一下就是創造屬於自己的事業。 光鮮亮麗的創業新聞, “XXX公司獲得1200萬天使投資”、“XXX公司成功上市估值破億”,時不時屏霸我們的朋友圈。 很多留學生都選擇在畢業後創業,希望白手起家,想要拼出自己的一片天,闖出自己的一份事業。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1. 吃苦才是最重要的成長

  電視劇裡小資的創業是你坐在咖啡廳裡點上一杯咖啡,悠閒地用昂貴的膝上型電腦敲敲打打,然後幾個電話商談,投資人就輕而易舉找上門?太Naive了 現實是:你也許會在一個不知名的孵化器裡,不足5平方米的地下室裡,和你另一個合夥人啃著10塊一份的外賣,一次又一次的改著產品,一次又一次回訪客戶。也許你一個星期裡5天都要在公司熬夜幹活,睡眠嚴重不足,但是公司卻沒有進賬一分。想要從0到1,這個過程中吃過多少苦,煎熬了多少日子,每個創業者心裡明明白白記著。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創業需要激情,但激情會被不斷的苦難挫折一點點消磨,而啃得下苦,往前走,不懼艱苦,是每一個創業者成長的必經之路。吃苦這節創業必修課,必須紮紮實實修煉到位。

  2. 接地氣,零距離接觸每一個使用者

  接地氣是創業公司需要做市場推廣的第一準則。我們這一代人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作為家裡人的“掌上明珠”,集中了最優勢的教育資源,最多的家庭關愛和社會期待,我們很難去“接地氣”,放下身段和客戶交流,達到彼此理解。強如BAT這種世界500強公司,他們在起步的時候也是通過地推這種看起來很“low”,但是卻效果顯著的方式一點一點積累使用者,才走到了今天的強盛局面。我認識的很多創業者,他們其中很多人雖然也有地推團隊,但是身為老總的自己卻從沒深入到這個群體裡去了解最真實的使用者或者潛在使用者,更有甚者認為現在已經是線上推廣和市場營銷的天下了,地推是毫無用處的。當然,這些人所創立的公司,能夠堅持很久的實在寥寥。創業者需要與自己的地推人員一起工作一起經歷,所以才能瞭解市場的需求,不斷修正公司的地推策略,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再高的摩天大廈,也需要穩固的地基;

  再茂盛的參天大樹,也需要紮根於土壤。

  從來沒有空中樓閣,所以無論再高大上的創業內容,都需要接地氣,真真切切地走近每一個使用者,慢慢積累一群忠實使用者。

  3. 凝聚團隊,捨得為人才花錢

  很多創業公司一開始可能只有幾個founder,慢慢的會發展到20人、30人、再到300人,那麼如何讓團隊變大的同時有效管理,使之更有凝聚力就是一個不可避免需要謹慎面對的問題。 所有初創公司都希望能夠控制人力成本,“花小錢辦大事”,但是畢竟你不能要求你的團隊成員都抱著有創業情懷而去免費工作,如果你不能保障團隊的收入,那麼你將很難留住那些真的有能力的人。 同時,如何讓你的團隊認可你們所在做的事情,讓“個人工作”昇華為“集體事業”,這就是初創公司管理層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不管是通過工資,還是股票,期權,創業公司需要能真正留住員工的“心”,而不是“身”,要讓個人與集體一起成長,只有大家擰成一股繩的時候,才是力量最大的時候。 其實,凝聚團隊的工作從你創業之初選擇合作伙伴時就開始了,80%的創業公司死亡原因都是因為合夥人的離開,因此,尋找適合自己,適合公司的合作伙伴,可以說是創業公司的頭等大事!

  4. 用心選擇對你用心的投資人

  如果你能做到前面三點,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具備了一個成功創業者的內在素質。此時,外在的幫助就變得至關重要了,投資人不僅僅能給你提供資金,更重要的是在企業管理、行業見解等至關重要的環節給你提綱挈領的指導。 給自己的公司融資是個非常excited的事情,但是很多創業者認為,融到的錢越多越好,能讓自己的公司的估值越高越好,其實這又是一個誤區。好的投資人並不一定會給你最多的錢,他們在資源、引導創業方向等方面能為你帶來多少益處更應該成為你思考的問題。舉個栗子,你做的是教育行業,一家生產五金的土財團願意給你1000萬,但是另外一家專注教育領域投資,有很多教育資源的VC只願意出500萬。如果是你,會選哪個呢? 創業的第一個重要的選擇是選擇合夥人,而第二個重要的選擇就是選擇投資人。一個好的投資人對你的幫助,往往比上千萬的投資更多,如果你已經站到了融資的舞臺上,那麼請務必睜大雙眼,多番對比,給予你高估值的投資者和一個真心培養你,培養專案的投資者,如何抉擇,應該用心選擇,切不可只關注眼前的數字。 結語:創業之於我——為了別人更好的生活而奮鬥 “創業到底追求的是什麼?”徐小平老師曾經這麼問我,當時的我支支吾吾並沒有答上來。徐小平老師說:“我告訴你創業應該為了什麼,創業應該是為了別人更好的生活而奮鬥!” 這句話讓我恍然大悟,幸運的是我最開始創立易思匯的時候就是為了改變留學繳費行業低效、缺乏服務意識的現實,讓更多的留學家庭的生活變得便利! 現在,我很樂於和那些有創業想法的人交流,我往往都會問他們創業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那些和我說想靠創業發家致富的人,我都不推薦他們去創業。畢竟真正能夠成功的創業者,絕非是為了一己私利,一個遠大的目標才會讓你不迷失在眼前的苦難或者成功中,而是讓你一直往前,向上,不懈努力。 創業路上苦難中的回憶,奮鬥中的心酸,all in的氣魄,最終將會成為一個個有意思的故事,讓你在創業路上細細回味,但不斷蛻皮成長、成熟。最後你的理想、夢想、情懷終會開出花,結成果。 所以,行動吧,每個有創業夢的你們。讓我們用1000%的努力,一起成為那1%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