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的字是翼德還是益德
張飛不是字翼德而是益德?難道我們錯了兩千年?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
三國名將張飛,他大概是古往今來最為普羅大眾喜歡的人物之一。這不僅是因為他在歷史記載中的英勇無比,更是由於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的巨大影響。大家對他的事蹟、故事,都不會陌生。
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要問一個大家會認為非常簡單的問題,看看您是否能說出準確答案:張飛的表字是張翼德還是張益德?
現在揭開謎底:張飛的表字不是張翼德,而是張益德。
為什麼說張益德是準確答案呢?理由當然是翻看最早的歷史記載。那麼,最早並流傳下來的歷史記載是哪個呢?是西晉時期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在該書《張飛傳》、《關羽傳》、《法正傳》、《楊戲傳》、《呂布傳》中都一清二楚道出了張飛的表字:益德。而在南北朝裴松之為《三國志》做注的相關資料中,也採用的是“益德”。因此可以肯定地說,歷史上的張飛表字叫做“益德”。
如此,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大家記憶中張飛的表字是“翼德”而非“益德”呢?有人也許會這樣說了:這還不是《三國演義》的影響。這話對嗎?也對。也不對。這又為什麼呢?
因為張翼德這個說法很早就已經有了。在遼代刻本的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一書中,就有張翼德的記載。宋元時期一些雜劇、平話中,張翼德這個說法就已經廣為流傳。例如在《三國志平話》中,張飛登場介紹時,用的也是張翼德。
不過,在公認的最接近羅貫中原著的《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用法還是標準的:張益德。只是到了清初毛綸、毛宗崗父子修改這本著作的時候又將其改為張翼德。經毛綸、毛宗崗父子修改後的著作被定名為《三國演義》,後來成了最為流傳的小說版本。因此,張翼德一說逐漸定型。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混淆呢?這個問題爭論了幾百年。清代大學者樑章鉅給出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解釋。他認為主要是因為“翼”字與“飛”字比較匹配,出現這種混淆是望文生義的結果。至此,問題總算有了一個較為圓滿的解釋。
張飛簡介:
張飛***?年-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將領,使用丈八點鋼矛***實為普通的長矛,三國演義中只是為了增加張飛的威武和勇猛***,官至車騎,封西鄉侯。史書記載張飛是貴族,有智有謀,三國演義中張飛原為殺豬屠夫。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
河北涿郡豪紳,三國時蜀漢名將,雄壯威武,頗有膽識,被稱為“萬人敵”。跟隨劉備起兵。曾率領20騎阻擋了數千虎豹騎追兵,助劉備脫險。入川后又出奇兵破敵將張郃於宕渠。張飛性格豪爽,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曾義釋嚴顏,又愛鞭撻部下。官至車騎,封西鄉侯。與關羽、諸葛亮並稱“蜀漢三傑”。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死於部下暗殺,諡恆侯。民間流傳張飛精通草書,擅畫美人。
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張飛是個燕頷虎鬚,豹頭環眼的彪形大漢,戲曲中更是給了他黑臉的形象。但根據現在的最新調查,特別是在四川一帶出土的文物中顯示,張飛很可能是個面如美玉,神采飛揚的美男子。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是個彪悍的粗人。而且歷史上的張飛也算是河北的一個小小名流,又有很高的文化素養***有史料曾記載過張飛的愛好是練書法,並且寫得非常好***,生有兩女均為蜀漢後主劉禪皇后,相貌應該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