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時尚在兩晉閱讀答案

  在頻頻改朝換代中一個很短暫的兩晉時期,卻另有一抹清麗的綠色。緣何兩晉時代以綠沉之髹作為時尚?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綠色時尚在兩晉》閱讀材料

  ①中國傳統的漆色,上溯夏商,下及明清,綿綿幾千年沿襲到今天,幾乎都是以紅、黑兩色為主流的。故宮午門兩扇高大的朱漆宮門,象徵著權力與威嚴,至今還令參觀者有一種壓抑的肅然起敬。即便遠離京都2016年閘北高三一模語文試題的江南宅第,紅漆的燈籠與黑漆的侯門相映成輝,也象徵著財富與身價。民間更把紅與黑比喻為生死兩極,使這兩種漆色充滿了哲學的玄機、充斥著日常的生活。

  ②但是,細細咀嚼中國的歷史,卻發現也有例外。在頻頻改朝換代中一個很短暫的兩晉時期,卻另有一抹清麗的亮色。晉人愛綠髹,文獻有記載。王羲之有一篇著名的《筆經》稱,有人“以綠沉漆竹管及鏤管見遺,錄之多年,斯亦可愛玩。詎必金寶雕琢,然後寶也。”他喜歡綠沉漆的筆管,以為並非一定是金寶雕琢鑲嵌的筆管才算名貴。《太平御覽》敘說了南朝初期一個官官相妒的故事:“元嘉中中丞劉楨奏,風聞廣州刺史韋朗於州作綠沉銀泥漆屏風二十三床,請以事免朗官”***用綠沉漆髹飾的名貴屏風,一次就作了二十三床,當官的實在太奢華***可見在兩晉時期,從朝廷到州官,從文人到百姓,都以綠髹為時尚,在以黃、紅、黑為封建原色的社會裡,這種綠色時尚確實稱得上是一種叛逆色彩。

  ③緣何兩晉時代以綠沉之髹作為時尚?夾在戰亂間隙中誕生的兩晉難有漢武盛世那種霸氣,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沿襲著三國遺風,顯得鞭長莫及,政治氛圍的寬鬆、平和使得士大夫階層崇尚自然本色的理念得以充分的展示。西晉時,南方戰亂較少,中原大族紛紛南遷,這批閒適人士生活上依然優裕,禮法對他們的約束又疏鬆,與南方本地一批從事文化活動的士族階層相結合,在文學、經學、博物、藝術等領域作出了許多創造性的貢獻。正是這批文人雅士厭倦戰亂、嚮往寧靜,厭倦大紅大黑的世俗色彩、嚮往寄情山水的自然本色,倡導綠髹成了生活時尚。陶潛《歸園田居》中有“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有“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王羲之有蘭亭文會於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之名篇;七賢名士更是怡淡閒適於竹林深處,用綠色來包裹視野、包裹生命。綠色之髹正是體現了士大夫階層對皇權色彩喊“不”的人本精神,也得到了社會民眾的認同。

  ④還有一個因素。自三國、西晉以來,制瓷業發展迅猛,青瓷與漆器第一次在手工領域碰撞,青瓷的翠色對傳統朱、黑色彩形成了色流時尚的挑戰。漆器向瓷器靠攏,著上了綠色的時裝,當然,瓷器也向漆器靠攏,則是參考了漆器的器型,豐富了自己的品種。總之,這是一個瓷器、漆器相互競爭、相互發展、並駕齊驅的時代。

  ⑤綠沉漆始制於兩晉,鼎盛於兩晉、南北朝***其流行可尾延到宋***,為文獻所記載,但是那個時候的實物卻一直無處可覓,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在陝西法門寺塔藏中才發現了一件唐代綠沉漆金平脫缽,讓我們在千年猜想中終於找到了一個解讀綠沉之色的“黑匣”。

  【注】髹:把漆塗在器物上之意。

  《綠色時尚在兩晉》閱讀題目

  1.如果要替換掉第①段中的“即便”一詞,根據上下文,恰當的一項是******。***1分***

  A.縱然B.況且C.因此D.也許

  2.本文認為傳統的漆色都是以紅、黑兩色為主的原因有:***3分***

  ***1***

  ***2***

  ***3***

  3.解釋第⑤段句中加點詞的含義。***2分***

  4.下列分析、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第①段選擇故宮、江南宅第為例,既有建築上的代表性,又考慮到了地域的特徵。

  B.第②段主要使用了引用的說明方法。

  C.第③段中“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源自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D.文中提及的陶潛、謝靈運、“七賢名士”,都是魏晉時期的著名文學家。

  5.縱觀全文,請闡釋“時尚”這一概念的內涵。***4分***

  6.關於本文的文體,有說明說,議論說,二者兼有說。請說說你的觀點及理由。***4分***

  《綠色時尚在兩晉》閱讀答案

  1.***1分***A

  2.***3分***①象徵著權力與威嚴;②象徵著財富與身價;③充滿了哲學的玄機、充斥著日常的生活。***1點1分***

  3.***2分***“黑匣”:原指用於分析飛機失事原因的記錄儀;此處喻指“有力的證據”。

  4.***2分***B

  5.***4分***要點:①反叛***挑戰***傳統②流行當下③崇尚自然④追求自由⑤富有創新意味***任意4點,1點1分***

  6.***4分***提示:此題屬開放類,不論觀點如何均可;關鍵看對問題的闡釋。***觀點1分,闡釋3分***

  示例:***1***從文題看,既像說明的物件,又似論證的觀點;***2***從表達方式看,有說明,更有議論;***3***從文字風格看,既有說明文的簡潔、規範,又有議論文的準確、嚴謹。結論:同時兼有說明、議論兩種文體特質;或者說是一篇兼有說明文某些特徵的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