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地理複習提綱

  複習地理提綱有利於七年級學生提高聽課的效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日本

  地理位置:位於亞洲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側的一個群島國家

  領土組成:由本州、北海道、四國、九州四大島嶼及上千小島組成,統稱日本群島。人口1.2億多,是個地峽人稠的國家

  自然環境:日本屬多山地形,山地、丘陵佔國土總面積的3/4。廣大平原為最大的平原。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著名的海港幼神戶和橫濱。多火山、地震,富士山為活火山。森林和水力資源豐富,礦產資源貧乏。屬溫帶季風氣候***北部***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具有海洋性特徵,冬季溫和夏季涼爽

  經濟: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機械、電子、化學、紡織等

  ⑴工業

  a型別:發達的加工貿易型經濟

  b發展工業的條件:有利:勞動力資源豐富且素質較高;科技力量雄厚;多良港,有利於發展對外貿易

  不利:多火山、地震;

  國土狹小,資源少,工業所需資源和燃料大部分進口;國內市場小,工業產品主要銷往國際市場;對外依賴嚴重

  c工業分佈:太平洋沿岸及瀨戶內海沿岸地區***見P23圖:東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

  d海外投資建廠的物件是:美國、西歐、東亞、東南亞地區

  e日本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一,為世界經濟強國

  ⑵農業:農業生產在經濟中不佔重要地位,但現代化水平高

  ⑶漁業:捕魚量常居世界第一,北海道漁場為四大漁場之一

  5. 日本的文化特點:東西相容

  ***二***

  自然環境

  概況: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大洲

  地理位置:大部分位於東、北半球,跨東、西、南、北四個半球。

  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靠印度洋、西臨地中海和黑海。

  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3

  南部有三大半島,自東向西是中南半島、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

  地形、地勢特點:亞洲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約佔全州面積的3/4。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著名的大山脈有喜馬拉雅山脈、崑崙山脈、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分佈在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的外圍***要能在地圖上填注以上地名***

  平原多分佈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

  亞洲地面起伏很大,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和世界陸地最低處死海的湖面。整個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和湖泊:亞洲的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河湄公河,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恆河、印度河等。

  著名的湖泊有:裡海,是世介面積最大的湖泊;

  貝加爾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死海,世界上最鹹的鹹水湖河世界上最低的湖泊***要能在地圖上填注以上河湖***

  5. 氣候特點:氣候複雜多樣***原因:跨緯度廣,海陸差異大,地形複雜***、季風氣候顯著***原因:最大的大陸和最大的海洋交界處***、大陸性氣候分佈廣***原因:面積廣大,內陸遠離海洋***

  主要氣候型別及分佈:東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中部和西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西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北部為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和極地氣候、青藏高原和山地地區為高原山地氣候***見P7圖6.9要能填圖***

  亞洲有47個國家和地區,按地理方位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

  東亞指亞洲東部的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和蒙古五個國家;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共11個國家和地區。它們是: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汶萊和東帝汶;

  南亞是指從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以南,島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共7個國家。北部有尼泊爾、不丹兩個內陸山國,中部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個臨海國;南北印度洋上有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兩個島國。由於喜馬拉雅山脈把南亞跟亞洲其他地區隔開,是南亞在地理上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所以也稱為南亞次大陸;

  中亞地處亞歐大陸中部,包括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五國;

  西亞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島、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小亞細亞半島,共20個國家和地區。它們是:伊朗、阿富汗、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葉門、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塞普勒斯、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以色列、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

  北亞是指亞洲北部的俄羅斯

  ***三***

  東南亞

  新加坡:是一個著名的花園城市國家。經濟以轉口貿易和航運為基礎,發展了煉油、造船、電子、紡織、食品等工業。旅遊業收入是新加坡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

  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由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於1967年建立。汶萊在1984年加入,越南在1995年加入,寮國和緬甸在1997年加入,柬埔寨在1999年加入。在成立初期,東盟強呼叫和平手段解決區域爭端。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探索經濟合作途徑,在80年代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

  組成:中南半島+馬來群島

  位置重要性:地處亞洲和大洋州、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交“十字路口”,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聯絡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為日本的“海上生命線”。

  地形:

  ⑴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佈 上游水能資源豐富;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勢低平,易於灌溉,交通便利人口分佈稠密

  ⑵馬來群島:多火山,地形崎嶇,平原集中在沿海

  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中南半島***和熱帶雨林氣候***馬來群島***

  農業生產:

  ⑴中南半島的平原地區人口稠密,耕地較少,高溫多雨,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泰、越、緬為主要稻米出口國

  ⑵溼熱的氣候條件,使得東南亞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經濟作物產地。其中泰國是世界上最大天然橡膠生產國、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棕生產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以及金雞納霜和木棉生產國、菲律賓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產國和椰子出口國

  礦產主要有錫和石油

  東南亞是世界上華人、華僑最集中地區,盛行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