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味人生上止正閱讀答案

  上進、知止、守正,代表著人生的起點、拐點和支點。體味好人生的“上止正”,必定是能使人受益無窮。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體味人生上止正》閱讀材料

  ①一位老同志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晚輩追問怎樣才能讓人生行穩致遠,他沒有講大道理,只是說了三個字:上、止、正。這三個字,形如玩文字遊戲,細味之下,卻頗富哲理。

  ②“上”者,上進,保持一顆上進心,對所認定目標始終如一地執著追求。俗話說得好,“地不耕種,再肥沃也長不出果實”。從呱呱墜地起,每個人幾乎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後天努力不一樣,便有了好差、先後、強弱的差別。渾渾噩噩的生活不值得過,人生只有不斷超越,才能行穩致遠;只有不斷歷練,才能愈發成熟。發憤圖強,精進不休,可以使我們的生命更充實,人生更有價值。

  ③“止”者,知止,適可而止,當止則止,自己給自己“叫停”。《增廣賢文》有云:“知止常止,終身不恥。”知止,意味著心中有度,懂得節制慾望、控制本能。把握不好度,健康會在大吃大喝中受損,名節也會因貪佔侵吞而受辱。知止,也意味著心中有界與戒,哪些朋友不能交,哪些地方不能去,哪些東西不能拿,都要講紀律、有分寸。朱熹有言:“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知止,是成功和失敗的分水嶺,守住道德底線,不越法律紅線,便可以築牢成功的圍堰。知止的關鍵在於清醒,意念清醒才能剋制私慾,從不逾矩;志向清晰才會志之所驅,不受干擾。

  ④“正”者,守正,心有正氣,胸有信念,人以正氣立,事行正道遠。無論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慷慨獻身,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持身守潔,正氣總能給人心以溫潤,給社會以光明。對居官從政而言,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堂堂正正做官,比什麼都重要。守正的關鍵在於堅定,所謂“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正氣凜然不失節,邪氣就會讓路;正義昭彰不退縮,黑暗不驅而散。

  ⑤上進、知止、守正,代表著人生的起點、拐點和支點。起點要高,拐點要慎,支點要牢,三者互為砥柱,互為護佑,一環環緊扣起來,人生畫卷展現的才會是絢麗圖畫,而不是汙淖或者凌亂。如果把人生看成一輛駛向未來的列車,“上”好比油門,加油提速完全由自己來控制,速度上去了,就可以更快地抵達終點;“止”好比剎車,危險時刻如不當機立斷、緊急制動,結果就會車毀人亡;“正”好比 。

  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這僅有一次的生命應該怎樣度過呢?”保爾柯察金的人生之問,讓一代又一代人思考。現實中,“聽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大有人在。年輕人上學怕苦、工作怕累,一些小困難都扛不住,上進心長滿荒草,夢想難免淪為侈談。一些人退而不休、走而不放,利用各種關係干預插手原地區、原部門的工作,如能當止則止,怎會腐化墮落?落馬官員懺悔自己的墮落過程,常自言被親情壓倒原則、慾望淹沒黨性、私利泯滅正氣,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不走正道?人生沒有塗改液,不可能推倒重來,該怎麼設計自己的人生路,馬虎不得,隨意不得。

  ⑦“若將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萬盤。”人們會用各自不同的人生格言來引導自己的人生方向,這些格言也都自有其道理,不必強求一致,但“體味好人生的‘上止正’”,必定是能使人受益無窮的一條吧。

  ***選自《人民日報》2015年10月13日 04 版,有改動***

  《體味人生上止正》閱讀題目

  19.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2分***

  答:

  20.根據文章內容,將第⑤段最後一句話補充完整。***3分***

  答:

  21. 閱讀第③段,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你怎樣理解“知止常止,終身不恥”。***4分***

  答:

  《體味人生上止正》閱讀答案

  19.答案示例:體味好人生的“上止正”,必定能使人受益無窮。

  20.答案示例:***“正”好比***方向盤,牢牢把好行駛方向,保持不脫軌、不跑偏,才能快速而又平穩地抵達夢想彼岸。

  21.答案示例: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事有分寸的人就常能有所節制,一輩子都不會做可恥的事情。我認為人首先要懂得“知止”的道理,明確在什麼地方應該“止”,做事才能有節制,從而實現“終生不恥”。有一次我沒有完成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早上到校本來想抄作業矇混過關,後來覺得不能欺騙老師欺騙自己,於是向老師承認錯誤,自己利用課間休息補上了作業,避免了因失去誠信而羞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