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農業生產情況

  通常情況下,依據農業生產物件的不同,將農業分為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和副業。世界主要農業地域型別,基本上分屬畜牧業和種植業;有些情況下,農民在自己田地上同時經營種植業和畜牧業,這樣的農業稱為混合農業。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農業生產情況介紹

  農業是這一時期國民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和農業產值佔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均達80~90%。這一時期的中國農業仍是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租佃關係為基礎、以家庭為基本經營單位、以畜力和手工工具為勞動手段的個體小農生產。產品主要供生產者直接消費和交納地租,商品率甚低。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微弱,在整個農業經濟中不佔重要地位。

  耕地面積和經營規模鴉片戰爭後的整個近代時期,中國耕地面積缺乏精確統計。在太平天國戰爭爆發***1850***後20餘年間,土地一度大量荒蕪。雖然這一期間東北、熱河、內蒙古和臺灣的土地開墾加速,仍未改變全國耕地面積下降的趨勢。直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恢復到太平天國起義前的水平。據估計,1910年全國耕地面積為14.6億畝,人均3.95畝。到1949年,全國有耕地14.7億畝***缺西藏***,約佔全國***含西藏***土地面積的10.2%。絕大部分耕地集中在冀、魯、豫、晉、蘇、浙、皖、湘、鄂、贛、閩、粵、桂、川、雲、貴、陝、甘、遼、吉、黑、熱、臺等23省。這些省份的土地面積佔全國52.2%,耕地佔全國94%。察哈爾、綏遠、寧夏、青海、西康、新疆6省,土地面積佔全國38.6%,而耕地僅佔全國6%。

  近代中國,地權集中,但土地使用分散,經營規模狹小。田場面積因地區和農戶而異。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多為5~15畝,黃淮流域10~30畝,西北和東北地區30~50畝。從全國範圍看,多在10~20畝上下。富農和經營地主的田場面積稍大,前者為50~200畝,後者最高可達五六百畝乃至數千畝,但為數不多。20世紀後,田場面積有進一步縮小的趨勢。據對16省55個地區的調查,農戶稻麥平均耕作面積,1890年為20.3畝,1910年降至15.9畝,1933年更降至13.8畝。

  作物和產量作物可大體分為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園藝作物三大類。糧食作物包括稻、麥、小米、玉米、高粱、豆類、甘薯以及其他雜糧。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以水稻為主,小麥、甘薯、玉米、高粱、豆類為輔;黃淮流域及其以北地區,以小麥、玉米、高粱、小米為主,甘薯、豆類、稻子為輔。20世紀初年以後,北方的水稻和南方的小麥種植有所推廣。在糧食生產結構中,稻穀種植面積約佔30%,小麥、雜糧約各佔25%,其餘為豆類及甘薯。糧食種植總面積,近代前期約佔全國耕地的90%,20世紀二三十年代,約佔80%。糧食平均畝產為200~250斤左右,每個農業勞動力平均年產糧約1500~2000斤,全國糧食總產量約為2000億~2500億斤,人均糧食約 500~600斤。近代糧食生產的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

  經濟作物主要包括蠶桑、棉花、麻類等紡織原料,大豆、花生、芝麻、油菜籽、油茶、油桐等油料,藍靛等染料,以及煙、茶、糖***甘蔗、甜菜***、藥材等四類作物。20世紀30年代以前,大部分經濟作物的種植有不同程度的擴大,並在出口貿易中佔有重要地位。蠶桑分家蠶、柞蠶兩種,前者產於江、浙、粵、川,後者產於魯、豫、遼。30年代以前,除上述老區繼續擴大外,在皖、贛、晉、鄂、雲、貴、桂等省還發展起來一批新蠶桑區。30年代後逐漸衰落。棉花的栽培,近代時期繼續由東向西、由南向北擴充套件,由零星的自給性種植向專業的商品性種植發展,蘇、浙、皖、贛、湘、鄂、川、冀、魯、豫、陝是最重要的產棉省份。20世紀二三十年代,全國棉花種植面積約2000萬~3000萬畝,年產量1000萬~2000萬擔,平均畝產30~50斤。大豆既是城鄉人民的主要蛋白食品,又是北方地區重要的油料作物。

  中國是大豆的原產地,20世紀初曾佔世界產量的80%左右。各地均有種植,但將近一半集中在東北。在日本帝國主義佔領東北期間,大豆產量下降了11%。花生栽培原限於閩、粵,近代逐漸向北方地區推廣。20世紀初,魯、豫、冀三省的花生種植面積約佔全國1/3至1/2。芝麻主要集中於豫、鄂、皖、蘇、贛五省。油菜籽、油茶和油桐主要產於南方各省。藍靛的種植原來相當廣泛,19世紀末葉以後,外國染料傾銷,遂致衰落。菸草種植集中於閩、粵、湘、贛、鄂、川、豫、皖、蘇、魯、遼、吉諸省。茶葉主要產於閩、臺、粵、湘、鄂、贛、浙、皖、雲、川諸省。糖蔗產於粵、閩、臺、川諸省。近代初期,茶、蔗種植一度迅速擴張。19世紀80年代以後,因外國產品競銷日烈,一蹶不振。在南方糖蔗衰落的同時,東北開始種植甜菜,並有所發展。

  園藝作物包括果樹、蔬菜和花卉三類。在1840年以後的整個近代時期,隨著工業、城鎮和貿易的發展,閩粵地區的荔枝、柑橘,北方的蘋果、葡萄、梨、棗、杏等果樹栽培,口岸、城鎮附近和鐵路沿線地區的蔬菜種植,均有較大發展,並出現了少量資本主義經營的果園、菜園和花圃。乾鮮果品對外輸出亦有所增加。不過在大部分地區,園藝作物的栽培仍然限於宅旁田畔,在整個農業生產中不佔重要地位。

  畜牧業和養殖業中國近代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畜牧業和養殖業,除內蒙、西北和西藏等牧區外,一般僅以家庭副業的形式存在。農戶的畜禽飼養數,馬、牛、驢、騾等役畜,每百戶約70頭,豬、羊等肉畜,每戶近一頭,雞、鴨、鵝等家禽,每戶約四隻。甲午戰爭後,城鎮附近和鐵路沿線地區的乳牛、肉用牛以及豬、雞、鴨、鵝的商業性飼養有所發展,但其副業地位基本沒有改變。相反,由於自然災害和戰爭破壞***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損失的大牲畜即達1400萬頭***,農業區的役畜和食用畜禽的數量日益減少。牧區的草場也有的被開墾或沙化,畜牧業不斷縮小。全國農業有進一步向單一種植業發展的趨勢。

  水利灌溉和耕作技術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歷來為官府和農民所重視。近代的水利灌溉,僅區域性地區有所改善和發展。在北方某些稻麥和經濟作物種植區,有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或井灌的推廣,江南區域性地區試用機灌和電灌。但從全國範圍看,統治者根本不講求水利,款項被貪汙挪用,水利設施長年失修,或直接遭受人為的破壞。到處河流淤塞,堤壩毀壞,塘堰坍漏,以致旱無所蓄,澇無所洩,豐歉一任天時,水旱災害日益頻繁、嚴重。

  耕作技術方面,中國農業雖屬集約型,講求精耕細作,但工具落後,技術保守。在半殖民地條件下,中國農業一方面被捲入世界市場,出現了某些農產品的高度商品化;另一方面在裝備和技術上並無重大變革。雖有少量化肥、農藥和農機具的輸入、製造或租賃,但僅限於農業科研實驗單位和少數資本主義性質的農場或富裕農民使用,無助於整個農業技術裝備的改善。相反,不少地區役畜減少,被迫以人力代替畜力,肥料和大型農具短缺,以致地力耗竭,收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