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平衡鍼灸
平衡鍼灸學是研究人體生命科學發展的自然規律,通過鍼灸調節大腦中樞系統的平衡,達到對各臟器生理功能修復的科學。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平衡鍼灸是什麼
平衡鍼灸學是由北京軍區總醫院王文遠教授成功創立的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在鍼灸領域相結合的一門現代鍼灸學,通過針刺外周神經靶點,利用傳入神經通路至大腦中樞靶位,使失調紊亂的中樞系統瞬間恢復到原來的平衡狀態,通過傳出資訊通路完成對靶向病變部位的應急性調整,達到機體恢復新的平衡。
平衡鍼灸療法
平衡鍼灸持針採取酒精棉球固定針體法,取穴遵守特異性取穴原則,如感冒穴、過敏穴、降壓穴等;區域性取穴原則,如腰痛穴、腹痛穴、頸痛穴、胸痛穴等;交叉性取穴原則,如偏癱穴、肩痛穴、臀痛穴、膝痛穴、肘痛穴、踝痛穴、腕痛穴等;對應性取穴原則:如乳腺穴等。
平衡鍼灸的針刺手法多樣,因人因病而宜,如提插針刺法,主要針對肩痛穴、降壓穴、降脂穴;一步到位針刺法,適於進針1寸之內的平衡穴位,如牙痛穴;兩步到位針刺法,適於進針2寸之內的平衡穴位,如頭痛穴;三步到位針刺法:適於進針3寸之內的平衡穴位,如升提穴。如對小兒患者用飛針法,即快速點刺法;對成年人患者用速刺法,即快速針刺法,整個針刺過程控制在3秒鐘之內。
將針刺穴位後患者的感覺進行分類,如針刺肩痛穴、降脂穴的觸電式針感;針刺降壓穴、踝痛穴的放射性針感;針刺胃痛穴的強化性針感,亦稱混合性針感等。
王文遠在外周神經上發明了大腦中樞調控下的38個平衡穴位,可治療臨床多種疾病。中樞鎮痛平衡穴位有位於上肢的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位於下肢的肩痛穴、肘痛穴、腕痛穴;位於前額的腰痛穴;位於手部的頸痛穴;位於腳趾的頭痛穴、明目穴;位於下頜的胃痛穴;位於前臂的胸痛穴;位於下肢的腹痛穴。中樞調控五臟平衡穴位:心病穴、肝病穴、脾病穴、肺病穴、腎病穴。五官平衡穴位:明目穴、耳聾穴、鼻炎穴、牙痛穴、咽痛穴。
另外還有急救平衡穴位:急救穴、醒腦穴、過敏穴、偏癱穴、面癱穴;三高平衡穴位:降壓穴、降脂穴、降糖穴;婦科平衡穴位:乳腺穴、痛經穴、宮病穴;增強免疫平衡穴位:升提穴;促進代謝平衡穴位:痤瘡穴、痔瘡穴;調節心理平衡穴位:調神穴;解除不良資訊平衡穴位:癲癇穴、指麻穴;調節睡眠平衡穴位:失眠穴。
王文遠介紹,這些穴位不但部位安全,而且針刺手法方法安全。比如在針刺患者時最為常見的副作用是暈針,而採用平衡鍼灸治療,最長時間不超過3秒鐘,所以患者來不及暈針,針體就已迅速退出。
平衡鍼灸的特點
自身平衡
自身平衡系統的實質就是人體內的自我調控功能。通過鍼灸來調整、完善、修復大腦高階神經中樞,從而激發、調動機體內的物質能量,促進機體在病理狀態下的良性轉歸,將過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改為頭痛醫腳,腳痛醫手的平衡取穴方法。
系統平衡
平衡鍼灸就是通過直接針刺神經幹或神經支,將針刺神經的資訊通過人體資訊高速公路,反饋到大腦高階中樞,通過神經資訊高速公路來完成對機體各系統的調控支配作用。
單穴療法
單穴療法原則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穴,80% 以上的病症均可採用一個穴位。平衡鍼灸取穴總計38個平衡穴位。
快速針刺
整個針刺過程控制在3秒鐘之內。不同穴位有不同的針感要求,只要把要求的針感扎出來即可出針。但對一些慢性疾病、症狀較重的患者,可以給予留針。
即時效應
80%以上的病人3秒鐘即可見效。對發病時間短、症狀輕、體質好、年齡小的病人經一次性治療即可臨床治癒,即使發病時間長、症狀重、年齡大、體質差的病人不能達到預期效果,也可使症狀改善,減少病人痛苦。
針感效應
針感是反映平衡鍼灸療效的重要標誌。只要將要求的針感扎出來即可產生治療效果。此外平衡鍼灸在針刺手法中不過於強調針刺手法,也不要求採用補法、瀉法、平補平瀉,只強調一個提插手法。
離穴不離經
平衡鍼灸不過於強調穴位的定位,要求的是針刺神經幹或神經支,因為神經分佈有它一定的客觀規律,不可能是一個點,而是一條線。
穴名
穴位名稱通俗易懂。其主要特點是以部位、功能、主治來命名。如治療頭部病變的平衡穴位叫頭痛穴,治療腰部病變的平衡穴位叫腰痛穴,治療糖尿病的平衡穴位叫降糖穴。
安全
安全無副作用是平衡鍼灸學最根本的要求,最長時間不超過3秒鐘,不易暈針。平衡穴位均分佈於四肢安全部位,不會刺傷臟器。
平衡針必須採用一次性無菌鍼灸針,3秒鐘90%以上病人即可見效,尤其對發病時間短、症狀輕、年齡小、體質好的病人治療效果良好,而且價格低廉,一個人治療成本投入就是一根針,加一個棉球,是一項安全有效、價格低廉、易學實用的治療技術,已被列為國家973專案、衛生部向農村和基層推廣適宜技術專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農村社群適宜技術推廣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