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領導強化四個意識專題發言稿

  作為黨員幹部,要解決好“三個誰”問題,走好群眾路線,關鍵在於擺正自己的位置。這就需要我們從靈魂深處樹立起群眾的觀點,強化“四個意識”。小編為你分享了,希望能夠幫到你。

  篇1

  “善戰者謀其勢而利導之”。置身世界快速變化、中國深刻變革的洪流之中,廣大黨員幹部以什麼樣的站位和視野來認識形勢、採取行動,決定具體工作成效,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

  形勢決定任務,戰略決定策略。回首中國共產黨95年奮鬥歷程,講大局、顧大局,從全域性出發制定戰略、運用策略,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制勝之道。“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講大局、顧大局是聚合力的基礎,也是涉險灘的保障。砥礪前行在決勝全面小康的新徵程,全體黨員幹部要有更強的大局意識,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下行動,才能匯聚攻堅克難的磅礴之力。

  黨的以來,多次論及和強調大局意識。比如,“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必須牢固樹立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自覺從大局看問題,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擺佈”;“要學會運用辯證法,善於‘彈鋼琴’,處理好區域性和全域性、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係”。這些重要論述,立足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性,著眼新形勢新任務,從認識論、方法論角度深刻回答了什麼是大局意識,怎麼認識、服從和維護大局等重大理論問題與實踐問題,為全黨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做好各項工作指明瞭正確方向,提供了方法指南。

  增強大局意識,正確認識大局是前提。大局決定著事物存在發展的整個局面、整體形勢。觀大局、明大勢方可謀大事。三年多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總攬全域性、謀篇佈局,統籌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黨和國家事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深入學習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領會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才能“不畏浮雲遮望眼”,更好認識當前所處的歷史方位和麵臨的機遇挑戰,深刻把握當代中國發展的大局、大勢、大事。以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闖出改革發展新路子,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新境界。

  增強大局意識,自覺服從大局是重點。俗話說,大河有水小河滿。大局相對於區域性,是必須優先考慮的目標和方向。在中國這麼大的國家搞建設,如果各自為戰、各行其是,不僅形不成合力,還會出現相互掣肘的局面。無論是革除體制機制弊端,還是打破利益固化藩籬;無論是推動協調發展,還是化解過剩產節能、破除地方保護,都需要從大局出發,算大賬、算長遠賬,跳出“一畝三分地”的狹隘。“雖有智慧,不如乘勢。”要有“身在兵位,胸為帥謀”的意識,從大局出發看待利益關係調整和區域性得失進退,不以區域性之利而罔顧全域性,放下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的小九九,不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小算盤,堅決服從中央部署、服從大局需要,共同做好全黨全國一盤棋的大文章。

  增強大局意識,堅決維護大局是關鍵。“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改革攻堅,必然要衝破不合理體制機制束縛,調整和重構利益關係。簡政放權,一些部門面臨“動自己乳酪”的考驗;深化改革,一些行業失去“躺著掙錢”的優勢;結構調整,不可避免會帶來陣痛……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只有正確處理區域性與全域性、個體與整體、當前與長遠的關係,才能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維護大局中找準座標、找準定位、把準方向。只要是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有利、對長遠發展有利,就要堅決做、馬上辦、幹到位。把地方和部門的工作實踐與大局聯絡起來,同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一致起來,積極推進中央各項政策措施落地,使各項工作既為一域爭光、又為全域性添彩。這是檢驗大局意識的試金石,也是彰顯使命擔當的風向標。

  大局裡有政治,大局裡有品格,大局裡有擔當。“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不斷增強大局意識,以黨和國家事業全域性為念、大局為重,8700萬黨員必將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迸發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團結帶領13億人民共築小康夢想、共襄復興偉業。

  篇2

  近期來,七里河區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過程中,堅持區分層次、分類指導,根據不同領域、不同行業黨員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人施學,實施“四個一批”措施,切實增強“四種意識”,確保全區學習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啟用初心“喚醒一批”,著力增強“角色認知”意識

  針對農村黨員、企業分流黨員、外出流動黨員、離退休老黨員,特別是長期處於脫離黨組織狀態的問題黨員,深入開展“政治生日”活動,按照黨員入黨時間的先後順序建立黨員“政治生日”臺賬,在黨員“政治生日”當月,由所在黨支部為黨員過一次“政治生日”,通過“六個一”活動,喚醒迷途黨員的“黨性”,啟用入黨“初心”,強化黨員的“角色認知”意識,讓黨員常思“當初入黨為什麼、如今在黨做什麼、今後為黨留什麼”,時時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把愛黨、憂黨、興黨、護黨落實到工作生活各個環節。

  實踐錘鍊“提升一批”,著力增強“先鋒模範”意識

  紮實開展各類爭先創優活動,引導廣大黨員立足崗位當先鋒、推動發展作貢獻,讓黨員標準在具體工作實踐中體現出來、展示出來。在機關深入開展“三優一滿意”活動;在農村深入推進設崗定責、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制和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在社群深化“在職黨員進社群”活動,認真開展“民情流水線”工程優化升級年活動;在學校積極開展“名師講堂”“三師一建一滿意”等活動;在視窗單位深入開展“我是服務標兵”行動,全面推廣“123”工作法;在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深化“共產黨員先鋒工程”,圍繞推動企業改革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和創新驅動等踐行黨員標準。

  對標整改“昇華一批”,著力增強“堅定自覺”意識

  針對各級各類黨組織班子成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全面開展“四學四查四改四做”活動,深學黨的歷史,查絕對忠誠的品格真不真,改黨性修養高不高的問題,做講政治、有信念的黨員;嚴學黨章黨規,查清正廉潔的形象好不好,改道德行為端不端的問題,做懂規矩、守紀律的黨員;精學系列講話,查服務大局的意識強不強,改能力水平強不強的問題,做重大局、有能力的黨員;善學先輩先進,查無私奉獻的精神佳不佳,改責任擔當大不大的問題,做甘奉獻、勇擔當的黨員,讓每一位黨員領導幹部攬鏡自照、對標檢視,切實做到以學促知、以知促行,學做互進、改促並舉,通過一項項短板問題的整改落實,真正讓踐行好乾部“五條”標準、“為民務實清廉”“三嚴三實”“忠誠乾淨擔當”“四個意識”“四講四有”等要求自覺堅定地成為黨員領導幹部最突出的新常態,以黨員領導幹部的示範和帶頭作用,引領廣大黨員努力爭當新時期合格共產黨員,不斷增強黨員的先進性、純潔性、堅定性。

  積極儲備“發展一批”,著力增強“為民服務”意識

  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按照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規模適度、作用突出”的黨員隊伍要求,遵循“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工作方針,突出強化黨的宗旨意識,始終堅持把青年、婦女、生產工作一線、高知識分子群體中的優秀人員作為黨員發展的重點,吸收各行各業的優秀分子加入黨組織,不斷增強黨的群眾基礎。在機關,重點發展政治素質高,敬業、服務、奉獻、擔當精神強的優秀年輕幹部和業務骨幹入黨;在農村,重點發展政治素質好,具有一技之長和“雙帶”能力的村幹部、致富能手、復員退伍軍人、回鄉畢業生入黨;在企業,重點發展在重要艱苦崗位上做出突出成績的生產和技術骨幹入黨;在非公有制經濟領域,重點發展覺悟高、技能高的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和生產經營骨幹入黨;在事業單位,重點發展政治素質好、專業素質高、對經濟社會貢獻大的教學科研骨幹、學術帶頭人入黨,進一步激發黨員隊伍的生機和活力,不斷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篇3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期召開會議提出,只有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同志為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們黨更加團結統一、堅強有力,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正確理解和強化“四個意識”,是增強黨的團結統一的重點所在,也是凝聚發展動力的重要思想保證。

  強化責任意識,增強敢於擔當的勇氣。責任和擔當是領導幹部講黨性的根本要求。黨性,永遠由責任來承載,由擔當來體現。溫家寶同志曾說過:“事不避難、敢於擔當。”領導幹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最重要的就是要把盡職盡責、敢於擔當作為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責任心強不強,是決定我們的工作能否完成好的重要因素,是衡量幹部作風是否優良的重要標準,是檢驗幹部是否稱職的試金石,也是能否成就事業、推動發展的重要保證。作為黨員幹部,任何時候都要忠誠黨和人民的事業,都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工作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只要盡心盡責,再複雜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漠視責任,再簡單的工作也可能出現差錯。一名優秀的領導幹部,必須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牢固樹立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觀念,敢做敢為,對於應該做的事頂著壓力也要幹,對於應負的責任迎著風險也要幹好,為黨擔當、為國擔當、為民擔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體現“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彰顯“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繫”的執政要求。

  強化學習意識,提升敢於擔當的能力。擔當需要勇氣,更需要能力,而能力來自學習。博學之人常常在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法時一針見血,善思之人常總結經驗教訓,才練就看問題鞭辟入裡,解決問題全面縝密的品質。在中央黨校建校80週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講話強調,“領導幹部應該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作為領導幹部,面對“本領恐慌”,知識、能力、素質與時代要求還不相適應的嚴峻現實,一定要增強學習的緊迫感,強化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以的敬畏態度加強學習,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堅持實踐、實踐、再實踐,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帶著濃厚的感情學,帶著執著的信念學,帶著實踐的要求學,主動來一場“學習的革命”,不斷提高應對時代競爭、工作挑戰和敢於擔當的能力。要在加強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著重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實踐中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觀察事物、分析問題,提高工作的科學化水平;要堅持轉變作風,堅持走群眾路線,深入基層、問計群眾,不斷向基層幹部群眾學習,完善工作思路、措施和方法;要把精力用在幹事創業上,把心思用在無私奉獻上,不斷打造過硬的綜合素質,錘鍊敢於擔當的能力,踏實工作、埋頭苦幹,不怕吃苦、不尚空談,以擔當的本領、擔當的作風擔負起推動工作科學發展的重任。

  強化奉獻意識,彰顯敢於擔當的胸懷。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級政府的根本宗旨;是黨員幹部履行職責應盡的義務,也是奉獻精神的直接體現。自古以來,奉獻精神都被視為居官從政應具備的美德,都是敢於擔當的體現。指出:“擔當大小,體現著幹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作為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時刻牢記肩負的神聖使命和責任,提醒自己端正心態,珍視信任、不負重託,腳踏實地、勤勉工作,無怨無悔、甘為人梯,在困難和危險面前能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在榮譽和利益面前會低調處之、先人後己,在失誤和挫折面前不貪功諉過、敷衍塞責,做到敢擔當、能負重、有作為。大無大有的週一生淡泊名利,一心為公,為黨的事業鞠躬盡瘁,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奉獻終身,他的無私精神一直感召著我們。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作為黨員幹部,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發揚艱苦奮鬥、真抓實幹、甘於奉獻的精神,用勤勞和智慧謀幹事、多幹事、幹成事,把人民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應有貢獻。

  強化敬畏意識,夯實敢於擔當的底氣。無私才能無畏,無為才敢擔當。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指出:“大量事實證明,一個地方的工作,成在幹部作風,敗也在幹部作風;一個地方的事業,興在幹部作風,衰也在幹部作風。”領導幹部只有乾乾淨淨辦事才能堂堂正正做人,才能硬起手腕管理讓人服氣,才能帶動本地本單位本部門工作方式的改進、工作作風的轉變,才能糾正老爺作風、衙門習氣,才能改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和杜絕吃拿卡要,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服務水平,才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執行力。作為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嚴把廉潔關,時刻繃緊廉政防線,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做到不貪不佔、兩袖清風,自覺接受組織、群眾和社會的監督;要嚴把作風關,堅持原則、公道正派,嚴格按照政策辦事,堅決抵制說情之風、關係之風、跑要之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敢於向違紀違法行為亮劍,敢於為因堅持原則得罪人的幹部撐腰;要嚴把行為關,模範執行黨的紀律和各項規章制度,執行黨員幹部行為規範,自覺抵制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蝕,防止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做到始終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切實肩負起組織的信任、群眾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