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勵志素材
專注於一件事,看似簡單,其實是對毅力與恆心的考量。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2007年,卡卡在榮膺世界足球先生的致辭中說——在小的時候,我只是夢想成為聖保羅隊的一名職業球員,後來想著能為國家隊踢一場比賽,哪怕一場,僅此而已。後來我不僅成為一名職業球員,還成為國家隊的一員,而今又站在這裡享受如此榮譽。但《聖經》說上帝會給你比你想要的更多的東西,這些就是發生在我生命中的事……
在我小的時候,夢想著能考上大學離開農村,將自己的戶口變成市民,不用去地裡勞動而是在城市的單位上班,如果不是體力勞動而是鄉下人說的那種“坐辦公桌的”,就求之不得了!直到高中,我的夢想也不過如此。即使讀大學後,也整天夢想著畢業後能在省城找到工作,覺得一份正式的、穩定的工作更是遙不可及。
沒想到,後來,這些夢想都次第實現。
常想,如果在二十年前,有一位智者眯著眼睛這樣描繪我的未來——在省城一個不錯的單位謀得一份營生,拿著一份說得過去的薪水,擁有不少朋友,去過很多地方,還能不時地幫助別人,住著什麼房,開著什麼車,有一個什麼樣的愛人,還有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天啊,那就是我心目中的成功人士啊!
現在看來這些簡單的現實,其實就是最初的夢想。
因為懂得自己曾經是怎樣地踮起來腳眺望未來,是怎樣地加快腳步追逐夢想,所以就懂得什麼是自己生命中最需要的、最重要的,就會珍惜已經得到的,就會看淡那些失去的,就會懂得感恩命運、感恩上天,就會懂得知足、滿足!
就會知道自己其實是一個幸運、幸福的人!
二
讀初中的時候,班上有兩個女生聞名全校:一個是楊麗麗,一個是蘇小薇。前者因為傲視群雄的學習成績,永遠霸佔著學校的第一名。後者因為性格張揚,著裝奇特,讓老師無比頭痛而為大家所熟知。
就是這樣看起來完全不著邊的兩個人,據說兩家還是親戚關係,住得也挺近,所以楊麗麗從小就是蘇小薇父母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什麼都是好的,何況性格溫和、乖巧懂事的楊麗麗的確是優秀得讓她不得不打心眼兒裡膜拜。
其實人生的前十幾年,蘇小薇一直過得特別順暢。她除了性格有些誇張,骨子裡有些叛逆以外,學習成績在班上也算是中上等。那個時候她覺得人生最重要的是讓自己開心,直到中考成績出來的那天,楊麗麗不出任何意外地上了本市最好的高中,蘇小薇勉強達到一所普通中學的分數線。兩個人的人生在大人看來,似乎從這一步就開始涇渭分明。
高中三年,楊麗麗一如既往地優秀得讓人望塵莫及。那個時候蘇小薇最怕的是春節,親朋好友聚在一起,難免會拿兩個人做比較。以前她也不在意,可似乎是一夜之間她漸漸地開始思考起人生這樣重大的話題,楊麗麗永遠是她人生路上的一盞指明燈。若真要在學習這件事情上與楊麗麗比拼,她覺得她的人生真是有些失敗。
楊麗麗接到北大通知書的時候,蘇小薇的分數剛好達到二本分數線。如果說人生擯棄掉出生這樣的客觀因素,從這一步開始作為起點的話,那蘇小薇不得不承認,她在起點上輸了一大截。
大學四年,蘇小薇像一頭從睡夢中醒來的獅子。她活躍在學校的各大社團,是各項大型活動的組織者,甚至帶領一幫文學愛好者把一本校園刊物辦得有模有樣。空閒的時候,她就躲進圖書館給各大雜誌寫稿子,四年堅持下來已是小有名氣。畢業的那年,她去了北京,帶著各種獲獎作品加上面試時的出色表現,擠進了當地有名的報社。
蘇小薇做夢也沒有想到,會在同一棟大樓裡遇見楊麗麗。更戲劇化的是學新聞傳播專業的她與學商務英語的楊麗麗供職的是同一家單位的不同部門。人生似乎在那一刻殊途同歸,如果說有什麼不同,楊麗麗的每一步都走得穩妥而有力,而蘇小薇的人生開竅得有點晚。不過好在,一切都還來得及。她在人生的拐點上,贏得很漂亮。
讀書的時候,特別喜歡數學老師說的一道題目可以有多種解法。方法千千萬萬種,最終不過是殊途同歸。
其實人生也是一樣吧,即便我們輸了起點,至少我們還有拐點。所以不如就從此刻開始,埋下頭來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說不定哪天拐個彎,看到的就是那個你期待了很久的地方。
三
臺灣著名劇作家、導演李國修,在懵懂年少時,曾對自己的父親——臺灣唯一會做京劇戲靴的人,抱怨過這樣一句:做鞋做了一輩子,沒見你發財。沒想到,李國修話音剛落就遭父親痛罵:“你爸爸我從16歲開始做學徒,就靠著這一雙手,你們5個小孩長大到今天,哪一個少吃一頓飯,少穿一件衣裳?人一輩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圓滿。”沒想到,“一輩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圓滿”這句話,成了李國修的人生格言。
“一輩子做好一件事”,說到底,就是一種專注的力量。法國作家莫泊桑小時候曾在福樓拜面前自信地說:“我上午用兩個小時來讀書寫作,用另兩個小時來彈鋼琴,下午則用一個小時向鄰居學習修理汽車,用3個小時來練習踢足球,晚上,我會去燒烤店學習怎樣製作燒鵝,星期天則去鄉下種菜。”說完後一臉得意。福樓拜聽後笑了笑說:“我每天上午用4個小時來讀書寫作,下午用4個小時來讀書寫作,晚上,我還會用4個小時來讀書寫作。”福樓拜接著問:“你究竟有什麼特長,比如有哪樣事情你做得特別好?”這下,莫泊桑答不上來了。於是他便問福樓拜:“那麼,您的特長又是什麼呢?”福樓拜說:“寫作。”原來特長便是專注地做好一件事情。於是,莫泊桑下決心拜福樓拜為文學導師,一心一意地讀書寫作,最終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專注於一件事,看似簡單,其實是對毅力與恆心的考量。成功學上有個著名的“兩萬小時理論”,即“經過兩萬小時鍛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卓越”。可以想象,兩萬小時的鍛鍊是怎樣的漫長、枯燥、無趣,甚至絕望。但是,如果以責任、興趣為動力,把這兩萬小時分解到活著的每一天,也只要每天半小時、一小時而已。凡人皆能做到,成功並非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