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鱉大王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鱉俗稱甲魚、水魚、團魚和王八等,卵生爬行動物,水陸兩棲生活。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捉鱉大王》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歡迎閱讀!

  《捉鱉大王》閱讀原文

  陳州多湖,湖內多鱉,屢捉不盡,便造就出一批捉鱉能手。劉二就是遠近聞名的捉鱉大王。

  世間凡事稱王者,必有絕技。劉二捉鱉,一是眼真,二是手準。他先把自己變成了一隻“鱉”,知其行,懂其道,手到擒來,可謂神奇之極。

  鱉,食居有規律。夏天淺水灘,冬天暖水窩。夏天頭仰起,秋季頭朝裡。劉二能按照不同的季節尋找出那僅露一點兒的鱉頭或鱉鼻——冬春二季尋鱉鼻,夏秋之際找鱉頭。有人說他能聞出鱉味兒來,此說有所失真。但無論冬夏春秋,皆逃不脫他的火眼金睛這一點無疑。鱉還有向陽向綠之脾性,更有“兩不臥”之習——不臥汙泥窩,不臥石頭窩,一般愛臥在清水淺沙處和多螺螄的綠色水草下。一看便準,劉二就躡手躡腳,出手如箭,一舉之勞,鱉便成了甕中之鱉。

  劉二能日捉幾十只,自然稱得起“王”。

  鱉稱團魚,又叫甲魚,味鮮美,能壯陽延壽。劉二家特備養鱉池,池內有淺沙,捉了便放進去,冬夏皆有鮮貨。

  劉二不但賣鮮團魚,也出售團魚湯。劉氏團魚湯,肉色鮮活,味美別緻,堪稱陳州一絕。劉氏團魚湯不在街上出門面,更不掛招牌,只在家中做。若有人前來定湯,他便到鱉池內捉出一隻,用草戲出鱉頭,一刀剁了,放入熱水中,褪去鱉衣,掀開鱉甲,取出五臟,只留苦膽。刀解數塊後,把膽汁搦進肉裡,然後爆炒。等五味“吃”進肉裡,方添水燒湯,頓時滿屋異香。

  據傳鱉之最貴處便是這股異香和鱉裙,因而劉家人皆長壽。

  大凡來陳州的官員或貴客,除去品嚐蒲根兒外,更不忘喝一頓劉氏團魚湯。每每酒過三巡,劉二便按時送來了鮮湯。客人盛情不過,敬酒三杯。劉二也不客氣,一氣喝乾,雙手抱拳晃一週說:“見笑!”然後便端起托盤出門,並不急走,直等滿棚讚譽聲起,方心滿意足回家忙活。

  劉氏生意極紅火。

  這一年,陳州淪陷。一日本大佐聽說劉二湯絕,便派人命令其日送一湯。劉二應下,做了,端湯直送憲兵隊部。那大佐正在院裡縱使狼狗撕一個女人的衣服。那女人懼怕地驚叫著。大佐哈哈大笑,雙目放出淫光……劉二面色蒼白,雙腿禁不住地打顫,鱉湯溢了一托盤。

  日本大佐見劉二送湯來了,便止了狼狗,放劉二進了他的臥室。劉二餘悸未消地放了湯,正欲回走,突然被大佐喝住。那大佐的鷹眸時而盯湯,時而盯著劉二那蒼白的臉,突然冷笑一聲,命人從食堂內端出兩隻碗,把鱉湯一分為二,指著其中的一碗命令劉二道:“你的,先喝!”

  劉二擦了一把被嚇出的汗水,端湯先喝了。好一時,大佐方喝,喝畢,伸出拇指對劉二說:“湯的大大的好!你的良民大大的!”

  劉二如萬針刺心。

  即日起,劉二每天皆來送湯,照例是一分為二,他先喝,大佐後喝。

  大佐喝過鱉湯,精力旺盛,殺人作樂,***婦女,無惡不作。

  街人大罵劉二,說他用鱉湯養肥了一隻狼。這隻狼殺人成性,南京大屠殺時曾砍卷三把柳葉刀的刃。劉二對狼如此孝敬。可見是一條沒有血性的叭兒狗!

  此後,再沒人去劉家訂湯。

  劉二有苦難訴,仍得垂著眼皮去送湯,每日一次,從不敢怠慢。

  這一天,劉二照例前來送湯,大佐照例一分為二,劉二先喝,大佐後喝。沒想半夜時分,大佐七竅流血,一命嗚呼。憲兵隊第二天才發現大佐身亡,便火速捉拿劉二。誰知到了劉家,劉二也早已七竅流血,命喪九泉了……

  據陳州人說,劉二為尋這種慢性劇毒藥,曾送人二十隻大團魚。

  ***選自《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成》,有刪節***

  《捉鱉大王》閱讀題目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鑑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劉二送鱉湯,客人盛情敬酒,連日本大佐也要劉二與其共享鱉湯,說明鱉湯“味美別緻”,劉二因鱉湯而享有很高的威望。 內容

  B.街人因為劉二天天給日本大佐送鱉湯而大罵劉二,這體現了民眾對侵略者的反抗意識,但他們並不理解劉二內心的痛苦。

  C.面對侵略者,劉二是個弱者,但他身上隱藏著一股血性,他用自己的生命去反抗,書寫了一個小人物生命輝煌的一筆。

  D.小說視角獨特,作者以歷史的眼光去觀照現實,寫出了一個民族英雄在壓抑中揚起民族氣節的那種壯烈,感人至深。

  E.品嚐蒲根兒、喝劉氏團魚湯是陳州風俗,小說攜帶著“陳州”這片土地的氣味,體現著鄉土文化對人性的詮釋。

  ***2***小說運用哪些手法來突出劉二的捉鱉絕技?***6分***

  ***3***請簡要分析劉二的形象。***6分***

  ***4***小說題為“捉鱉大王”,而文中除了寫“捉鱉”還敘寫了劉二的哪些故事?這些情節是否離題?為什麼?***8分***

  《捉鱉大王》閱讀答案

  ***1***CB***答C得3分,答B得2分,答E得1分;答A、D不給分。回答三項或三項以上,不給分。E項中“喝劉氏團魚湯是陳州風俗”於文中無據。A項中“日本大佐也要劉二與其共享鱉湯”及“劉二因鱉湯而享有很高的威望”有誤;D項“以歷史的眼光去觀照現實”及“民族英雄”有誤,小說用當代人的眼光去觀照歷史,書寫的只是一個小人物。***

  ***2***1.側面描寫,通過寫鱉的食居規律,或“有人說他能聞出鱉味兒來”,從側面來表現劉二深諳捉鱉之道;

  2.通過動作描寫,如“躡手躡腳”等來突出劉二捉鱉的高超技藝;

  ***3***運用比喻,如“出手如箭”,表現劉二出手的準和快。④襯托,以“陳州造就出一批捉鱉能手”來襯托劉二捉鱉技藝之高。

  ***3***1.捉鱉技藝精湛。捉鱉眼真、手準,能日捉幾十只。②做鱉湯廚藝高明,做鱉湯味美別緻,堪稱陳州一絕。

  2.捨生取義,為民除害。為了毒殺侵略者,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3.剋制忍耐,忍辱負重。面對街人痛罵,他依然每日一次垂著眼皮去送湯,不敢怠慢,內心卻選擇用生命去反抗。⑤為人豪爽。客人敬酒三杯,劉二也不客氣,一氣喝乾,雙手抱拳晃一週。

  ***4***小說還敘寫劉二做鱉湯***團魚湯***和用鱉湯毒死日本大佐的故事。***2分***這些情節不會離題。

  1.敘寫這些情節能夠使人物性格更加多面,豐富“捉鱉大王”的形象;***2分***

  2.做鱉湯也是“捉鱉大王”的絕活之一,這個情節是在捉鱉故事上的延伸***或:為下文寫劉二毒殺日本大佐的情節做了鋪墊***;***2分***

  3.劉二毒殺日本大佐也類似在“捉鱉”,深化了小說的主題。***2分***所以,這些情節並不離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