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勵志的短文

  有條件的小夥伴可以時常找一些關於來看看,總會有所收穫的,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只有“付出”,才能“傑出”

  在報紙上看到一篇關於一位琴童在國際大獎賽中摘得桂冠的報道。我當時並不感到震驚,因為時下國內學鋼琴的少年有許多,彈得一手好鋼琴的也不在少數。

  接著往下讀,報道中列舉的兩個問題,卻深深撥動了我的心絃。問題一:你能每天在鋼琴前坐上11個小時嗎?我略加思索,恐怕很難。11個小時就是39600秒。一個坐姿堅持39600秒。那該多麼難耐!問題二:你能連續11個小時反覆練習彈奏同一支曲子嗎?在琴凳上持續坐11個小時已是難事,反覆練習彈奏同一支曲子,豈不難上加難!其間必將充斥太多的單調、枯燥、乏味!報道最後披露,以上兩點正是琴童成功的法寶。我長噓一聲,這也難怪這位琴童能在國際大獎賽中一舉奪魁了!我參加過高考,不過沒能拿到狀元。

  去年的秋天,我有幸結識了一位高考文科女狀元。近距離地、朋友式的交流,使我窺探到了女狀元生活的B面。她對我說,每天早晨無論颳風下雨,她都會堅持跑步3000米;每天凌晨1點前,她從來沒有睡過覺……這兩個數字令我汗顏!當然,每位高考狀元都有一本屬於自己的“狀元經”,未必每個人都如她一樣晨練、熬夜,但我想,每位高考狀元的成功之路必然都包含著類似艱辛的“付出”。曾經有一套暢銷書在排行榜上高居首位長達數月。因為喜歡這套圖書,我開始關注其作者。這套暢銷書作者還不太習慣用電腦寫作。喜歡用手書寫稿件。

  他身高1.72米,可是,他已經成文或者寫廢的手稿疊加起來竟高達1.74米,比他的身高還要高出2釐米!這1.74米高的手稿,全是由他一筆一筆寫就的、一個字一個字碼成的。寫作期間,因為伏案久坐,這位1.72米的作者患上了頸椎病,曾經無數次地貼膏藥、看醫生,他的超乎尋常的付出終於換來圖書的暢銷佳績,給他的人生塗上了豔麗的一筆。如果把“付出”看成一種投入的話,那麼“傑出”就是產出。

  從以上幾個成功人士身上,我們可以總結出這個結論:投入與產出是能成正比的!只要你的目標明確,方法有效,經過持之以恆的努力,你一定可以登上心中那座神聖的山峰!

  :沒有失敗,只有放棄

  我見到過一位世界頂尖的推銷訓練大師,他在年輕時去銷售房地產,沒想到過了一整年,連一棟房子也沒有賣出去。在他身上只剩下100多美金,他想要放棄的時候,公司舉辦了一個為期5天的銷售課程,他去上課。從那以後,他成了連續8年世界房地產銷售冠軍。我聽到他說了一句令我終生難忘的話——成功者決不放棄,放棄者決不成功。

  我時常觀看電視上播出的拳擊比賽,我的體會是能堅持再戰一回合的人,永遠不會被擊倒。

  不幸的是世界上多的是放棄者。做什麼事都會有挫折,一遇挫折就放棄,有人一次就放棄,有的人二次後放棄,也有的人堅持到五次後放棄,不管幾次,放棄的結果是一樣的——失敗。失敗幾次不要緊,只要不放棄,也只有一種結果——成功。

  有希望也許會有失望,但放棄希望就永遠絕望。

  成功只有一條簡單的路——堅持。

  原來成功是一種習慣的表現,而失敗也是一種習慣的表現,放棄是失敗習慣中最嚴重的一種。

  失敗者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們太習慣於放棄。

  我做過保健品推銷,後來放棄,做化妝品不成功又放棄,賣房地產不成功又放棄,自己創業,兩個月下來業績不好,又放棄了。

  還好,我對於要成功的慾望還沒有放棄。後來我選擇了向大師學習,一步步走到今天。

  我幫助我的老師銷售教材與課程,幫助像我一樣的推銷人員改變,同時也改變了自己。我自行創業,出書,把我的改變與提升業績的經驗與企業家分享,我不斷找尋幫助別人的方法。我在祖國各地演講多年,這個使命與目標我可是一點放棄的念頭都沒有,我相信我的字典中已沒有“放棄”這二個字了。

  很多人是在下一秒就要成功的時候放棄的。其實他並沒有失敗,只是自己要放棄而選擇了失敗,不放棄就有成功的機會。

  你可能還剩幾步路就走到了成功!

  自我分析:

  1.過去我曾經有過幾次失敗的經驗?

  2.當時若不放棄,堅持到成功為止,現在會怎樣?

  3.我現在的事業要失敗幾次後放棄呢?

  4.我要馬上去做!

  :漫談激勵及自我激勵方式

  美國哈佛大學威廉。詹姆士發現,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時,其能力可發揮至80%――90%,即一個人在通過充分的激勵後,所發揮的作用相當於激勵前的3――4倍。

  所以一個人在其他方面都具備的情況下,為更加確保成功的概率,激勵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外在的激勵和內在的激勵。如果二者都有的話,事情成功的指數就大大增加了。

  以下只談自我激勵。

  V.H.弗洛姆就自我的激勵曾提出了一個公式:

  M=V×E

  此處的M-指個體從事某項活動積極性的大小,稱為激勵水平。

  V―指人們對某一目標的重視程度與評價高低,即人們在主觀上認為這獎酬的價值大小,稱為效價。

  E―某一特別行為會導致一個預期結果的概率,稱為期望值。

  該公式指出了人們的努力行為與其所獲得最終獎酬之間的因果關係,說明了激勵過程是以選擇合適的行為達到最終的獎酬目標的理論。

  我們要想獲得較大的激勵,通過這個公式,我們就可以在這兩方面入手:弄清楚所要做的事情對於自己的重要性,另一個就是要弄明白做那件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這二者比較來說,我們應該對於前者要多下功夫,換句話說,我們就是要把事情對於自己的重要性徹底明白,儘可能把它的數值做大,對於後者雖然做成功的可能性小,我們也可以儘可能讓前者增大,從而使結果成為一個可觀的的數值。

  如何進行自我激勵呢?

  在希爾博士的《心理創富法》一書裡,揭示了六個自我激勵“黃金”步驟:

  1.你要在心裡,確定你希望擁有的財富數字-散漫地說:“我需要很多、很多的錢”是沒有用的;你必須確定你要求的財富的具體數額。

  2.確確實實地決定,你將會付出什麼努力與多少代價去換取你所需要的錢-世界上是沒有不勞而獲這回事的。

  3。規定一個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這日期之前把你要求的錢賺到手-沒有時間表,你的船永遠不會“泊岸”。

  4.擬定一個實現你理想的可行性計劃,並馬上進行-你要習慣“行動”,不要再耽於“空想”。

  5。將以上四點清楚地寫下-不可以靠記憶,一定要白紙黑字。

  6.不妨每天兩次,大聲朗誦你寫下的計劃的內容。一次在晚上就寢之前,另一次在早上起床之後-當你朗誦的時候,你必須看到、感覺到和深信你巳經擁有這些錢!

  從以上的內容看來,這些方法很簡單,在我們的心裡,我們甚至會認為它們的真實性和成功性。其實在希爾博士的書裡,他對於這一有可能讓別人產生誤會的地方,巳作了解釋,他說:“對於沒有經過嚴格的心靈鍛鍊的人來說,以上六個步驟是行不通的……請你先記住,將這些步驟傳下來的人不是沒有完善意識和創富勇氣的平庸之輩,而是世界上經濟和政治領域中頗為成功的一些傑出人物。”

  事實也的確如此。大道至簡,大道自然。一些看似普通的話語,裡面就含著深刻的哲理。真正的道理,不在於它有華麗的外表,不在於玄奧的思想,而是它用極簡的文字,就說明問題。

  我們在生活之中,對於一些道理,都是知曉明白的,大多數人卻不能有所成就,歸根結底,就是我們在明白道理之後,往往不能堅持去做,常常是半途而廢,功虧一簣。

  讓我們應用激勵的方法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吧!