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婁昭君的歷史

  婁昭君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一位傳奇女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生平,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

  婁昭君的傳奇,不僅表現在她幫助高歡開創了北齊王朝基業;還在於她為高歡生育的六子二女中,有三個兒子登基稱帝,一個兒子被追諡為皇帝,兩個兒子封王,兩個女兒均成為一代皇后。作為一位母親,婁昭君所經歷的這種傳奇,獲得的這份榮耀,即使放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都是一個絕無僅有的奇蹟。

  那麼,是她有一套教子祕方還是上天賜給她的特殊幸運呢?以古代母以子貴的傳統,婁昭君會不會是一個隱藏頗深的武則天呢?

  高歡共有一妻十妾,十五個兒子,三個女兒。從婁昭君一人獨生八個孩子的驕人戰績上,不難看出高歡對她的寵愛。說來也奇,婁昭君每次懷孕都會做怪夢,“孕文襄則夢一斷龍;孕文宣則夢大龍;孕孝昭則夢蠕龍於地;孕武成則夢龍浴於海;孕魏二後,並夢月入懷”。《北史》上面的這種記載雖然荒誕,但她的兒子高洋、高演、高湛先後稱帝,高澄被追諡為文襄皇帝,兩個女兒分別成為北魏孝武帝和東魏孝靜帝的皇后,卻是不爭的事實。

  婁昭君***501562***,鮮卑族人,北魏司徒內幹之女,權臣高歡之妻。高歡、長子高澄死後,婁昭君作為高歡的遺孀,作為孝靜帝的岳母,作為繼任丞相高洋的生母,逐步把持了東魏朝政大權。天保初年,婁昭君次子高洋即位北齊皇帝,尊她為皇太后。居宣州宮。高洋在位初期,尚能勵精圖治,後來卻嗜酒殘暴,濫殺無辜。婁氏憂心如焚,一再苦勸,並以杖擊之。但高洋始終執迷不悟,終因酒色過度不能進食而亡。

  洋死後,高洋的兒子高殷即位,她被尊為太皇太后。高殷即位後,北齊轉入了胡漢兩族的火併當中,國力逐步衰弱下來。由於高殷的母親李太后是漢族大地主趙郡李氏的女兒,李氏家族開始昌盛,感到漢族文化威脅的婁氏說:“怎能使我母子受漢族老婆子的擺弄!”當時,尚書令楊愔輔政,它也代表漢族人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太皇太后於乾明元年***560年***八月下令,廢高殷為濟南王,由高歡第六子,常山王高演即位。這就是孝昭帝。

  孝昭帝高演去世後,婁昭君詔令高湛登基,即武成皇帝。期間,婁昭君作為皇太后一直臨朝聽政。她的另外兩個兒子高淯、高濟分別被封為襄城景王、博陵文簡王。

  三立一廢,展示了婁昭君這位傳奇女性在駕馭政局方面的過人之處;而之前她對高歡的慧眼獨具,為國家的自我犧牲,更讓人刮目相看,拍案稱奇。婁昭君雖然生於貴族人家,但她自幼“明悟”過人,尤其是婚姻大事上極有個人主見,為此,很多“強族”都遭受過她的白眼。一次機緣巧合,婁昭君慧眼獨具,看到在城牆之上服勞役的將領高歡相貌奇偉,面帶忠厚,雖然目前貧窮,但料定他是個英雄,日後必然發跡,於是產生愛慕之意,暗地贈給高歡金銀財物,決定非高歡不嫁。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背景下,婁昭君自主選夫的雷人佳話,一直為後人津津樂道。二人結成美滿姻緣之後,婁昭君又拿出全部家資,讓高歡結識天下英雄豪傑,並參與出謀策劃,使高歡屢立戰功,官居東魏丞相。

  婁昭君平日柔順勤儉,謙卑自守。親自紡織針補,視姬妾所生諸子均十分慈愛,不異己出,對諸子每人必賜一袍一褲。時常向高歡進言,有才必用,不能以私廢公。

  一次,高歡一在沙苑之戰中敗給了宇文泰。部下侯景請求出兵兩晚,西擊宇文泰。高歡十分高興。婁氏卻冷靜地說:“侯景得到精兵,無論勝敗,都不會再來服從你!”高歡這才作罷。

  不僅如此,婁昭君處事能夠顧全大局,委曲求全,為丈夫的事業做出犧牲。

  當時高歡為了與少數民族茹茹國建立外交關係,打算納娶茹茹公主,因考慮婁昭君而猶豫未決,婁昭君便以國家利益為重,勸諫高歡說:“國家大計,不要遲疑。”高歡娶回茹茹公主後,她自動騰出正室,讓高歡合婚。此舉受到舉國上下稱讚。

  還有一次,婁昭君分娩雙胞胎時遭遇難產,當時正值北魏分裂後,東魏、西魏兩國之間戰事不斷,高歡帶兵攻打西魏。宮人要將婁昭君難產的訊息送信給高歡,讓其回宮照看,昭君制止不讓,說:“王出統大兵,何得以我故,親離軍幕。”後來終於忍痛生出一男一女的雙胞胎。日後高歡聽到以後,很受感動。

  《北史》記載,婁昭君懷這八個孩子的時候都會做夢,而且每次夢到的東西都不一樣。

  “太后凡孕六男二女,皆感夢。孕文襄則夢一斷龍;孕文宣則夢大龍,首尾屬天地,張口動目,勢狀驚人;孕孝昭則夢蠕龍於地;孕武成則夢龍浴於海;孕魏二後,並夢月入懷;孕襄城、博陵二王,夢鼠入衣下。後未崩,有童謠曰:‘九龍母死不作孝。’及後崩,武成不改服,緋袍如故。未幾,登三臺,置酒作樂;宮女進白袍,帝怒,投諸臺下。和士開請止樂,帝大怒,撾之。帝於昆季,次實九,蓋其徵驗也。”

  歷史人物婁昭君簡介:

  武明皇后婁昭君***501年-562年***,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人,鮮卑族,北魏真定侯婁提的孫女,贈司徒婁內幹之女,北齊奠基人高歡的妻子,北齊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的生母。

  婁昭君平日柔順勤儉,謙卑自守。親自紡織針補,視姬妾所生諸子均十分慈愛,不異己出,對諸子每人必賜一袍一褲。時常向高歡進言,有才必用,不能以私廢公。處事能夠顧全大局,委曲求全。

  高歡受封渤海王,婁昭君為渤海王妃。高歡死後,其長子高澄繼任其位,婁昭君進封渤海太妃。550年,其次子高洋稱帝,尊婁昭君為太后。559年,高洋去世,太子高殷繼位,尊婁昭君為太皇太后。560年,婁昭君廢黜高殷,改立六子高演為帝,婁昭君再度為皇太后。561年,高演去世,婁昭君立九子高湛為帝,仍為皇太后。562年,婁昭君去世,與高歡葬於義平陵,諡號神武明皇后。

  婁昭君高亢明爽,處事果斷,遵從儉約,往返外舍,隨從不過十人。性情寬厚,不嫉妒,對待高歡姬妾,均加禮遇。高歡有次率部西征,婁昭君深夜產下一男一女兩個嬰兒,左右認為情況危急,請求快馬追回高歡。婁昭君不同意,說:"王出門統領大軍,為何因我的一點事情而輕易離開他的軍帳。生死有命,抗拒無益!"高歡聽說後,感慨許久。[1]

  高歡在沙苑之戰中戰敗後,侯景多次進言,稱發精銳騎兵兩萬,一定能夠取得勝利。高歡很是高興,特意告知於婁昭君。婁昭君說:"若如侯景之言,豈有生還的道理,得宇文泰而喪失侯景,那有什麼好處?"高歡因此停止行動。

  高歡遭到柔然逼迫,想娶柔然王室之女但卻猶豫不決。婁昭君進言說:"為國家打算,希望不要遲疑。"柔然公主出嫁高歡,婁昭君避離正室用來安置柔然公主。高歡慚愧,向婁昭君道歉:"她是會明白的,請你不要放在心上。"

  婁昭君慈愛諸子,就像是自己親生的,親自紡織,給每個孩子一套衣服。親手縫製軍服,動員身邊的人都這樣做。婁昭君的弟弟婁昭,因戰功而地位顯達,其餘的親屬,婁昭君不曾為他們請求過官爵。常說有才應該大力使用,絕對不能任人唯親、以私害公。

  武定五年***547***,高歡去世,婁昭君的長子文襄帝高澄繼任其位,進封婁昭君為太妃。婁昭君的次子文宣帝高洋將受魏禪,婁昭君堅決不准許,因此也就停止。

  天保元年***550年***,文宣帝受禪登基,建立北齊政權,尊崇母親婁昭君為皇太后,所居宮殿稱作"宣訓"。

  天保十年***559年***,文宣帝去世,皇太子高殷繼位,尊奉婁昭君為太皇太后。尚書令楊愔等人接受高歡遺詔輔政,疏遠忌妒皇族諸王。乾明元年***560年***,婁昭君暗中與第六子常山王高演以及諸位大將商議,處死楊愔等人,並下令廢黜高殷的帝位,降封為濟南王,改立高演為帝,是為孝昭帝。孝昭帝繼位後,婁昭君再度為皇太后。

  皇建二年***561年***,孝昭帝去世,婁昭君下詔立第九子高湛為帝,是為武成帝,婁昭君仍為皇太后。

  太寧二年***561年***春天,婁昭君患病。同年四月二十五日,婁昭君在北宮去世,時年六十二歲。五月九日,與高歡合葬於義平陵,諡號神武明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