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養生小知識

  一日三餐為我們提供營養,但若要達到更好的效果,飯後半小時的時間不能忽視。那我們吃完飯後如何養生?下面給大家分享吧。

  

  早餐後半小時:吃點水果,按摩膝蓋。

  傳統的早餐一般都存在營養單一的問題,早餐最好可以補充一些水果,最好是獼猴桃和草莓,因為這兩種水果維生素的含量非常豐富,早晨攝入豐富的維生素可以提神醒腦,保證一上午的工作效率。吃完早飯,可以按摩一下膝蓋或者敲打小腿外側。早晨7~9點主胃經,胃經在中醫經絡裡被稱作“長壽經”,經過膝關節。飯後20分鐘左右,用手反覆摩擦膝關節,可以使胃經通暢。另外,還可以敲打小腿外側5分鐘,這裡有人體最重要的一個穴位——足三裡,飯後拍打有助延年益壽。不過飯後不宜立刻鍛鍊身體,最好是過半小時再鍛鍊。

  午餐後半小時:喝杯酸奶,打個盹。

  午飯後半小時是調整身體和精神狀態的關鍵時刻,上班族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喝杯酸奶,然後打個盹,可緩解壓力、提高記憶力,即使只有十幾分鍾,效果也立竿見影。即使這段時間不想睡覺,也要讓嗓子休息休息一下,也可以用這段時間伸伸懶腰,踮腳尖,做深呼吸等。

  晚餐後半小時:做做家務、拍打經絡。

  忙碌的一天中,晚餐後的時間最充裕,在這段時間裡,做哪些事情好呢?對於想減肥的人來說,這半小時至關重要。美國庫勃有氧研究所發現,人體小腸開始吸收是晚飯後的30分鐘左右,在這段時間裡有意識地活動身體,可以有效減肥。因此不妨利用這段時間打掃一下房間,整理一下寫字檯或衣櫃,或者家人之間互相按摩,都可以起到消耗熱量的作用。

  另外,餐後半小時喝些水,能夠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幫助脂肪代謝。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拍打經絡,主要針對任脈,也就是小腹以上正中間的部位,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分佈在此,吃完飯從上到下輕輕拍打20分鐘,可以幫助消化、強身健體。

  人們其實利用自己吃飯之後的短時間裡就可以進行養生,如果可以利用好這小的時間段的話,身體就不用再專門的找時間來鍛鍊了,只有將日常保健和生活聯絡的更緊密,養生保健才會更有效果。

  飯後不能吃的食物有什麼

  1、忌飯後吃水果。很多人都喜歡飯後吃點水果,認為能夠通過這個方式補充人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也可以解油膩,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食物進入胃以後,需要經過1~2小時的消化,如果飯後立即吃水果,就會被先前吃進的食物阻擋,致使水果不能正常消化。

  2、忌飯後吸菸。“飯後一支菸,賽過活神仙”,是嗜煙者的名言。但研究結果表明,飯後胃腸蠕動增加,血液迴圈加快,吸收煙霧的能力最強。此時吸一支菸,煙中的有害物質比平時更容易進入血液,中毒量大於平時吸10支菸的總和。

  3、忌飯後喝濃茶。因為茶葉中含有的單寧可與食物中蛋白和鐵結合,產生不容易吸收的膠體或沉澱物質,長期下去可出現缺鐵性貧血和蛋白質缺乏病。

  4、忌飯後吃糖。糖容易轉化為脂肪,造成肥胖。糖還能使胰島分泌功能減退,促進糖尿病的發生。

  5、忌飯後喝汽水。汽水進入胃部後沖淡胃液,影響消化,降低食慾,產生二氧化碳,增加胃內壓,導致急性胃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