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步詩的故事
曹植***公元192年-公元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別名陳思王、陳王,曹操之子,漢魏之際文學家,著有《白馬篇》、《洛神賦》、《七哀詩》、《飛龍篇》等作品。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曹植七步詩
曹丕和曹植本就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成語七步成詩的典故說的就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故事,這也是曹丕稱帝后一個被人熟知的事情。
七步成詩,意思是七步內就能完成一首詩。比喻有才氣、文思敏捷。《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七步成詩典故出處
曹操死後長子曹丕繼位。曹丕唯恐幾個弟弟與他爭位,便先下手為強,奪了二弟曹彰的兵權;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此時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後以“兄弟”為題即興吟詩一首,但詩中卻不能出現“兄弟”二字,成則罷了,不成便要痛下殺手。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脫口而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這便是赫赫有名的“七步成詩”。曹丕聽了以後潸然淚下,沒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貶為安鄉侯。故事讚揚了曹植才思敏捷,並揭露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爭權奪利、相互殘殺的黑暗。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意是:我們***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根所生,你煎熬我怎麼這樣急迫!
曹植人物生平
才氣逼人
初平三年***192年***,曹植出生於東武陽。曹植是曹操與卞夫人所生第三子***卞夫人為曹操生了四個兒子:丕、彰、植、熊***。當時曹操在北方尚未站穩腳跟,缺乏固定的根據地,家屬常隨軍行止,因此幼年的曹植同眾多兄弟們一樣,是在戎馬倥傯的生活中度過的。這種戎伍生活一直到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擊敗了勁敵袁紹集團,攻克了其經營多年的鄴城***今河北臨漳***,方才有所改變。
曹植自小非常聰慧,才十歲出頭,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及先秦兩漢辭賦,諸子百家也曾廣泛涉獵。他思路快捷,談鋒健銳,進見曹操時每被提問常常應聲而對,脫口成章。曹操曾經曹植寫的文章,驚喜的問他:“你請人代寫的吧?”曹植答道:“話說出口就是論,下筆就成文章,只要當面考試就知道了,何必請人代作呢!”
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不講究莊重的儀容,車馬服飾,不追求華豔、富麗,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漸漸地,曹操開始把愛心轉移到曹植身上。[1]
建安十一年***206年***八月,15歲的曹植第一次隨父東征海賊管承到達淳于***今安丘東北***。
建安十二年***207年***一月回師鄴城,他在《求自試表》中所說“東臨滄海”即指此事。九月,16歲的曹植隨父北征柳城***今遼寧朝陽***,他在《求自試表》中說“北出玄塞”即指此行,《白馬篇》就是曹植對此期間隨父征戰的寫照。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17歲的曹植隨父南征劉表至新野,後又隨父與孫權戰於赤壁。
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植隨父征戰第一次回到家鄉亳州。
太子之爭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鄴城所建的銅雀臺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臺為賦”,曹植也在其中。在眾人之中,獨有曹植提筆略加思索,一揮而就,而且第一個交卷,其文曰《登臺賦》。從此曹操對曹植寄予厚望,以為他是最能成就大事的人。
建安十六年***211年***秋,剛行冠禮的曹植暫時告別了在鄴城宴飲遊樂、吟詩作賦的優遊生活,慨然請纓,隨父西征。一路上跋山涉水,曉行夜宿。當西征大軍輾轉到帝都洛陽時,曹植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飽受戰火的洗劫,洛陽城往日的繁華消逝得無影無蹤,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荊棘叢生,昔日氣勢雄渾的皇宮已成一片廢墟,湮沒在雜草間,片片黃葉滿城亂舞。滿腔熱血的曹植懷著一顆立功垂名的心,隨西征軍離開洛陽,繼續向西進發。經過一年多的兼併戰爭,西部最終結束了一盤散沙的混亂局面,迎來了它的穩定與安寧。凱旋的曹植不久即被封為臨淄侯。
在鄴城時期,有一件對曹植來說是至關重要、並影響到他一生的事,這就是世子之爭。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植改封臨淄侯。這一年,曹操東征孫權,令曹植留守鄴城,告誡他:“當年我擔任頓邱令的時候二十三歲,回想起那時候的所作所為,至今都不曾後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歲,怎能不發奮圖強呢!”曹植既因為有才而受寵,丁儀、丁訥、楊修等人便都來輔佐他。曹操有些猶疑,好幾次幾乎要立曹植為太子。然而,曹植文人氣、才子氣太濃,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飾約束自己,飲起酒來毫無節制,做出幾件讓曹操很是失望的事。
尤其是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他在曹操外出期間,藉著酒興私自坐著王室的車馬,擅開王宮大門司馬門,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一直遊樂到金門,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雲外去了。曹操大怒,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從此加重對諸侯的法規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漸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寵愛。十月,曹操召令曹丕為世子。從此,曹植告別了昂揚奮發的人生階段,陷入難以自拔的苦悶和濃濃的悲愁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困,曹操讓曹植擔任南中郎將,行徵虜,帶兵解救曹仁。命令釋出後,曹植卻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於是曹操後悔,不再重用他。
洛水感懷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陽,曹丕繼王位,曹植時年29歲,作《上慶文帝受禪表》、《魏德論》。曹丕稱帝之後,對曹植嚴加防範。後來,曹丕礙於母后卞氏的壓力,只好將曹植數次徙封。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變化。他從一個過著優遊宴樂生活的貴族王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物件。
黃初二年***221年***,30歲的曹植被徙封安鄉侯***今河北晉州侯城***,邑八百戶;當年七月又改封鄄城侯***今山東鄄城縣***,是年作《野田黃雀行》,這次改封成為曹植一生重要的轉折點。
黃初三年***222年***四月,31歲的曹植被封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戶,也就是在這次被封王之後回鄄城的途中,他寫下了著名的《洛神賦》。在《洛神賦》中,詩人描摹了一位美麗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徵,寄託了自己對美好理想的傾心仰慕和熱愛;又虛構了向洛神求愛的故事,象徵了自己對美好理想夢寐不輟的熱烈追求;最後通過戀愛失敗的描寫,以此表現自己對理想的追求歸於破滅。
憂生之嗟
黃初四年***223年***,32歲的曹植徒封雍丘王。
黃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南征歸來,路過雍丘,與曹植見面,增其戶五百。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壯心不已的曹植急切地渴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書曹叡,要求給予政治上的任用,拳拳之心可以使鐵石心腸之人動容。但過於冷靜理智的曹叡卻心如古井,不起微瀾,對於曹植的種種表白和要求,只是口頭上給予嘉許而已。曹叡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
太和三年***229年***,38歲的曹植徒封東阿,其間潛心著作研讀佛經,並在魚山聞梵,創作梵唄。
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陳王,11月曹植在憂鬱中病逝,時年41歲,遵照遺願,將其葬於東阿魚山。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