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必考知識點之求異論證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中的邏輯判斷部分歷來是考生最關注的板塊之一。一方面由於其難度較大,不經過重點複習很容易被迷惑性資訊誤導;另一方面也因其核心相對穩定,入門相對容易。縱觀歷年國考行測邏輯判斷真題,最容易考到的一個知識點就是求異論證,即利用求異法判斷現象間的因果關係。下面專家為大家梳理一下求異論證的主要內容。

  一、求異論證方法闡述

  求異論證是邏輯學家密爾總結出的求因果關係的五種方法之一,其定義很簡單即通過比較被研究物件出現和不出現的兩個場合,根據兩個場合中其他現象完全相同,只有一個現象在被研究現象出現的場合中存在,在被研究現象不出現的場合中不存在,推出這個唯一不同的現象與被研究現象之間有因果關係。

  我們將定義抽象成符號來幫助理解:

  場合1:有先行現象甲、乙、丙、丁,有被研究物件戊

  場合2:有先行現象甲、乙、丙,無被研究物件戊

  所以,可能是丁導致戊

  例如:將同種番茄種子種植在兩個實驗大棚A、B中,兩個大棚的土壤、溫度、光照和灌溉條件完全一致,向A大棚施氮肥,B大棚不施,發現A大棚番茄產量高於B大棚。所以是氮肥導致了番茄產量高。

  二、求異論證的可靠性

  求異法的表現為同中求異,其合理性依據是一個假設:無作為結果的現象導致其產生的原因也不存在。與依靠觀察方法得出結論的歸納法不同,求異法主要是一種實驗的方法,其可靠程度也比較高。

  但是即便是在人工環境下的實驗,我們也很容易發現其論證的問題:在不同場合中是否還有其他的差異條件?

  例如上文提到的例子,兩個實驗大棚除是否施加氮肥以外還有沒有其他條件差異呢?如果有其他差異條件存在,那麼最後結論的可靠性就要打折扣。比如播撒的種子數量和密度如果有差異,A大棚播撒500枚種子而B大棚只播50枚,那麼最後產量的差異也就很難說是否是氮肥的作用了。

  三、求異論證的加強和削弱

  由於求異論證在試驗過程中可能存在漏洞,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令其可靠性變化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圍繞著其他差異條件來進行。

  加強:排除他異。將其他可能存在的差異條件排除即可令原推理可靠性加強。

  削弱:另有他異。指出該實驗還可能存在其他影響結果的差異條件即可令原推理可靠性削弱。

  請注意,排除或指出其他差異因素可能並不能令原推理完全有效或者完全無效,只能使其可靠性有所變化,而有變化即為加強或削弱。考生切勿認為不能令其必然成立或不成立的方法就不算加強或削弱。

  四、真題舉例

  例1:有一項對500名25~35歲女性進行的科學實驗,設定兩個實驗組,第一組實驗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第二組實驗者沒有服用阿司匹林。結果發現,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比不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出現皺紋要晚,而且面板光滑柔嫩。這一實驗表明,阿司匹林有可能成為一種廉價有效的防皺,保青春藥物。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援上述結論?***

  A. 兩組被實驗者的眼角面板在實驗前是相當的

  B. 兩組被實驗者的人數相等

  C. 第一組被實驗者服用的阿司匹林的量較大

  D. 阿司匹林是人工合成的

  解析:本題選A。對比實驗必須要求兩組實驗者在實驗前有相同或相近的狀態,否則沒有意義,A項恰好說明了這一點,加強了實驗的科學性。B項人數相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題幹,但並非必須要求的,故加強程度不如A。故答案選A。

  例2:克山病是一種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某省兩次克山病流行均發生在病區居民生活困難時期,此時居民飲食結構單一,營養缺乏。1978年以後,由於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病區居民生活逐漸好轉,營養結構趨向合理,克山病新發病人越來越少,達到基本控制標準。一些研究者據此推測,營養缺乏可能是克山病發病的重要因素。

  如果以下各項為真,哪項不能質疑上述推論?

  A.1978年前農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但克山病僅在個別地方出現

  B.原來克山病病區的土壤、水質在幾十年中發生了較大變化

  C.一些生活水平高的地區,也出現過克山病病例

  D.通過調整飲食結構,無法治癒克山病

  解析:本題選D。削弱型題目。題幹論據:某省兩次克山病流行均發生在病區居民生活困難時期,病區居民生活條件改善,克山病新發病人越來越少。結論:營養缺乏可能是克山病發病的重要因素。A 項說明營養缺乏並不是克山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可以質疑題幹推論;B項說明可能是因為土壤、水質引起克山病,可以質疑題幹推論;C項生活水平高的地區也有克山病出現,可見其與營養缺乏不存在必然聯絡,質疑了題幹推論;D項調整飲食結構無法治癒克山病,不代表營養缺乏不是克山病發病的重要因素,不能質疑題幹推論。故答案選D。

  專家認為,求異論證的論證結構相對簡單,方法也非常明晰和直接。考生在複習的時候只要掌握其內在的含義、正確認識論證方法,再結合題目多加練習就一定能快速突破這個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