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學好化學的基本方法

  剛跨入高一的新生,都信心十足、求知慾旺盛,都有把高中課程學好的願望。那麼如何才能學好高中化學呢?一下面是一些學好化學這一門課的基本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一***、首先要注重氧化和還原反應。

  氧化和還原反應貫穿了整個中學化學的始終,是需要大書特書的理論部分。不僅要熟記各種常見物質的氧化性、還原性及其相對強弱,而且要與電子得失,化合價升降,方程式配平、電極反應式緊密聯絡起來。該理論可用六個字高度概括:得低還,失高氧。“得低還”,意思是一種元素得到電子則其化合價降低,反之亦然,同時該元素被還原,生成還原產物;“失高氧”含義類同。至於各元素及由其構成的物質的氧化性***或還原性***強弱,與該元素在元素週期表中的位置息息相關。元素週期律的發現進而元素週期表的創立,是化學發展史的一大里程碑。把握週期表,關鍵掌握以下規律:主族族數=該族元素的最高正價=該族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週期數=該週期元素的電子層數;原子半徑由電子層數***主因***與核電荷數***次因***共同決定;同一週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徑依次增大,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徑依次增大,得電子能力越弱***從而氧化性越弱***,失電子能力越強***從而還原性越強***;同族元素化學性質具有類似性,等等。化學反應速率受反應物濃度、外界壓強、溫度、催化劑影響;化學平衡則受反應物濃度、壓強、溫度影響,與催化劑無關。關於平衡移動原理,大多數教師都強調該原理中的“減弱”二字。減弱並不等於消除,這一點類似於物理中的楞次定律。該原理不僅適合於化學平衡,而且適用於電離平衡,溶解平衡等其它平衡狀態。

  ***二***、口訣學習法。

  化學中要背要記的東西不少。不少同學就因常見的化學元素記不住而開始厭惡學習化學。把這些知識編成較易記住的口訣,就好學多了。如:氧中燃燒的特點:氧中餘燼能復燃,磷燃白色煙子漫。鐵燃火星四面濺,硫燃紫光真燦爛。再如:氯中燃燒的特點:磷燃氯中煙霧茫,銅燃有煙呈棕黃。氫燃火焰蒼白色,鈉燃劇烈產白霜。

  ***三***、“要素”學習法

  化學概念是化學學科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構成化學這部龐大機器的所有基本零件。化學中的一系列基本理論就是靠這些“基本零件”構成的。因而學習化學,首先要重視化學概念的學習。其次如何對待為數繁多的化學概念,是學習化學過程中迫切要解決的問題,為此,必須調動以記憶為主的各種心理因素。這些概念既有區別又有聯絡,因此在瞭解概念的聯絡和區別之後的第二步工作,應把化學中所有學到的概念都進行比較、分類、歸納,形成一個大的概念網路,再進行有意識記。同學們要每學一個新概念,都立即進行分析,把它歸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也就是歸納到整個概念網路中去。如能經常這樣進行有意識記,則概念的聯絡就會越來越多,概念和含義及其所概括的內容也就越豐富,對概念的理解也就越深刻。有意識記又能夠促使同學們找到的聯絡更多,概念網就越聯越大,所學知識就能夠達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四***化學實驗也是化學這門學科的要素。

  化學實驗是學好化學的重要手段,同學們不能把化學實驗僅僅作為培養一些操作技能或動手能力的手段,更應該重視化學實驗對於化學教學的作用。一般的同學在做化學實驗時,往往都是照方配藥。一邊看試驗報告,一邊做,看一步做一步,結論就是在書上抄抄,這樣對學好化學是沒有什麼幫助的。正確的做法是,在做實驗時,先是預習。搞清所做內容,充分熟悉反應物、產物、試劑的物性和化性,根據反應原理試著設想反應會出現什麼現象,什麼結果,清楚地熟記每一個操作步驟,做好預習報告。在實驗時,仔細觀察現象,變化與自己所瞭解的原理是否吻合。如“反常”的話,不要急著問老師,自己試著思考可能出誤差的原因,再根據反應條件,重做一遍,或稍改變一下條件再實驗一下,最後再請教老師。實驗結束後進行小結,分析實驗過程中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及時吸取教訓,就會有進步。

  最後再談談化學計算這一要素。對於化學計算的學習,要善於透徹理解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分類。有關化學量的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有關溶液的計算,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有關學平衡的計算等,要通過有目的地做習題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