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畫中游反思範文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短短三句,描繪了風景秀美,物產豐富的江南水鄉。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語文素養是靠點點滴滴的語文基礎和長期持之以恆的語文實踐積澱、整合而成,低段語文教學的基礎和能力是語文素養摩天大廈的基石根基,紮實和牢固程度至關重要。在《操場上》一課中我就帶領學生認識了兩種基本標點符號“,。”在這一課中又進行了複習,請學生獨立標出句子,訂正後再指名分句讀,對讀錯句子的同學不急於指正,而請全班同學幫助他,這樣使大家在思考的同時,對句子的分法又進行了鞏固,在後面的分句朗讀中學生們都能夠正確讀出相應句子,並根據標點在朗讀時注意了相應停頓。

  接下來我請同學朗讀課文,再結合我剛才的講解說一說江南給人的感受,同學們踴躍地舉起了手,雖然他們的語言還顯得單調,但聽得出那是真心地讚美。為什麼說小小竹排畫中游?這個本課的理解難點也隨之解決,因為學生已經感受到江南美得就像一幅畫。

  課上完了,問題也隨之而來:為什麼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有多有少、參差不齊?在課下我也思考過,覺得還是要在習慣培養方面要多下工夫。既然有要求更要有檢查,每次佈置完預習作業,我都應該逐一檢查,完成的表揚,未完成的批評,並請學生監督其課下完成。

  什麼是習慣?就是行為的一種累積,在以後的教學中嚴檢查,我相信預習會成為本班學生的一種良好習慣。

  篇2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其對話關係是多重性的,但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體。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呵護學生的靈性,個性和悟性,有效地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讓學生的閱讀過程始終伴隨著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成為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成為"平等中的首席",因而,教師要善於在課堂上營造寬鬆,民主,活躍的課堂氛圍,與學生建立友善,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得師與生,尤其是學生樂於,善於對話。無論是教師對於學生感悟體驗時充滿鼓勵,賞識的話語"你說得真好","小朋友真棒"……還是對於學生遇到困難時誠懇的幫助,引導"不錯,媽媽做的魚和米飯都很香,但'香'是這樣寫的……",抑或是教師的體態語言"走到小朋友的身邊,指了指自己的嘴,提醒他注意說話先舉手"……無不體現"師生平等對話"的理念。學生因老師善意的提醒而樂於接受,因得到老師的肯定而興奮自豪,更因老師一句句充滿讚賞激勵的話語而激動不已。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心態才能保持開放,才能啟用學生的思維,產生充滿活力,充滿創造的體驗,也才能在對話過程中生成新的認識。

  篇3

  語文教學中"讀"十分重要,要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讀,讀出情,讀出趣,讀出思。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十分注重創設讀的情境,出示課文投影片後我問學生:小朋友在寬闊的江面上划著竹排都看到了什麼快自己讀讀課文。學生懷著好奇的心情認真地讀著課文,很快找到了鳥兒唱,魚兒遊,樹木密,禾苗綠油油等處,在反饋時我要求學生儘量用自己的話說文中的意思,這樣就使學生理解了"密","綠油油"等詞語的意思。同時也訓練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這節課上我覺得比較關注平時識字,讀文比較差的學生,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許很多時候教研課怕出錯,會多叫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不過我想課堂機會是平等的,所以我總是會把發言的機會留給每一個孩子。課堂上多給孩子一些表揚與鼓勵他們的學習信心會更足。

  1.重視朗讀,讀中感悟。其實一年級的孩子剛剛接觸課文,別看這麼短的兒歌,有些孩子要讀上好幾遍才能讀通順,所以要讀得有感情就更難了。因此在今天的課上我給了學生充分拼讀的時間,先做到讀正確,流利。在理解課文時,我讓學生說說看到了哪些景物這樣的提問是第一次嘗試,孩子們還是能很快領會到我的意思,說的也不錯,這是讓我欣喜的。在逐句朗讀時採用了指名讀,比賽讀,同桌讀等多種形式,有些學生的朗讀還是給我帶來了美的享受。我想孩子的朗讀能力就是這樣點點滴滴培養起來的。另外今天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問,也是第一次嘗試,我覺得還是很值得引導的,相信在以後的學習中他們會學會提問。

  2.利用遊戲鞏固生字。我把生字放到了生詞當中,讓小朋友們做摘取知識果子的遊戲,這樣不僅能看出他們的掌握程度,讓他們在遊戲中學習,更符合一年級小朋友們的特性。

  一年級的孩子學習這樣寫景的詩歌確實是一個難點,上過後才發現真的遺憾多多。在今後的教學中有待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