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檢測試卷及答案

  在高二這一階段,對於語文的學習要怎樣有針對性的做練習呢?彆著急,接下來不妨和小編一起來做份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檢測試卷,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檢測試卷

  1.字音

  ***1***給加點的字注音

  ①壬戌***  ***     ②舉酒屬客***  ***

  ③窈窕***  *** ④桂棹***  ***

  ⑤嫠婦***  *** ⑥愀然***  ***

  ⑦山川相繆***  *** ⑧釃酒臨江***  ***

  ⑨舳艫***  *** ⑩橫槊賦詩***  ***

  ⑪匏樽***  *** ⑫枕藉***  ***

  ⑬蜉蝣***  *** ⑭馮虛御風***  ***

  ***2***給多音字注音

  ①藏寶藏  躲藏   ②和和詩  和平   ③少少年  少見多怪  

  2.辨形組詞

  ①粟  慄     ②繆  謬  戮     ③溯  朔  塑  

  3.詞語釋義

  ***1***正襟危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滄海一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句默寫

  ***1***少焉,__________,__________。

  ***2***縱一葦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聲嗚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且夫天地之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7***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一、整體感知

  ***一***實詞

  1.通假字

  ***1***舉酒屬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馮虛御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異義

  ***1***凌萬頃之茫然

  古義: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古義: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詞多義

  ***1***望 七月既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

  ***2***困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歲饑民困:     猶耕者倦休而困止也:

  ***3***縱縱一葦之所如:    順之縱之:

  ***4***白白露橫江:       相看月未墮,白地斷肝腸: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4.詞類活用

  ***1***正襟危坐:________________

  ***2***順流而東也:________________

  ***3***舞幽壑之潛蛟:____________________

  ***4***侶魚蝦而友麋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虛詞

  5.於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月出於東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於是飲酒樂甚:        燕王欲結於君:

  6.然其聲嗚嗚然:            何為其然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沛公然其計,從之:      雜然相許:            然,有是言也:

  7.而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某所,而母立於茲:

  ***三***文言句式

  8.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翻譯文句

  11.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深層探究

  16.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轉化的?

  17.本文多次寫到主客回答,這種安排有什麼作用?

  18.作者在第四段中是怎樣闡發自己的人生感悟的?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

  19.文章最後為什麼以酒後一片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結?這樣的結尾有什麼深刻含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和人生態度?

  三、技法遷移

  寫景、議論、抒情手法的有機結合

  [文本回顧] 課文第一段描寫了月下美麗的江面,第四段主要運用議論,重點說理。議論中融進作者的感情,寫景、議論、抒情融為一體,既展現作者豁達的心態,又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技法點撥] 掌握這種寫作方法,並能在平時及高考作文中靈活巧妙地運用,既可避免表達方式的單一,又能創設出一種景、情、理相融合的情境,為文章增添文采和感染力。在記敘文、散文寫作中,應經常運用這種寫法。

  [技法運用] 寫一篇400字左右的抒情散文,注意寫景、抒情、議論的有機結合。

  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檢測試卷答案

  基礎梳理

  1.***1***①rén xū ②zhǔ ③yǎo tiǎo ④zhào ⑤lí ⑥qiǎo ⑦liáo ⑧shī ⑨zhú lú ⑩shuò ⑪páo ⑫jiè ⑬fú yóu ⑭pínɡ

  ***2***①zànɡ cánɡ ②hè hé ③shào shǎo

  2.①粟米 火中取栗 ②綢繆 謬論 殺戮 ③溯流 朔風 塑造

  3.***1***理好衣襟,安然而坐。形容嚴肅而拘謹的樣子。正襟:使衣襟正。坐:長跪,表示恭敬。***2***好像大海里的一顆穀粒。形容非常渺小或數量極少。粟:穀物。

  4.***1***月出於東山之上 徘徊於斗牛之間

  ***2***凌萬頃之茫然

  ***3***如怨如慕 如泣如訴 餘音嫋嫋 不絕如縷

  ***4***侶魚蝦而友麋鹿 駕一葉之扁舟 舉匏樽以相屬

  ***5***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雖一毫而莫取

  ***6***舳艫千里 旌旗蔽空 釃酒臨江 橫槊賦詩

  ***7***寄蜉蝣於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

  文字互動

  1.***1***“屬”通“囑”,勸人飲酒 ***2***“馮”通“憑”,乘

  2.***1***遼遠的樣子 失意的樣子;完全不知道的樣子 ***2***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來作為聖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徵 美貌的女子 ***3***白茫茫的水汽 二十四節氣之一

  3.***1***農曆十五 眺望

  ***2***圍困 貧乏,貧困 睏倦,疲乏

  ***3***聽任 放開

  ***4***白色的,形容詞 徒然,白白地 下對上告訴,陳訴 與“丁”連用,白丁,指平民

  4.***1***形容詞用作動詞,整理 ***2***名詞用作動詞,東進,東下 ***3***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起舞 ***4***名詞的意動用法:侶,以……為伴侶;友,以……為朋友

  5.在,介詞 從,介詞 被,介詞 與“是”連用,於是,表示後一件事緊接前一事,連詞 與,跟,同,介詞

  6.擬聲詞詞尾,表狀態 這樣,代詞 但是,然而,連詞 認為……是對的 形容詞詞尾,表示……的樣子 表示肯定的回答

  7.表修飾,連詞,連線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 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然而”、“可是”、“卻”,連詞 表示假設關係,連線主語和謂語,相當於“如果”、“假使” 通“爾”,你,你的

  8.“於赤壁之下”介賓結構後置句

  9.“於東山之上”介賓結構後置句,“於斗牛之間”介賓結構後置句

  10.“於江渚之上”介賓結構後置句

  11.不一會兒,月亮從東山上升起,徘徊在鬥宿和牛宿之間。

  12.我的心空曠而惆悵,思念著在天邊的美人。

  13.使潛藏在深淵裡的蛟龍聽了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婦聽了傷心哭泣。

  14.何況我和你在江邊捕魚打柴,與魚蝦結伴,以麋鹿為友。

  15.哀嘆我們生命的短暫,羨慕長江流水的無窮無盡。

  16.感情變化過程:樂—悲—樂。先寫月夜泛舟,飲酒賦詩,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懷世俗的快樂心情;再從憑弔歷史人物的興亡感到人生短促,變化無常,因而跌入現實的苦悶;最後闡發變與不變的哲理,表現了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17.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作者飲酒樂極,扣舷而歌,以抒發其思“美人”而不得見的惆悵、失意的情懷。客人一曲洞簫,“倚歌而和之”,悽切婉轉,其悲咽低迴的音調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驟然變化,由歡樂轉為悲涼,文脈也因之曲折流轉,曲流中躍起浪花。

  第三段主人以“何為其然也”設問,客人以赤壁的歷史故事作答,文理轉折自然。客連用了三個問句,這三次發問使文章又泛起波瀾。客的回答表現了一種虛無主義思想和消極的人生觀,這是蘇軾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個方面,通過主客的問答,使文中的思想感情跌入低谷。

  第四段是蘇軾針對客的人生無常的感慨而陳述自己的見解,以寬解對方,實則也是寬慰自己。這裡表現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傾向於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而後,作者又從天地間萬物各有其主、個人不能強求予以進一步申說,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從此而更加開闊,文章又一次湧起波瀾。

  接著寫客聽了作者的一番談話後,轉悲為喜,開懷暢飲。“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照應開頭,極寫遊賞之樂,進而達到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這裡的景和情猶如長江在經歷了蜿蜒曲折、波湧浪疊、驚濤拍岸之後,遼闊而祥和地匯入大海。

  總之,運用主客問答的方式,使行文結構波瀾起伏、搖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層層展現和深層揭示。

  18.蘇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開頭的寫景和客的答話,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著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應該輕物質而重精神,執著於自己的不朽事業,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作者希望人不要發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並不現實的幻想境界,而應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境中不妨陶醉於大自然的懷抱中。作者的這種觀點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作者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輔相成的辯證關係。但這種觀點並不科學,因為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殺事物質與量的實際界限。總之,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作者的觀點還是積極的。

  19.結尾呼應開頭,如“舟中”呼應“泛舟”;“東方之既白”呼應“月出於東山”。結構渾然一體。最後寫“客喜而笑”,情感轉悲為喜。此時已不是開頭那種單純的山水之樂了,“笑”是分外欣慰和輕鬆的,蘇軾通過自我調節達到了精神上的滿足。這種結尾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謫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不錯,既不寂寞也不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反襯,用“杯盤狼籍”的雜亂來反襯內心世界的舒坦、寧靜。

  [技法運用] 略



的人

1.高中語文試題及答案

2.2016高考全國卷1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解析

3.高中語文記述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4.高中語文必修3測試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