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名人感恩故事

  每一種恩惠都有一枚倒鉤,它將鉤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裡就得到那裡。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培根的醒悟

  我一直以為他是一個完美的人。

  17世紀的英國,一個年輕人醉心於權力,千方百計地往官位上爬。雖一度遭國王冷落,但他還是喜歡權力。

  為了升官,年輕人把所著的書贈給當時的新國王詹姆斯六世。在書信和題詞中,他極盡對國王阿諛奉承,甚至用上了諾言和諂媚,以求得一官半職。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得到了英國檢察長這一顯赫的職位,幾年後他又升為英國大法官,並被授予爵位。

  但很快,年輕人就成了國王同國會之間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並永遠喪失了做官的資格。即使到了這種田地,他仍然無比深情地迷戀著官場,不惜四處奔走以求重新進入政界,直到這一切努力都歸於失敗後,他才深深懊悔,懊悔自己為權力浪費了那麼多大好的青春。痛定思痛,年輕人終於一心轉向原本就喜歡的哲學,真正開始了他一生中最有價值的生命歷程。

  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思想家培根。

  培根終於“醒”了,他為世人留下至理名言:面對幸運所需要的美德是節制,面對厄運所需要的美德是堅韌,後者比前者更難能可貴。

  一個人的劣質往往是在人生最得意的時候暴露,一個人的美德也往往是在人生最困難的時候顯現。

  篇二:曼德拉的頓悟

  南非的民族鬥士曼德拉,因為領導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而入獄,白人統治者把他關在荒涼的大西洋小島羅本島上27年。

  羅本島位於離開普敦西北方向7英里的桌灣。島上佈滿岩石,到處都是海豹和蛇及其他動物。曼德拉被關在總集中營一個“鋅皮房”裡,他每天早晨排隊到採石場,然後被解開腳鐐,下到一個很大的石灰石田地,用尖鎬和鐵鍬挖掘石灰石。有時從冰冷的海水裡撈取海帶。因為曼德拉是要犯,專門看押他的看守就有三人。當1991年曼德拉出獄當選總統以後,他在總統就職典禮上的舉動震驚了世界。

  總統就職儀式開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辭歡迎他的來賓。在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後,他說令他最高興的是當初看守他的3名前獄方人員也能到場。他邀請他們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紹給大家。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寬巨集的精神,讓南非那些殘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顏,也讓所有到場的人肅然起敬。看著年邁的曼德拉緩緩站起身來,恭敬地向3個曾關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場的所有來賓以至整個世界,都靜下來了。

  曼德拉後來向朋友們解釋說,自己年輕時性子很急,脾氣暴躁,正是在獄中學會了控制情緒才活了下來。他的牢獄歲月給了他時間與激勵,使他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遭遇苦難的痛苦。他說,感恩與寬容經常是源自痛苦與磨難的,必須以極大的毅力來訓練。曼德拉說起獲釋出獄當天的心情:“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

  看看我們的周邊,人們之所以總是覺得煩惱纏身、充滿痛苦,總是怨天尤人,多半是因為我們缺少像曼德拉那樣的寬容和感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