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時事評論精選
時事評論作為高三政治科目複習極其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學生重視,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三政治時事評論,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政治時事評論一
時事評論背景:
近日,蘇州地鐵2號線發生滑稽一幕,一名男子竟電梯上突然強吻地鐵站女保潔,該地鐵站監控畫面記錄了男子強吻女保潔員猥褻過程。監控畫面顯示,女保潔員奮力反抗,但男子並不罷休,可能是看到監控探頭,這才放開女保潔員並逃離。事件發生後,有媒體直呼“辣眼睛”!
時事評論觀點:
在當前的輿論場上,有這樣一種現象,但凡有任何荒誕奇葩的事件發生,網友們都會調侃議論一番,雖說獵奇心態人人都有,可在圍觀一件事情時,應該保持的是理性和善意,而不是將自己的調侃,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就拿此次“男子強吻保潔阿姨”來說,如果是一個陌生男子強吻了美女,就是性騷擾,可為何強吻了保潔阿姨,就變成了大眾娛樂談資?
需要警惕的是,這種對於職業和性別的調侃,是極具歧視意味的。因為,當一個“性騷擾”事件,以一種娛樂化的方式呈現出來時,它的嚴肅意義已經被消解於無形。雖說網路平臺的自由性和開放性,會讓一個話題的討論,呈現出光怪陸離的狀態,但話語方式的解放,絕不能丟失嚴格的人文底線。比如對於“辣眼睛”這個詞,媒體在採用這類網路用語的時候,應該分清它的適用環境和社會意義,不顧公序良俗地廣泛傳播,只會讓觀眾的價值觀,受到明顯的誤導。
同樣都是性騷擾,換做是小學生,恐怕會受到“口誅筆伐”,但在保潔阿姨這裡,卻變成了“辣眼睛”。這種明顯具有職業和年齡歧視的傳播,體現的不是新聞素養,而是“節操碎了一地”。在其背後,恐怕還有“泛娛樂化”心態作祟。在資訊爆炸、觀點多元的今天,新聞工作者的價值取向,是摒棄對職業和性別的偏見,守住基本的人格底線,不能只是為了迎合觀眾的獵奇心態,只顧抖包袱、造笑料。否則,這種充滿惡趣味的價值取向,帶來的就只能是戲謔和“愚樂”效應。
當指責變為調侃,當嚴肅討論變為無所顧忌、消費戲謔,恐怕最受傷的,還是那些被遺忘在角落的弱勢群體,而無形之中,這種以“辣眼睛”為名的新聞傳播,就會變得越來越無聊和低俗。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一種開放、多元的價值觀體現,也許有人會將那句“言論自由”掛在嘴角,但這些人,無非都是一些罔顧審美趨向、價值虛無的“看客”,非但沒有對嚴肅性事件的敬意,反而還消解了其中的價值和警示意義。
當一切都可以被惡搞,當一切都可以被消費,社會上的眾人,可能就只剩下一副早已成為娛樂附庸的空殼。當保潔阿姨還在為自身權益受到損害,而獨自傷感時,部分媒體就已經在渲染其“情緒穩定”。我想,三觀不正的,可能不僅是那位實施強吻的男子,還有那些惡意調侃、哈哈大笑的看客們吧!
在《娛樂致死》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民族分心於繁雜瑣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之,人民蛻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麼這個民族就會發現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就在劫難逃。”由一起“強吻”事件,我們看到了各色各樣的人生百態,只是,這種淺薄與平庸的“集體狂歡”,最終帶來的,就只是一種扭曲的“審美快感”。
高三政治時事評論二
時事評論背景:
公安部日前公佈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修訂公開徵求意見稿》,第二十一條取消了現行《治安管理處罰法》已滿14週歲不滿16週歲未成年人不適用行政拘留處罰的限制性規定,將初次違反治安管理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的年齡範圍從之前的“已滿16週歲不滿18週歲”修改為“已滿14週歲不滿18週歲”。
時事評論觀點:
近年來,校園凌霸事件、少年凶殺等犯罪事件屢見報端,本該朗朗書聲的校園充斥暴戾、本是天真無邪的年紀滿含凶惡,一起起惡性事件刺痛著公眾的神經,因而,關於完善立法及幫教未成年人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雖說“滿14歲可行拘”目前還只是徵求意見稿,並不意味著最後確定能夠寫入正式版本的法律中,但是,這一修改顯然是對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得不到有效遏制,進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甚至強烈不滿的“積極”迴應。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不要忘了為什麼而出發。原先的滿16歲才行拘的舊規也好,如今的修法徵求意見稿也罷,其實本質上一方面是為了匡正踏入歧途的未成年人,另一方面是對“矜老憫幼”儒家思想的仁政文化的繼承。因而,就此意義來說,16歲和14歲的差異倒是其次,重要的是“匡正”和“矜老憫幼”的方式該是怎樣的。
需要承認,如今的孩子早熟,不僅指生理層面,更指因接收資訊的方式更多元、獲取的資訊量更多、生於長於網際網路環境中等因素,導致現在不少孩子們看待世界的眼光遠遠差異於自己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思想的成熟程度。也就是說,將目光放在孩子們的心理層面遠比只關注實際年齡更重要。
要知道,違法甚至犯罪,已經是未成年人的一次歧途,這其中有的是因為家庭不完整導致心理扭曲進而走上犯罪之路的,也有家境富足疏於管教縱容成“小霸王”的,還有性格特立獨行被一眾擁躉者推為“老大”的,甚至更有因為“看不慣”“情敵”“她長得漂亮”等瑣事引發衝突的……不論哪種,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因素在作怪,比如青春期少年所謂的自尊、面子等。
然而,若因“熊孩子”犯事兒就直接行拘,恐怕這將會成為另一個歧途的起點。這並非危言聳聽,因為不管是14歲還是16歲,被拘留當然會形成我們想要的震懾力,但更多的恐怕還是給他們帶來心理陰影。資料顯示,成年累犯80%以上有未成年人時期的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或者違法犯罪經歷。因而未成年人時期的拘留和監禁對於阻止他們走上犯罪道路並無太大的幫助,反而讓他們在缺少分管分押的情況下,掉進大染缸,同時變得更加自卑、心理扭曲,人格被異化甚至形成反社會人格,成為更大的隱患。
修法的本意挺好,但社會長治久安,人人存心向善更是制定法律的初衷。有時法律的“剛”並非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金油”,一些同樣屬“剛”的社會問題,更需要道德的“柔”和整個社會的關懷來“克”。
總之,別讓已經誤入歧途的孩子們被這“剛”的法嚇到另一條歧途上。家校關愛、社會共治等精神匡扶才是對“矜老憫幼”這種跨越千年的文化迴應。
高三政治時事評論三
時事評論背景:
“孩子們帶我們看帆船落日、出海、沙灘散步、跳傘,很開心。”這是一位高中數學老師在雞年春節期間釋出的一則朋友圈,也是無數中國家庭春節團圓相聚的新縮影。春節期間的資料顯示,團聚主題沒有變,但團聚的方式卻有了新變化,許多家庭“要麼在景區,要麼在去景區的路上”。旅遊,正成為中國人的新年俗。
時事評論觀點:
有人把春節作為觀察傳統中國和現代中國的視窗。如果把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看作一把吉他,每條琴絃代表了不同的側面,那麼旅遊過年就是一個撥片,撥動琴絃奏出“紅火”“井噴”“風尚”等旋律。在那些跳動著的輿情音符背後,有著中國節拍的數字表達,既可以感受春節旅遊的變化,又可以聆聽多彩中國的律動。
從巨集觀層面看,據國家旅遊局資料中心綜合測算,2017年春節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3.44億人次、旅遊總收入達423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3.8%、15.9%,其中旅遊消費佔到春節全國零售與餐飲企業銷售額的一半以上。驚人的數字,折射其帶動的新時尚正改造著現代人的節慶方式和生活方式。從微觀層面看,人民網輿情監測室釋出的春節5A景區輿情熱度排行榜顯示,網友們的關注熱點主要集中在這些景區為節日舉辦的廟會、社火等傳統民俗活動,如湖南嶽陽樓長樂故事會、南京秦淮燈會、趵突泉迎新春花燈會等。告別“看看看”“買買買”的簡單模式,轉向現代景緻和古老民俗的感受之旅,正在成為千萬人跨越時空的文化訴求。
最強勁的律動來自青年,最生動的樂章來自新生代。一方面,雞年春節中80後佔到旅客總數的45%,他們撐起了消費、生活、建設的半邊天;另一方面,新事物、新體驗佔據多數,超過七成使用者選擇移動端下單,網約導遊服務備受青睞,便捷、品質成了不可抹去的標籤。實際上,從古老年俗到時尚選擇,從老一輩到新一代,歷史傳統在代際間傳承,而“春節+旅遊”組合出了新經濟、新動能,也蘊藏著發掘未知的可能性。
中國律動不僅跳躍在東方,也響動在西方。今年春節,出境旅遊人次超過600萬,出境目的地近到新加坡、越南,遠至瑞士、義大利甚至破冰南極,均有較大的遊客漲幅。外媒紛紛發出這樣的感嘆:“春節成為許多國家爭奪中國遊客的好時機”“中國最大的節日正走向全球”。甚至有外媒給出“為何每一箇中國新年的日期都不相同”的解釋。正是因為600萬乘以消費額便是不可估量的經濟效應,春節因而具備了“全球黃金週”的一面,也讓世界越來越熟識地認知中國及其文化傳統。
然而,不管身在何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都會讓中國律動產生雜音,這是不容忽視的缺憾。有因違反規則而付出的生命代價,這不是相聲中的“虎口遐想”,而是現實中的“虎口悲劇”;有管理不足的口碑損失,不管是景區打人還是欺詐消費,短期的急功近利換不了旅遊市場的持續健康,有刮骨療傷的淨化決心才能實現“下不為例”;有境外出遊的安全意外,馬來西亞沙巴沉船事件、埃及熱氣球超載墜落……凡此種種,說明即便是和聲也要奏出美妙樂曲,而不是將琴絃“撥斷”。每當讓人痛心的訊息傳來,在關切與揪心的同時,更應舉一反三,時刻警醒。政府、旅行社、民眾都應該“和對弦、用對力”,協奏才能更動聽。
“再美的景點只有兩季:中國人去是旺季,中國人不去是淡季。”這或是讚歎中國人流動起來的能量,或是對扎堆擁擠的反諷。不管怎樣,通過輿情資料,我們看到了一個“旅行箱裡的中國”,有精彩也有悲喜,有對家的眷戀也有對世界的渴望。恰如此時中國的行進,只有堅定不移地“走出去”,才能於廣闊天地間找尋未來的意義。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