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感悟人生的名言
都是富含哲理的,值得細細品讀。下面小編為你分享的是的內容,希望你會喜歡!
最新
1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資治通鑑》卷九十六 愛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確,恰恰是害了他。
2 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張載《正蒙·中正》
3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正蒙·乾稱》
4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繫辭上》
5 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6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7 夫婦和而後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8 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9 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10 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11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列傳》
12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13 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14 見利思義。——《論語·憲問》
15 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16 義,志以天下為芬。——《墨子·經說上》:義,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為自己分內的事。
17 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
18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19 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
20 臨難毋苟免。——《禮記·曲禮上》:在災難與危險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氣節。
26 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精選
1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2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3 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荀子·榮辱》
4 知而好問者聖,勇而好問者勝。——《文字·自然》
5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列傳》
6 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孟子集註>卷二》
7 初生之犢不懼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回
8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9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10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11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2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論語·泰伯》
13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
14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論語·子張》:廣博地學習以堅定自己的意志,懇切的提問並且聯絡實際進行思考。
15 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孟子·離婁下》
16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17 學至乎沒而後止。——《荀子·勸學》:學習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算中止。
18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19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
20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錦集
1 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用眾》
2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3 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進學解》:德行由於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隨聲附和而毀掉。
4 聖人無常師。——韓愈《師說》
5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
6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7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八首》之一
8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9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
10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1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章
12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章: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
13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第章
14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第章
15 聖人擇可言而後言,擇可行而後行。——《管子·形勢解》
16 三思而後行。——《論語·公冶長》
17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如果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後句
18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19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20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韓非子·喻老》
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