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名人寫過青春勵志的散文
最近很多小夥伴都問小編,那麼名人寫的青春勵志散文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寫的青春勵志散文:不及時成功就是失敗
作者:劉墉知名華人作家、畫家
由於後院緊鄰著被列為鳥類保護區的森林,使我經常能觀察到鳥類的生態,尤其是在屋簷下掛了野鳥的餵食器,躲在百葉窗後,更可以近在咫尺地看它們的小動作。
最愛仲春、山茱萸花盛開的時節,紅雀、藍堅、斑鳩、麻雀,都攜家帶小地來進餐。其中陣容尤其龐大的要算是麻雀了,一對父母,足足領來五隻小寶寶,不知是否因為怕冷,寶寶緊緊地擠在同一枝上,等著父母餵食。
大鳥總是先飛到餵食器裡卸取穀子,然後飛到地面咀嚼,再回到枝頭哺育孩子。而每當大鳥飛臨的時候,小雀都極力地抖動翅膀,張大了嘴巴,併發出叫聲,別看那些小鳥不大,它們的嘴巴張開了可是驚人,似乎整個頭,就只有一張嘴的樣子。而且小雀的嘴跟大鳥的顏色不同,色彩較淺,邊緣呈淡淡的黃色,變得非常顯眼。
觀察久了,這些小鳥的生活,竟使我產生一種驚悸,我發現在那一窩初生的小鳥之間,居然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生存的競爭。至於那張大嘴巴、高鳴、乃至抖翅的動作,則莫不是為了吸引大鳥的注意。
鳥畢竟是鳥,那做父母的居然不知道算計每個孩子的食量,它們可以來來回回地,喂同一、兩隻小鳥,只為了那兩隻的嘴張得特別大、聲音特別響、翅膀抖得特別凶。有時候看到最瘦小的一隻,半天吃不到一口,真是讓我發急,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只怪它的父母太蠢,更怪它自己不知道爭取表現哪!
幾乎是一定的,那不知道表現而吃不到東西的小鳥,後來都不見了,剩下壯碩的兩三隻,被喂得更結實,終於能獨立進食。我常想:這是否就是自然的定律呢?因為大鳥的體力有限、食物有限,在成長過程中。當然有些子女要被淘汰。於是那抖翅、張大嘴、高鳴的的表現,就值得我們深思了。因為鳥的社會正反映了人類社會,生物間生存競爭的道理是相同的。
我們常說人才不怕埋沒,遲早會被髮掘出來。但是,今天這句話或許不對了!
一百年前,你可以靠科舉考試而一舉成名天下知;三十年前,你可以大學畢業而雄糾糾、氣昂昂;十年前,你可以混個碩士而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但是再過十年,只怕你拿到博士學位,都還可能失業。因為你一心讀博士,“出道”落在別人後面,等學位拿到時,只能給國中畢業的老闆打工。
在這個極端競爭的時代,你不但要成功,而且要及時成功,否則就是失敗。甚至你要嫁個理想的丈夫,再也不能憑自己天賦的外在或內在來吸引異性,而要主動地展示給你中意的人看。
否則你可能只是一本封面無比精美的書,由於出版商少了炒作、宣傳和疏通,而被束之高閣。也可能是內容無比深入的精品,卻落得一本也賣不掉的命運!
你的內容再美,人家翻都不翻,又有什麼用?尤其現實的是:在這個時代,一過時,就沒人要了!
所以,不如學學我窗外那兩隻聰明的小雀吧!
名人寫的青春勵志散文:當我們開始抱怨時,離成功就越來越遠了
作者:吳淡如臺灣著名電視臺、電臺節目主持人
最近,我到一位廚師朋友的餐廳吃飯。當晚,餐廳的人不多,朋友做完菜後,出來和我聊天。
“唉,最近我們這條街開了好多家餐廳,生意愈來愈難做。”他說。
他抱怨了很多事情。比如,臺北市的上班族愈來愈窮,根本沒錢到外面吃飯。最近總是下雨,人們不願外出吃飯。老闆不為餐廳申請信用卡付賬,客人得用現金付賬。
我聽著他的抱怨,突然想起半年前我來這裡時,這家餐廳剛開業,朋友覺得客人沒想象中多時也曾抱怨:“唉,這條街上一家餐廳也沒有,只有我們一家,客人也不會專程過來,生意很難做。”
我說,或許我可以幫他解決問題,問他是否有財報。他拿來了,我一會兒,發現一個問題:“你的生意中午好,晚上不好,這裡是上班區,晚上人不多,不如削減晚上的開支。你看,店裡晚上有5個工作人員,如果晚班少請一人,人力費用就少很多。”他聽到這個建議立即反駁:“我是從五星級飯店出來的廚師,不多請幾個人,沒有面子。何況,萬一客人忽然變多,我很難馬上找人來支援。”
他不想變。我苦笑,不再多說。臺灣有很多餐廳開在更偏僻的地區,照樣高朋滿座。如果你做得夠好,總有人不遠千里而來。我曾在某個暴風雨的天氣,冒著山體滑坡的危險,到某個郊區餐廳用餐,那裡照樣人滿為患。商業社會的資料都會說話,如果經營資料不理想,一定有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如果只知怨天尤人,那麼,你只能等著讓問題解決你。
每天早上,我的信箱就會收到昨天的收視率資料。收視不好,就要先檢討自己,絕不能對老闆說,是大家沒有格調,不看我們這麼有水平的節目。當然,大部分人都很會找理由。我聽過很多理由:書賣不好,就說是網路搶走出版市場、年輕人都不讀書;拍的片子不賣座,就說大家都不愛國產片。問題是,環境再壞,也有人能披荊斬棘——可不是因為他運氣好。
如果一個人一直抱怨來抱怨去,剛開始,他會過得很輕鬆,因為錯都在別人身上,但慢慢地他會活得越來越沉重。最糟的是他開始怪命運。怪命運最容易,因為天已註定,都不關自己的事。然而一旦走到怪命運這一步,你就很難翻身了。
名人寫的青春勵志散文:有些東西,只會讓你遇到一次
作者:張小嫻香港著名女作家
許多年前,無意中在日本東京一家生活雜貨店裡買到一個漂亮的布袋,於是,以後每次重遊東京,我都會去同一家店逛逛。可是,自從那個布袋之後,我再沒有找到稱心滿意的東西了。
有些東西,的確只會讓你遇到一次。
你也有過這種經驗吧?因為一次美麗的偶然,我們愛上了一個地方,並且相信以後還會有更多驚喜。可惜,那些驚喜卻不再出現了。雖然是這樣,你也許還是會繼續探訪那個地方,直至你在另一處遇到一個更美麗的偶然。
無數次失望之後,仍然重臨,只是因為不想錯過。
我們多麼害怕失之交臂?
有時是一襲衣裳、有時是一件收藏品、有時是一個人,你不一定很想擁有,但是,錯過了便太可惜。
我們不敢錯過有過美麗回憶或美好經驗的地方,不是放不開,而是捨不得。
在平凡的生活裡,我們樂於懷抱著一個微小的希望。為了一個希望,即使花一點時間,或再失望一次,又有什麼關係呢?
你是星期幾的樣子?
你有沒有發覺自己每天都有一個樣子?星期一的你跟星期三的你是有一點不同的。這麼細微的差別,也許只有你自己看得出來。
我覺得星期三和星期五的我比較好看,而星期天和星期一就比較糟糕。沒人明白那是什麼原因,反正我們永遠不會是昨天或明天的自己,只有當下這一刻才是真實的。
同樣地,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覺身邊的人在星期六的樣子比星期一可愛,也許是因為星期一的工作通常很沉重吧。到了星期六,他會寬容很多所以我會揀在星期六發脾氣。
你身邊的人呢?你是否能夠說出他一星期七天裡臉上微妙的變化?還是已經沒有感覺了?
曾幾何時,我們很努力去捕捉戀人身上的一切。他指甲的形狀、拇指的彎度,他牙齒的顏色,他的脣紋,他眼睛裡黑和白的比例,他身上沒穿衣服時的窘態,他充滿情慾時,面板散發出來的味道……這一切一切終將消逝,我們唯有儘量記憶。
就這樣,從星期一到星期天,我們從戀人身上尋找彼此相似之處,然後歌頌它。
我們也同時尋找彼此相異之處,然後遺忘它。
只是,終有一天,我們會變得疏懶和挑剔,不是重新想起彼此相異之處便是忘了他星期一和星期六的樣子有什麼分別時,難免有一點感觸。因為,由始至終,我們所期待的愛情,並不是一起默默過日子,直至面目模糊;而是像流轉的四季,每一個微妙的變化都充滿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