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老人的保暖方法

  冬天天寒地凍,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血液迴圈不好,加上老人動的少,會感到更寒冷,所以老人在冬天應注意防寒保暖。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飲食保暖

  用熱茶和熱湯幫助補充身體水分並保持呼吸道的滋潤。天氣炎熱時,我們往往會喝湯飲避暑降溫。極寒天氣,我們同樣需要大量的流質。熱飲顯然更能取暖禦寒,熱湯比熱菜往往更讓人舒適,那是因為寒冷的天氣乾燥,流質能幫助身體保溼抗幹。如果患了感冒或流感,不要忘記喝雞湯。研究表明,雞湯比其它熱湯更能加快體內粘液的流動。

  2、運動取暖

  冬季由於氣候寒冷,人們多不願出外運動。其實,越是寒冷,越應多多運動,因為運動是驅除寒冷的最好辦法,還可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冬季運動可選擇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也可選擇室內健身場所如跳操、打乒乓球、保齡球等。但老年人運動時一定要量力而行,別選擇那些活動幅度過大、運動量過強的運動專案。

  3、晒太陽取暖

  冬天的太陽又舒服又暖和,每天晒會兒太陽是好事,因為適當晒太陽有利於機體對鈣質的吸收,但晒太陽也要有個度,如果時間過長則對身體有害無益了。因為日晒過長會損傷面板,破壞人體的自然屏障,使大氣中有害的化學物質、微生物侵襲人體,造成感染,還可誘發許多疾病。嬰幼兒面板嬌嫩,更不能直接暴露在陽光下久晒。

  4、穿保暖內衣

  到了冬天,老人要隨著外界氣溫的變化及時增加衣服,注意身體保暖,勿讓寒氣侵入體內。老年人不妨選擇透氣性好、保暖性好的純棉內衣,這些內衣能夠很好地對老年人的身體起著保暖作用。在選擇保暖內衣時,儘量不要選擇夾層材料,儘量不貼身穿著,我們可以在裡面套一個純棉秋衣,避免摩擦面板。在清洗時,也要按說明書清洗、護理,以免降低保暖效能,使面料更硬。

  5、腳部保暖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對頭而言屬陰,陽氣偏少。腳一旦受涼,便通過神經反射,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縮,血液量減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隱藏在鼻咽部的病毒、病菌乘機大量繁殖,使人發生感冒或使哮喘、氣管炎、胃腸病、關節炎、腰腿痛、痛經等舊病復發。因此,冬天老年人要保持鞋襪溫暖乾燥,經常洗晒。老年人應穿布底、平底防滑棉靴,不要穿高跟或塑料底鞋,以免摔倒。平時要多走動,促進血流暢通。臨睡前用溫熱水燙腳後按摩腳心10分鐘,按摩湧泉穴***腳掌心***,以增加血液迴圈,疏通經絡,有益於健身益壽。

  6、出門戴帽子

  中醫認為,“頭是諸陽之會”,陽氣最容易從頭部走散掉,如同熱水瓶塞蓋子一樣。如不注意頭部保暖,很容易引發鼻炎、頭痛、感冒、牙痛、三叉神經痛等病,甚至更嚴重的是易誘發腦血管疾患。因此,老人冬天戴一頂合適的帽子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外出時。

  7、早睡晚起

  冬季作息時間應早睡晚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因為早睡可以保養人體陽氣,保持身體熱量,而晚起可養人體陰氣,待日出後再起床就能躲避嚴寒。

  8、最好有取暖裝置

  老年人的居室,冬天必須採用取暖裝置,使室溫保持在15攝氏度以上。因為如果室溫過低,老人易受寒邪侵擾,誘發呼吸系統與心腦血管疾病,產生嚴重後果。冬季北方多睡火坑,近些年來用電熱毯者日益增多,無論採取哪種,以溫度適宜為好。同樣,無論是用火爐、暖氣或空調,室溫宜18℃~20℃左右,且忌溫度過高,以免內擾陽氣,使之外洩,或積熱於內,形成陰虛火旺,痰熱瘀血,至春就會發病、或誘發宿疾復來。

 

  老年人冬季的防寒措施

  ***1***防凍傷

  冬季清晨賽揚襲人,冒寒堅持晨練會帶來不舒服。鍛鍊也要講科學,首要條件是練時、練後要帶來身心愉快,不能相信不吃若就沒有收穫的舊觀點。在晨寒的環境中,身體外露部分— —手、臉、耳、腳等沐浴在冷空氣中極易受凍,有時凍了還不知道,悔之晚矣。

  2***充分做好準備活動

  全身的關節、肌肉都要活動一遍,活動到身體有些發熱,還要搓手、揉耳、擦臉等,使這些末梢部位的血液迴圈加快,產生熱量以後,再正式鍛鍊。

  3***避免潮溼

  鍛鍊易出汗,尤其是老人體溫調節能力下降,練前發冷,稍練就出汗,汗液揮發時,帶走身上的熱量,此時極易感冒,並使手、腳、臉、耳發生凍瘡。因此運動後要及時用溫水洗擦,促使血液迴圈。

  4***注意保暖防寒

  冬練不宜穿得太單薄,也不宜穿得太緊身***以免影響血液迴圈***。要戴手套、帽子和護耳套。

  5***避突變天氣

  寒流過境時,氣溫驟然下降時或颳大風、下大雨和大霧時要停止晨練。氣溫低、風速大、溫度高,體溫散失大,對身體不利。

  6***科學保健

  晨練手腳受凍,不能馬上烤火或用熱水浸泡,這樣做會更加劇凍瘡的發生,正確的方法是在溫室下進行按摩活動,使受凍部位復原。

  溫馨提示

  另外,老年人晨煉前要進食應以鬆軟、可口、溫熱的食物為宜,如熱豆漿、熱牛奶、點心、藕粉、發糕、粥、雞蛋餅、燕麥片等和素炒胡蘿蔔絲,白菜絲等小菜,吃得既舒服又有營養。

  冬天老人吃什麼好

  1、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低溫會加速體內維生素的代謝,飲食中應及時補充。如維生素A能增強人體耐寒能力;B族維生素有利於正常代謝;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維生素E可以使血液迴圈順暢,調整體內激素平衡。因此,可增加動物肝臟、胡蘿蔔、南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新鮮的米麵、粗雜糧等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葵花子、核桃、黑芝麻等堅果以及海魚、豆製品等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的攝入量。

  2、富含鐵的食物

  鐵是參與造血的重要原料,血液中的紅細胞擔負著機體中氧的運輸和代謝的重任。要把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變成熱量,就需要充足的氧氣來“燃燒”它們。如果機體缺鐵,就容易患缺鐵性貧血;而缺少運輸氧的“工具”,最終的結果就是產熱不夠,容易感到寒冷。許多年輕女性特別怕冷,一到冬天,即使在有暖氣的房間裡,也常常手腳冰涼,鐵的攝入量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怕冷的女性冬天應多吃富含鐵質的食品,如動物肝臟、牛肉、魚、蛋、黑木耳、大棗、乳類、豆製品等,能提高對寒冷的抵抗力。

  3、富含碘的食物

  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重要原料。甲狀腺素能夠促進身體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轉化成能量,從而產生熱能,抵禦寒冷。如果體內長期缺碘,合成甲狀腺素的原料不足,身體的禦寒能力會因此降低。因此,可適當多吃點海帶、紫菜、髮菜、海蜇、貝殼類等含碘豐富的食物。此外,黑芝麻、葵花子、乳製品、葉類蔬菜等富含氨基酸的食品也有助於提高人體抵禦寒冷的能力。

  4、富含礦物質的食物

  怕冷與飲食中礦物質缺乏有關。胡蘿蔔、山芋、青菜、大白菜、藕、菜花、大蔥、土豆等根莖類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可將它們與肉類禦寒食物摻雜食用;可多吃點牛奶、豆製品、蝦皮、牡蠣、沙丁魚、蝦等富含鈣的食物,經常食用對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